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下午1点,舒槿远远看到陆雨萱站在校门口等她。
“陆老师”舒槿走过去后,轻轻叫了声。
“还叫什么陆老师,你都毕业了,以后就叫我雨萱姐好了。我也没大你几岁。”
舒槿抿着唇,点了点头。
再次来到陆雨萱的家里后,舒槿将手里的礼品袋递给她,“雨萱姐,这是我在西藏给你买的礼物。”
“给我买的?”陆雨萱惊喜地说。
“嗯,特别感谢你之前对我的辅导。”
“都说是我的职责了,你怎么还这么客气。”
“不是客气,是我在向你表达我的感激之情。”舒槿抿了抿唇,沉默了好一会儿才道。
“好,那我就收下了。”陆雨萱满含笑意地说。舒槿这姑娘,真是太喜欢她了。
两人絮絮聊了好久,舒槿把自己在西藏沿途见识到的景致,感受到的风情,体会到的文化,甚至她的一些藏旅感想都一一向陆雨萱说道。
而陆雨萱则在一旁细细听着,时而提出些疑惑,时而表现出激动,但多数都是沉浸在舒槿所描绘的那个自己向往的地方。
这是第一次舒槿与人分享自己的旅途见闻和感想,也是第一次自己说了这么多话。絮絮说个不停,她不觉得厌烦,反而在心间生出一丝欢喜的情绪来。
最后让司机送舒槿离开已是下午4点多。这么一个下午的交谈,让两人之间的关系成功拉进,逐渐从师生过渡到了朋友。
舒槿走后,陆雨萱迫不及待地打开了礼品袋,拆开盒子,惊喜地发现是个转经筒。而盒子里面一张印有布达拉宫图片的明信片掉了出来,上面一行清秀的字赫然映入了她眼底。
“若老师转动经轮,来日将桃李满天下。”
陆雨萱拾起明信片放在手里,静静看了好久,大受感动。
舒槿她,可不就是自己的一个桃李。
陆雨萱将明信片和转经筒合拍了张照给她哥发过去,她要和他显摆自己的好学生。
......
手机震动时,陆昭屿还在临大数学研究所查看学生们的实验数据。
穿着白大褂的男人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弯着腰,一手握着鼠标移动,一手撑在桌上。往日高大颀长的身形此刻像是一张蓄势待发的弓。
“根据拓扑特征,你们这组数据处理的不够精确,再重做几次。”
“还有要看这些数据集潜在的度量标准,你们准备的样本也不足,至少需要每类别40个。”
“......”
三位研究生里有一位是个女生,跟着陆教授已经一年多了,仍是收不住自己那颗花痴的心,总是在不经意间悄悄看着他。
此时从侧面看去,男人说话时,那棱角分明的下颌线条随之上下移动,那性感的喉结亦随之上下滚动。修长脖颈下的衬衣纽扣总是一丝不苟地全部系着,配着一副严厉的表情,总是让人觉得难以亲近。而现在那副黑框眼镜一戴,遮掩了那双带着厉色的眸子,又穿着一尘不染的白大褂,整个人浑身上下都透露出一股浓浓的禁欲气息。
等到男人说完将视线转向三位学生时,那位女生已经早早收敛住了自己的目光。
“你们继续做。”陆昭屿对着他们说完后,向实验室外走去。
脱下身上的白大褂,他拿起手机看了眼,是陆雨萱不久前发来的微信,这微信内容让他真是哭笑不得。
16:30 陆雨萱:像舒槿这样的好学生是你得不到的,哼哼。
他又点开了下面那张图片。明信片上普普通通一句话,假借转经筒之意,实则是舒槿对陆雨萱的美好祝愿,而更为出色的是,她也正是那桃李之一。
于一位老师而言,这位舒槿同学确实是个难得的好学生,难怪陆雨萱喜欢成这样,还特意向他炫耀。
他蹙着眉,在手机屏幕上敲了会儿给陆雨萱回复:谁说我得不到的?
第9章
临床医学专业广泛流传着一段被学生们奉之为真理的话:生理生化,必有一挂;病理病生,九死一生;分生细生,两门大坑;病理药理,玩不死你;大内大外,不死才怪;诊断局解,学到吐血;解剖免疫,我勒个去;微生物,HOLD不住;寄生虫,何生人;如果到了28岁,你未嫁,我未娶......那么你也是学医的吧。
对此,402寝室的老大吴焕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对于医学,我将始终怀揣着探索之心;对于病患,我将始终保持着医者仁心;从我被临床医学专业录取的那一刻,在我庄严宣誓医学生誓言的那一刻,注定了此生我将为医学事业而奋斗。哪怕前路艰难,荆棘丛生。
“老大,说得好。”赵爽拍手叫好,又说,“我就很俗,觉得医生是个光荣的职业,我也喜欢。”
“我家是医学世家,所以我来继承衣钵。”甘心甜甜地说道。
“哇”赵爽惊叹,“那你家人都在哪些科室?”
