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先生你快跟我走,路上再跟你解释。”洪涛连拉带拽把安景之带到统领府。
原主记忆里没有这么一出呀?看来是他的到来产生的蝴蝶效应。
面色凝重的看完朱康的伤口,手臂到胸口皮肉翻卷,已经开始发炎,还残留铁锈没清理干净,又黄又黑脓水淌到床面。
“安先生,这溃烂到伤口应该就是你所说的细菌所致。”白老大夫站在一旁。
“正是如此。”
“安先生,如何?”
大家都在焦急等待,如今这已经是他们最后的希望。
“夫人,请为我尽快准备棉线、剪子、手掌长的刀、大量干净的棉布,全部用开水煮过后尽快送来!”
“白大夫,需要你提供你家传的止血散,越多越好!”
吩咐完后安景之又让朱夫人准备了一间干净明亮的房子。
他准备给朱康做手术,在基因药剂的帮助下,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如果朱康死了才是真的麻烦。他实在懒得折腾。
“夫人,接下来我做的一切你可能会感到不适,千万记住,不要打扰我,不然前功尽弃。”安景之打了个预防针。
朱夫人有些迟疑还是点了点头。
“洪将军也是。”
洪涛留下来负责按住朱康。没有麻醉剂,如果不是有基因药剂他就要打包走人了。
白大夫被允许留下来旁观学习。
“嘶。”烂肉被刮掉时看得洪涛浑身难受。
朱夫人不忍心的偏过头。
安景之被改造过的身体自然不会手抖,面色冷静地刮完所有烂肉,伤口正在大量出血,他在众人眼皮子底下偷偷把基因药剂倒下伤口,朱康失血过多脸色惨白,在安景之刮到一半他就被痛醒。若不是还有洪涛按住他,怕是绳子都要挣扎断裂。
“大哥,你忍住,安先生是在救你。”
做完之后安景之拿起一根针,轻轻掰弯,面色如常的把伤口两侧的皮缝起来。纵然是习惯了战场打打杀杀的朱康和洪涛也感到毛骨悚然,把人像衣服一样缝起来?简直骇人听闻。洪涛庆幸躺在这里的不是他!
“安先生真是多才多艺呀。”朱康硬挺着找话说,不想看安景之动来动去的手,这会让他感觉自己就是件衣服。
“从前身体弱经常看病,久了就自己琢磨了一些东西。”
撒上止血散包扎伤口,至于线?伤口好了再割开拆线呗。又不是他痛
“叹为观止。”白大夫感慨,想不到还有如此的妙法,山外有山。
朱夫人对着安景之长揖拜谢,“多谢安先生。”
安景之连忙虚扶“夫人不必如此大礼,统领好也是我好。”
安景之吩咐了注意事项后离开统领府。
接下来有的忙了,安景之有些不满意,看来要让朱康赶紧拿下天下他才好退休在家养老。
第7章 逃荒路上的人渣7
“爹,山下聚集的人越来越多,我今天出去打探消息的时候可能有人看见我了。”
“这北边打仗咱们就跑到山上求活,如今就连这山上也不安全,唉。”
钱大勇吩咐小儿子把行李收拾好准备下山,不下山不行,山脚下流民越来越多,他们一家四口看着就比那些人有气色,人家一看就知道他们有吃的,肯定得遭抢,趁着手里还有一些山上打到的野物和野果之类的可以撑住一段时间赶紧离开寻找生路,也不知道大女儿一家怎么样。
趁着夜色他们加入一队正在逃荒的人群,看起来和他们差不多,多少有些包袱,他们一家就不会显得出众。打听一番之后才知道这些人是从平庆出来的,那已经是南方富庶地,这些人都要逃荒。
钱大勇不知道该怎么办,他们还能去哪里?本来就是从北方逃出来的,进山后凭着一把力气日子还算凑合。
过了半个月朱康就去了军营,如今安景之不仅是他的左膀右臂更是救命恩人,听到安景之要给自己侄子启蒙,就连忙把自己儿子也一块送了过来。
安景之每天拿出半个时辰给三个孩子启蒙,不是四书五经,而是一些启蒙小故事,树立三观。
不要以后变得何不食肉糜。
其余时间就让他们自己自习完成课后作业。
没过多久就不得不暂停,朱康手下理政人才太少,地盘扩大的同时也加大他的工作量。
