里正见她闭了嘴接着说道:“朱家小子诋毁苏家阿桃,低头道歉,并保证再不诋毁她,如若有违,发现一次赔一百文。”
里正望向朱家娘子:“你看如此可好?”
朱家娘子张了张嘴想说什么,里正打住她道:“若你觉得不公,可请你们里正过来一起评断。”
朱家娘子也不是个傻的,到现在她才知道里正要赔他们一百文的用意,拿了这一百文钱,以后朱家一家老小都得把严了自己的嘴,不能再说苏家阿桃一句不是。
都是这小崽子惹出来的事,她狠狠地瞪了一眼哭花脸的儿子,讪讪道:“如此就好。”
里正转头问冯氏:“苏家娘子觉得呢?”
冯氏眼中带着一丝感激,微微点了点头。
里正叫苏虎去拿笔墨出来,当场就把处理的结果白纸黑字写了下来,一式两份,两边按了手印各自送起来后,苏家给朱家拿了一百个铜钱。
朱家娘子拿了钱,带着她儿子麻溜地走了。
村长叫住看热闹的桃花村人,背着手说:“村中谁要再恶意中伤诋毁苏家阿桃,同样赔一百铜钱,相互监督,举报的奖励五十。”说完也不理一众呆愣的众人,径直回家去了。
里正走了,苏家人也都回了家,徒留下一众村人议论纷纷。
“这叫什么事儿啊,不过是看个热闹而已,还把自己看进去了。”
大家四散而去,之后桃花村里再没有抹黑苏桃的谣言。
……
翌日,苏桃在东院给兔子加完了草出来,碰到了从城里回来的周大娘。
周大娘是他们家一墙之隔的邻居,她家中夫婿早逝,守着个儿子过日子,周大娘的夫家是里正本家,孤儿寡母的也没有人敢欺负他们。
周大娘的夫婿之前是个秀才,他儿子周恒从小一直读书,家中难免拮据。
苏家刚搬过来时对他们孤儿寡母多有照顾,前几年还教周大娘养兔子,慢慢地两家走得就比较近。
周恒考中秀才后,又考了两次都没有考上举人,他深知如此考下去只会拖累他娘。
为了不让老母再操劳,就进了书肆做工补贴家用。
周恒身材修长,面容清秀,端得是一表人才,于是便被书肆掌柜看中,把女儿嫁给了他。
之后他便在城里置下了宅子,现如今周大娘跟着周恒两夫妻住在城里,只有事或农忙的时候才回来。
周大娘这次回来还是听说李家三郎跟苏桃退亲的事。
周大娘见了苏桃,招手把她叫到跟前,多愁善感的捧着苏桃的脸看了又看,小娘子皮肤娇嫩,柳眉杏眼,琼鼻樱唇,两腮肉嘟嘟的,一脸福相。
无论如何都看不出哪处有那命格不好之处,世人心脏,为一己私利竟是那样的糟践人。
想到她听到的污言秽语愤愤不平道:“鸣龙寺的大和尚说没错,阿桃天生就是一副富贵相。”
打抱完不平,遂想起正事来,她拉着苏桃的手问:“你娘呢?”
“在灶房呢。”
说着跟周大娘一起进了她家门,进门苏桃就喊:“阿娘,周大娘回来了。”
冯氏从灶房探出头来,一边擦手一边道:“周嫂子怎么这个时候回来了?”
周大娘笑了笑:“想阿桃你们了,回来看看。”
周大娘自己家都没进,挎着包袱就来了苏家。
冯氏走到她跟前接过她手上挎着的包袱,拉着她的手往正房带:“快回屋里歇歇。”
转头又对苏桃吩咐:“阿桃去灶房把水壶提屋里来。”苏桃哎了一声去提水。
冯氏把周大娘的包袱放到旁边的小圆墩儿上,拉她坐到八仙桌旁的大椅子上。
刚坐下苏桃提了水壶进来了,冯氏接过来给周大娘倒了一碗水,还在里面加了点儿蜂蜜,才端给她:“周嫂子尝尝,可甜了。”
周大娘端起来喝了一口甜滋滋的,心里舒畅许多。
第5章 背信弃义
用了几口蜂蜜水,周大娘把她的包袱拿了过来,打开拿出里面的一包桃酥果子递给冯氏:“给孩子们吃的。”
冯氏接过,娇嗔道:“他们吃什么都是一样的,嫂子何苦破费?”
