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安景之主动提出来,安奶奶一口应下,“行,让伯友陪你去,景之你看看要不要让成义也一起去?”
安景之有些哭笑不得,“不用了奶,够了。咱们又不是出门打架的。”
安家还是一大家子人吃饭,三个儿子孝顺,感念母亲拉扯他们不容易,也没人说分家,饭桌上安奶奶开口道:“伯友,你吃完饭赶紧去买三张火车票,明天和景之还有大刚一起去南边。”
安伯友听了心里兴奋不已,蹭的一下站起来,不小心连带筷子也掉在地上,“真的吗奶?我能和景之哥一起去南边?”
对于外面的世界村里的年轻人没有不向往的。能去海省上大学的安景之是他们最崇拜最羡慕的人。
安奶奶敲了下桌子,“多大的人了。还这么冒冒失失的,让你出去是照顾景之的,不是让你出去玩的,你要是不行就让成义去!”
安伯友连忙捡起筷子,“奶你放心,我一定好好照顾景之!让我去!”
安奶奶颔首道:“行。就让你去,要是景之回来找我说嘴,下回有这种事你就甭去了。”
安伯友连连点头,“好的奶,那我现在就去买票吧?我吃好了。”
安景之赶紧拿出车票钱:“伯友,这是车票钱。”
安伯友也没问,看到安奶奶点头后接过就兴奋的跑出去了。
安成义眼中有些失望,奶怎么不坚持呢?
安三叔三婶对于儿子跟着安景之出去没什么意见,能跟着景之出门见见世面那可是好事!要是儿子能有景之一半,不,一半的一半本事他们也就不用愁了。
第77章 八十年代骗光乡亲血汗钱的大学生3
安景之又把给工资的事和家里人说了,全家人毫不意外的拒绝了。他只好又把那套说法拿出去,安家人犟不过他只好同意了。想着反正都是一家人,景之需要钱的时候他们也不会袖手旁观。
第二天,吃过安母和安奶奶一早起来准备的早餐后,安景之带着昨晚兴奋得一夜没睡觉的安伯友一起出门,刚到门口就发现早已经站在那里等候多时的方大刚。
安景之关心道:“大刚哥,你和我叔我婶说了吗?”
方大刚点头,“说了,这是我娘给我们准备在路上吃的。”方大刚把手上的布袋提了提。
安景之和安伯友凑近一看,全是用油烙的大饼子。还撒了葱花,闻起来很香。
张婶子的手艺还是那么好,明明刚刚才吃了早饭安景之又有点馋了。
迎着昏暗的天空,三人被方村长赶着牛车送到火车站,“那叔就回去了,大刚他两就交给你了啊景之。”
又冲着有些兴奋的方大刚道:“你个臭小子,别看景之年纪没你大,但是景之懂得比你们多,出门在外要听景之的话,不要给他惹麻烦,要不然回来老子就好好收拾你一顿。”
方大刚一个大高个被亲爹训得老老实实,嗡翁声气道:“放心吧爹,我记住了,你和娘昨天说过了。”
方村长这才依依不舍的赶着牛车去买东西,他出来一趟可不容易,每回都会给村里需要的捎点东西回去。
看着亲爹佝偻着背离去的身影方大刚一个二十二岁的小伙子感觉心里有点酸,从小到大这还是他第一次离开家,离开爹娘。
不过这份难过维持到上火车就被紧张和期待所代替了。
安景之身上揣着几千块钱的巨款,都是村里人的钱,他和安伯友两人自觉的把安景之护在中间。
安景之鸡贼,三人又没带什么大物件,趁着别人还没反应过来,不费什么力气就顺利挤上了火车。
找到自己的座位后安景之就闭上眼睛准备休息了,他们出门的时候才四点,太阳都没升起来。安伯友和方大刚就没他那么好的心态了,两人紧紧盯着每一个路过他们的人,看谁都觉得像是坏人。
安景之醒来已经是中午了,他看着虽然两人眼睛通红,但是精神亢奋看什么都觉得新鲜。
“来,吃东西吧,吃完你们两个休息一下,我来看东西。”安景之拿出安奶奶和安母给他们准备的粗粮馒头和鸡蛋还有安奶奶的秘制辣椒酱。
听说是安奶奶的娘传给她的祖上配方。
方大刚也拿出自己的油饼,他爹是村长,有镇上的工资补贴着,生活条件比普通村民稍微好点,不然也养不起两个大儿子,还养得人高马大。
三人互相交换着吃了午饭,安奶奶的辣椒酱真的很下饭,就算是没滋没味的粗粮馒头配上辣椒酱之后都能让安景之吃下三大个还吃了两个鸡蛋一个饼。
吃太快了,安景之感觉有点不舒服,“伯友,你去前面打点热水,这没水我有点噎到了。不知道的话你就问车上的人。”
安伯友应了声后就拿着安景之的水壶去了,这个绿色的军用水壶还是他当初考上大学镇上奖励的。
自从改革开放之后,国家对于人才变得十分的重视。偏僻的小地方出了这么一个名牌大学生那可是响当当的政绩!这说明什么?说明他教化有功,重视人才!
