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桃看着她笑得心虚:“我之前去了府城一趟,发现那边消费很高,我想着京城一定也不低,还是存些银钱好,这样不管怎样心里也有些底气。”
康兰儿见这小娘子终于长进了,不住地点头赞成。
“阿桃,之前我拿的那两份海捕文书都是仔细挑选过的,确定你能轻松搞定才拿来的,也不是时时都有合适你的。我的宗旨是要赚到钱,你的安全也得有保证。”
康兰儿顿了顿接着道:“这样吧,你想再来一票的话,我便让浩哥去关注着些,有合适你的就马上来通知你。”
苏桃点了点头,拉着康兰儿的手道:“兰儿麻烦你了。”
康兰儿白了她一眼,幽幽道:“你要是把我当姐妹,就莫说什么谢不谢的,生疏。”
苏桃松开她的手,咧开嘴笑了。
“行,我回去了,你等着我的信儿。”
苏桃点了点头,把康兰儿送出房间,赵氏见了热情道:“康小娘子,留下来用饭吧,家里备的有饭菜。”
“大娘,不了,今儿忙,我下次有空再来。”
齐贺听到康兰儿要走,也出了正房,站在赵氏,苏桃身后,把康兰儿送上驴车。
这边刚注视着康兰儿走远,相反方向的路上传来了苏虎兴奋的喊叫声:“阿姐,阿姐。”
苏虎边喊,边往这边跑。
云姐儿紧紧地拉住苏桃的手,防备地盯着往他们这边跑过来的敦实小郎君。
跟在后面的苏青山,冯氏两人也一眼看到了站在齐家门口穿着鲜亮衣裳的苏桃,脸上顿时都溢满了笑意。
苏虎跑到苏桃跟前,苏桃只伸出一只手摸了摸他的脑袋,他望着苏桃牵着的圆润可爱的云姐儿问:“阿姐,她是谁?”
赵氏在旁边笑着插话:“虎哥儿,这是云姐儿,她该叫你哥哥呢。”
云姐儿吃得肉嘟嘟的很是可爱,好不容易做了哥哥的苏虎,笑容灿烂地向云姐儿打招呼:“云姐儿,你可以叫我虎哥哥。”
云姐儿,看了苏桃一眼,苏桃笑着点了点头。
云姐儿才脆生生地叫了苏虎一声:“虎哥哥。”
苏虎高兴地笑得跟个傻子一样。
这边说话间,苏青山跟冯氏也走了过来,赵氏笑着迎了上去,赵氏,苏青山,冯氏三人相互施礼。
齐贺走过去,向苏家爹娘躬身行礼问好。
苏家爹娘也满意地对着他点了点头。
跟着苏桃叫了爹娘后,苏家三人便被赵氏热情地迎去了正房堂屋。
在堂屋齐二郎先向苏家爹娘见礼,而后苏青山又跟齐老二施了平辈礼才落座。
齐老二一家人,苏家一家人,外加个齐二郎都整整齐齐地坐在正房堂屋里。
苏桃给她爹娘奉了茶水,苏青山喝了一口后,便开口恭贺齐五郎。
道过贺,苏青山便让冯氏把她带进来的小包袱拿了出来,往桌子上一放。
苏青山打开小包袱,里面是闪亮亮的五锭银锭子,看着每锭有二十两,五锭便是一百两。
屋中猛然安静,齐二郎看了齐老二一眼,坐在靠近门口的圆凳子上,老实地微垂着头。
齐老二和赵氏见亲家突然拿出这么多银子也猛然静了下来。
苏桃和齐贺倒是反应平平。
第88章 庆贺3
苏青山看了看齐老二,又看了看赵氏,道:“贤婿高中解元,我自是高兴不已,只我粗人一个,也想不出送什么贺礼,便包了一百两银子过来。贤婿之后去京都科考的时候,兴许能用到。”
这包银子可是及时雨,赵氏给齐五郎存的赶考盘缠也所剩无几了。
银子是齐五郎岳父拿来的,她也不能说收还是不收,觑着眼睛偷偷看了齐五郎一眼,等着他拿主意。
坐在一旁的苏桃也看着齐五郎,她担心他不收。
齐贺对春闱也是有一定信心的,可家中银两根本不足以支撑他去京城赶考。
为了不那么慌张,大部分学子都是在十一月份报了名之后就开始往京都赶,春闱在三月初,考完一个月才出结果,上榜了之后还要参加殿试。
若是考不上还需要准备回来的盘缠,考上了便要在京都赁房子,这些都需要花销。
在京都盘恒大半年,俭省些六七十两银子也是要的。
他中了举人后,一定会有人来他们家中送银子,那些银子他自是不会收。
现在岳父岳母送来银两,简直就是雪中送炭。