“我爷爷在普外科,爸爸在心外科,妈妈在妇产科,叔叔在泌尿外科。”甘心娓娓道来。
“这么看来,你从小到大都没怎么去过医院吧?”吴焕问道。
“是啊,我小时候一生病,家里几位医生就围着我团团转。”甘心一笑,眼里有着浓浓的幸福感。
“小小,你嘞?”赵爽看着一旁的女孩始终低垂着眸子不语,拍了拍她的肩。
四人相处也有一个多月了,寝室这三人都发现了舒槿是个沉默寡言的人。顶着一张白皙精致的脸,却总是没什么情绪,不热络,也不会笑。起初,她们以为是舒槿不好相处,后来渐渐发现原来这女孩是真得性格如此。
于是,她们每次聊天都会硬拉着舒槿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会努力让她加入她们的话题里,总是期望着她能变得活泼些。
舒槿抿了抿唇说:“我想在有生之年为国家和人民多做些贡献。”语气很淡,但眼里满是坚定和认真。
“......”另外三人呆了。
舒槿同学真是不言则已一言惊人呐。这话明明是如此得官方和敷衍,任谁听完都会嗤之以鼻。但是由她这样的性子说出,她们觉得很震惊,因为她们知道这是舒槿发自内心的话。
面对大一第一学期就有好多门基础课的医学生来说,比之其他专业,毫无疑问他们是挺辛苦的。但值得高兴的是,仅开学上了四天的课,便迎来了国庆七天假期。
如此一来,舒槿终于能够在离家一个多月后回去一趟了。这次回去,她准备告知林奶奶,由于学业问题,以后不再来学古筝了。
当林奶奶听完舒槿这番话后,沉默了好久,起身去了琴房,将舒槿常弹的古筝取了出来,昏花的老眼细细看着舒槿,闪过一丝不舍。
她低低叹着:“你不再来了,我有些难受,但是知道你今后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去做,而古筝只是你的业余爱好。可我希望你不要把它给放弃了,不要把我教给你的给丢了。”
老人垂眸看了眼古筝,又看着她继续说:“所以我把这把陪了你五年的古筝,送给你,是我不想你荒废了它,也当做是你考上临大的礼物。”
舒槿一直默默听着林奶奶的话,最后她收下了古筝,并对老人郑重承诺:“林奶奶,我不会荒废它,我会让它在我身边得到它该有的价值。”
“好,你这样说我就放心了。”老人欣慰地说,眼里带着慈爱的笑。
“小小啊,以后不忙要来看看林奶奶的,陪陪我,和我说说话,人老了,年纪大了,总会觉得孤独。”老人低低说着,刚还带笑的样子瞬间变得孤寂了。
“好,有空我会来看您的。”舒槿点头,轻声许诺。
人的一生,从无知幼儿到耄耋老者,是必然的过程。从少有所养到老有所依,是因果的轮转。总会长大,终会变老,也将孤独无伴,那么对于空巢老人,是否能尽量给他们多一份关爱?哪怕是一个简单的问候,一通关怀的电话,一个短暂的陪伴。
....
享受完愉快的假期后,迎来的又是忙碌的学业。这天,舒槿她们班难得只有三堂大课,下课回到寝室后,看手机的赵爽突然神秘兮兮地说道:“今晚选修课有陆教授在,那啥,我还打探到他在理学院4楼4125阶梯教室上课。”
补美容觉的甘心一个挺身坐起,朝着赵爽激动地说:“那我们晚上去蹭课旁听吧,我要一睹真容。”
老大吴焕放下了手中的杂志,接话:“我同意。”
“我也是”赵爽轻快地说。
甘心转头看着正在白纸上涂涂画画的舒槿,甜甜地说:“小小,晚上一起去吧!”
“我不想去。”舒槿抿了抿唇说道。
“小小,不许拒绝,这叫丰富课余生活。”老大吴焕义正言辞地说。
“那啥,小小晚上就当陪我们去。”赵爽补充道。
“......”舒槿
总之,最后的结果是,舒槿还是被三个人拽着出门了。
18:00的选修课,他们到时才17:45,但放眼望去,诺大的阶梯教室里空着的坐位竟然寥寥无几。于是她们赶紧拉着舒槿走到后边那几个空着的位置上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