安景之站在嘉裕城头,看着城外越来越多的灾民,其中还混着几辆马车,看样子也是摇摇欲坠,想来是遭了哄抢。
粮仓倒是不缺粮食,后面陆续打下的城里,那些官僚世家可囤积了不少。倒是全部便宜了他们。
这些人一路逃来,卫生情况堪忧,处理不好就会像原主记忆一样爆发瘟疫。
一声吩咐,城外很快架起大锅,流民们麻木的神情看着城门口,贪婪的吸着空气中的香味。
那清香的白粥味道,一个劲的往他们鼻子里钻。众人疯狂挤上前去,很快就乱成一片。
“咚咚咚!”负责维持秩序的兵丁敲着锣,人群静了片刻。
“都给老子排队,不排队就给老子滚!壮丁排左边,老弱排右边!”说着就维持秩序的两旁士兵都抽出腰刀。
有心想试探一番的看着这仗势也收回心思。不想以身试刀,这城头插着的旗他们看得很清楚,这城中的人是贼兵。
拉出几个想插队的赶出去,试图反抗就地格杀,流民不敢再造次,这群贼兵刀子可不认人。
“婶婶,我爷爷病了起不来,我可以帮他一起打吗?”钱氏和赵氏对视一眼,眼神复杂。
若是没有小弟,他们就是其中一员,家里现在都停了所有事情一起来这嘉裕城帮忙安置流民,城中人手实在不够用,他们也乐意做这善事,不仅仅是为了帮助景之。
“可以啊,你把碗拿过来。”钱氏给这孩子打了满满都两大碗粥,虽然米不多,也能让他们吃个半饱。
“小张,你送这孩过去。”
“是,夫人。”小张心有戚戚的看着孩子,眼神凌厉的扫视周围窥伺的人群,吓得他们收回贪婪的目光。
“爷爷,爷爷,你看,好心的婶婶给了我两碗粥。”
“好好好,咱们遇上好心人了。丫丫你是个有福的。”衣衫破烂的老人靠在树边热泪盈眶。
“爹,你猜我看见谁了!”钱小弟兴奋不已。
“看见谁?难不成看见你姐姐了?”
“啊!爹你咋知道?!你也看见了?”
“在哪里?你姐姐怎么样了?你看见咋不带回来?!”钱大勇神情激动,这个女儿是他宠着长大的。当初匆匆告别,就不知生死。
“爹,你肯定不敢相信!大姐好着呢!她就在前面老弱那一队那里给人打粥。”
钱小弟之所以知道还是因为他媳妇排队的时候看见的,但是她本人和这个大姑姐不熟悉,不敢确信这个让士兵恭恭敬敬的女人会是钱宝珍。
接过粥后她多看了几眼钱宝珍,她身旁的兵丁看自己的眼神就带着审视,吓得她连忙离开,叫了钱小弟去认人。
钱大勇全家远远看了一眼,看着熟悉的身影钱大勇确信这就是她的女儿宝珍,不晓得她怎么会在这里,这是起义军的地盘,若不是活不下去的没人会来这里当反贼。钱母看着女儿健健康康脸色红润,不禁抹着眼泪,还好她的宝珍还在。
“夫人,你看那几个人一直在打量您,您认识吗?”小张看那老妇人看着钱宝珍哭就知道应该是相识的。
钱宝珍钱氏接过眼前老人的碗给打了一整碗粥后抬头望去,看着那几个身影钱宝珍声泪俱下,“爹啊,娘!”把手上的勺子交给一旁的小张朝着钱家人奔去。
“爹娘,太好了,你们都还在!”
钱宝珍紧紧抱住钱母,嚎啕大哭,激动难平。
吩咐小张帮她施粥后和钱家人絮絮叨叨的说着自己离开他们后的生活,又听着爹娘说他们的经历。
她就知道,她爹那么能干,肯定能带着全家人好好的。
钱家人听着钱氏的话不敢相信,那个人人嫌弃的安景之竟有这么大的能耐,事实摆在眼前。
“爹娘你们吃过了吗?”
“吃了吃了,这朱统领真是好人啊。”朝廷都没有听说要施粥。
“走我领你们去洗澡换衣服,我婆婆也在那边忙活呢。景之吩咐,所有人都要洗澡换衣服,不然不准停留。”
换洗干净后钱父钱母和安母匆匆聊了几句,他们也加入了安母,帮着看顾这些流民,维持秩序。
钱氏去找到正在城头的安景之,说明来意,想让她爹娘可以到岚县生活。
“既然是二嫂的家人肯定没问题,岚县如今虽然不再接收外人,但是若有人可以作保倒是没问题,咱们家正好给叔婶他们作保。爹娘也会同意的,我去跟他们说。”
钱氏喜出望外,“谢谢你景之,二嫂都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