他站起来拱手对着苏青山深深行了一礼:“五郎感谢岳父倾囊相助,他日高中必定加倍回报岳父母恩情。”
苏青山笑着招手让他坐下:“俗话说,一个女婿半个儿,你是阿桃的夫婿,也算我半个儿子,老子给儿子出钱天经地义,只望你以后能好好善待阿桃。”
还没有坐下的齐贺马上又站了起来,向着苏青山拱手道:“阿桃上孝敬姑舅,下疼惜小姑,重爱敬夫,贤惠又能干。得妻如此,夫复何求?五郎必重之,珍之,爱之,惜之如宝。”
苏青山听了心中满意,爽朗地哈哈大笑,连道了几声:“好好好。”
苏桃在一旁坐着,被突然这么一夸有些不好意思起来,脸红得透亮。
冯氏见了,怜惜闺女,马上笑着引众人转开了话题。
赵氏让苏桃把银子收进屋里去,看时间差不多了,也准备去灶房忙活。
她一个人忙不过来,又把马氏请了过来帮忙。
赵氏跟马氏在灶房忙碌时,赵家庄的赵大舅才姗姗来迟。
赵氏听到声音从灶房里跑了出来,赵大舅从背上取下个背篓让她拿去灶房。
她拿去灶房后,便跟去正房堂屋给赵大舅说了两句话,便匆匆回了灶房。
乡下人家没有什么钱,走亲访友大多提一两包果子,要么就带自家有的吃食。
赵大舅背来了满满半筐子吃食,什么都有,青菜,干菜,肉干,还有一只芦花鸡。
马氏看过,在赵氏跟前直夸赵大舅是个实在人儿。
堂屋里都是男子,冯氏便跟着苏桃去了西厢房。
冯氏坐在书桌前把云姐儿拉到跟前,柔声问:“云姐儿还记得婶子吗?”
阿姐的阿娘,给过她铜板,还给过果子吃,云姐儿当然记得,她望着冯氏眨巴着大眼睛可爱地点了点头。
冯氏爱怜地伸手抱了抱她,感叹道:“你婆母真有福气,平白多了个这么惹人怜爱的小闺女。”
冯氏久不见阿桃,当然有许多话跟她说,她们聊苏青山,聊苏虎,聊城里周家,聊家里的兔子。
冯氏想要跟苏桃分享的事儿太多,根本聊不完,两人在房间里聊了很久的私房话。
饭时,赵氏跟马氏利落地张罗了两桌席面,马氏被赵氏留下来陪亲家婆冯氏。
齐老大,齐老三也被请了过来陪客,齐老三家就剩二丫一个,于是赵氏把二丫也叫了过来。
马氏整天笑眯眯的,性子爽朗,饭桌上不住的向冯氏夸苏桃,夸得冯氏哈哈哈地笑,笑得两边腮帮子都疼了。
一顿饭吃得是宾主尽欢。
堂屋里,男子们吃酒吃到半下午,苏青山出门的时候醉醺醺的,要不是齐贺扶着他得摔倒。
苏桃忙走了上去,皱着眉头问齐贺:“咋让爹喝了这么多?”
“爹高兴,多喝了两杯。”齐贺柔声答。
苏桃看了看娇小的冯氏,还有孩童的苏虎,担忧不已,这怎么把她爹整回去?
“别担心,二哥赶着驴车回来的,让他送岳父母回去后再回镇上。”齐贺边宽慰苏桃边扶着苏青山往外走。
齐二郎噌噌噌从后面跑了过来,慌忙着去外面赶车去了。
齐家人都站在门口送苏家一家,苏青山坐在驴车上,话都说不清楚地向齐家人道别。
苏桃看到这样的苏青山,噗嗤一个没忍住笑了出来,怕人听见又赶紧闭上了嘴巴努力忍着笑意。
她还没有见她爹何时喝醉过,看来今儿他是真的高兴。
苏桃脸上带着笑,目送拉着她父母和阿弟的驴车往桃花村而去。
驴车转弯不见了,苏桃,齐贺两人才收回了视线,一转眼齐家其他人都不见了。
原来赵大舅喝的也不少,他们忙着回去照顾他去了。最后赵大舅是让齐大郎拉着架子车给送回去的。
热闹了一天,把客人都送走了,齐老二家的小院也静了下来。
马氏跟赵氏在灶房洗刷,她洗着手里的碗,忍不住问赵氏:“二嫂,桃娘娘家真拿了一百两过来?”
那可不,实实在在的一百两,赵氏郑重的点了点头,伸手比划:“这么大的银锭子,五个,一个有二十两。”
“咱们五郎娶桃娘真是娶对了,嫁妆银子苏家给了一百两,这五郎中举又拿了一百两过来,这苏家看着不显,原是个有积蓄在身的。”
赵氏忙着洗碗,心道:不管苏家有多少积蓄,他们给桃娘的嫁妆那是桃娘自己的,他们不能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