周大娘只笑了笑:“顶顶酥脆,阿桃尝尝。”
冯氏笑着把果子递给苏桃,苏桃没有吃,笑着对周大娘说:“多谢大娘,等阿弟回来了再一起吃。”
周大娘望着苏桃:“多懂事的孩子。”
这么好的孩子李家还用什么八字不合的借口退亲,想到这些,声音陡然就高了起来:“天杀的李家,不识好歹,背信弃义的小人。”
周大娘骂他们背信弃义。
苏桃只觉得周大娘随便拐些词来骂李家,没想到李家是真的背信弃义。
说起李家退亲一事,苏青山不在家,冯氏没个靠山,猛然间关系亲密的老嫂子回来了,她心里一软竟落下泪来。
周大娘站起来挤到冯氏那边的长椅上坐下,拉过她的手拍着安慰起来:
“咱家阿桃没有什么不好,是那李家攀上高枝了,才诋毁咱们的小娘子退了亲,不过你也别伤心……”
听李家攀上高枝,冯氏止住了哭声,满脸不可思议地打断周大娘的话:“嫂子说什么?李家攀上高枝了?”
就知道不怎么出门的冯氏还被蒙在鼓里,周大娘叹了口气把从周恒那里听到的信息徐徐说来:
“年后咱们县换了新的县令,新县令上任首先宴请城中的有头有脸的人。
听周恒说什么,稳固地位,拉拢什么,反正不知道怎么会儿事,县令竟看上了李家三郎,想把他家庶出的五娘子嫁过去。”
周大娘有些懊恼,周恒不是才说的吗她怎么就说不清了呢。
反正不管怎么样,李家背信弃义用下三滥的手段退了跟苏桃的亲事,要定下县令家的五娘子这是真的。
其他的冯氏也不懂,李家要跟新县令家结亲了,她是听明白了。明白后又呜呜地哭了起来,“天杀的李家,欺人太甚,这样对我的阿桃也不怕遭了报应。”
苏桃早就跑到屋门口的门槛上坐着去了,她坐在门槛上手里拿了一根小棍在地上划来划去,周大娘说的她也听明白了。
冯氏哭的伤心,周大娘忙安慰:“别哭了,恒儿说,商人重利轻义,对,就是重利轻义,不是什么好的。
他说,他们书肆有许多给他们抄书的读书人,到时候给咱们阿桃瞅一个品行好的。”
冯氏抽抽噎噎止了哭声:“那读书人能看上咱们?”
“怎么不能?咱阿桃哪点儿差了?模样周正,又是个勤劳的,隔壁院子的兔子不有一大半时间是苏桃在打理?”
如此周大娘又补了一句:“说咱阿桃周正那都是咱们谦虚,看看这十里八村的,谁有苏桃标致,别说咱们乡下,就那临阳城中比阿桃长得好的也少见。”
被周大娘这么一夸,冯氏噗嗤笑了起来:“也就嫂子看得起她。”
周大娘骄傲道:“我可不是胡乱夸大。”
坐在门口偷听的苏桃也被周大娘夸的脸红了,她真有那么好?
冯氏拿棉帕擦了擦眼泪,正襟危坐,小心翼翼道:“我听我家那口子说,读书人最是看重个门当户对,即便是娶了糟糠妻的,有一日高中了抛弃糟糠之妻的也是有的。”
周大娘又抓过冯氏的手拍了拍:“你放心,恒儿说了,要找个品性好的。品性好就不会有那种乌七八糟抛弃糟糠的事。
再者说了,怕衣服脏咱们还不穿了,怕洗锅便不做饭了。莲娘,你不信我,还不信恒儿?”
冯氏嘴角含笑,嗔怪道:“嫂子说的什么话,我如何就不信你了。我家那口子不在家,我最信任唯一能依靠的只有嫂子了。”
周大娘一番话比那灵丹妙药都管用,冯氏郁结的心,突然就打开了。
欢欣雀跃地给了苏桃十几个铜板让她跑镇上去割二斤肉回来,无论如何都要好好的招待周大娘。
苏桃拿上铜板,背上竹篓就出发了,走在路上她越想越不对劲,周家大哥能给她相看个读书人固然是好的,但是李家这样戏耍了他们一通也是不能轻易就算了的。
他们胡乱给她安了个脏名声,让她娘伤心,让她阿弟伤心,不过两天就整得她家鸡飞狗跳。
小娘子的名声最是重要,虽然里正爷把污她名声的谣言止住了,但是名声已经被李家搞坏了,她以后在乡下怕是再难找到好人家。
周大哥说给她寻摸个读书人,品性好又不在意她名声的读书人哪有那么好找。
李家要把她踩到了泥里垫脚往上爬,她一个村女做不了什么,那也不能让他们顺当了。
这一路上她都在想着怎么出这口气,直到晚上洗漱好躺在床上她还在想招儿。
周大娘在苏家住了一晚,第二日起来用了早膳便回了城。
第6章 野鸡
乡下人从来闲不住,房前屋后,屋里屋外都是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