在安伯友打水回来期间,安景之拒绝了一个前来讨要辣椒酱的男人。
他也知道安奶奶做的辣椒酱实在是太香了,如果同意了这个男人的要求,那旁边观察的其他人岂不是都会来向他要?到时候他自己都不够吃了,接下来还有两天的路程了,他们可是三个人。
吃过午饭又喝了水之后,两个人果然开始昏昏欲睡。安景之睡了一上午,已经不困了,就负责看守东西。
为了省钱,他们买的是坐票,三天下来,本来精神奕奕的三个大小伙子变得萎靡不振。
不过出了火车站之后,安伯友和方大刚两人又重新打起了精神。眼睛不断的看向四周这跟他们的小村子截然不同的繁华。
四处看到的人都穿的十分的时髦,没有看见一个打补丁的。
安景之向人打听到附近的一家旅馆后带着他们两个去办理入住。
在前台接待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大娘,扫了三人一眼之后问要多少房间。本来安景之是想着开三间房的,不过转念一想,三个人凑合凑合住一间就够了,能省还是省着点。
三人到下火车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实在是没什么胃口吃东西,开了房之后直接挤着一起睡了一晚。
第二天早上6点安景之从外面回来后就把两人叫了起来。收拾收拾之后,吃过早餐就带着两人直奔批发市场。
他一大早就去买了早餐,然后还给前台的大娘也买了一份,安景之长得好看又会说话,主动示好之下,那个大娘对他观感很好,不仅告诉了他哪里可以批发到便宜的衣服裤子还跟他说了几家千万不能去的店,专门坑生人。安景之感谢一番之后就提着早餐回到房间了。
那个大娘在这附近接待的很多人都是想要来南边发财进货的,她是当地人。对这周围肯定比他们这些外地人熟悉。
安景之他们三个昨天晚上一来,大娘就知道这三人是来进货的了。
一般人她当然不会主动跟人家多说什么,但是安景之会说话,奉承的她心里高兴,一个劲的大姐大姐的叫,真是个讲礼貌的好孩子。
心里愉快之下,自然会对他多多提点。人家还给她带了早饭。
安景之按照旅馆大娘的指示一路来到了最繁华的批发市场。
他没有着急购买,而是花了几个小时把整个市场都转了几圈,这个市场批发的种类非常多。除了衣服,裤子,鞋子,还有不少电子产品吃的用的应有尽有。
安伯友和方大刚看的眼花缭乱,手脚都不知道该放在哪里才好。
都觉得这一趟出来太值得了,他们看到了电视机,那可是镇上商店里卖的大件,在这里居然成堆成堆的摆放。
还有卖录音机的,听说里面想放什么都可以,只要买磁带就行,那里面放的歌真好听呀。他们从来都没有听过,不过磁带还挺贵的。
这里的人都忙忙碌碌,脚步急促,不少人扛着大麻袋进进出出。还有人用车来拉货的。
第78章 八十年代骗光乡亲血汗钱的大学生4
安景之转了几圈之后,终于选定了几家质量比较好的店,又打听了价钱,货比三家之后才把衣服和裤子买齐。
他这次主要进的是白衬衣和花衬衫,还有喇叭牛仔裤,又买了两百块电子手表,这玩意儿在他们那小地方是珍贵的好东西,但是在这真是白菜价了。
安景之又用自己的钱给安家人都买了一些小东西,准备带回去送给他们。
问了问安伯友和方大刚两人有没有什么想要买的,看着他们都摇了摇头说没钱,安景之告诉他们这一趟出来是有工资的,可以先给他们先预支。
难得来一趟,这边东西还很便宜,买一点东西给送给家里人也算是一点儿心意。两人一想也对。一人跟安景之拿了十块钱去买了一些小东西。
原主在海省上学,那里也算是全国比较发达的几个省份之一,安景之参考了那些人的穿着,再凭借着自己的眼光,最后选定了这几种比较时髦好卖的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