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结果出来,黛玉顿时气愤不已,“没想到大舅父居然是这样的人,为了五千两银子,就枉顾亲生女儿的幸福。”
南汐点头赞同,贾赦这个人也是个奇葩,他确实受到了不公,但他本人实在不是个君子,让人同情不起来。
就说石呆子那扇子,为了几把扇子,搞得别人家破人亡,实在令人憎恶。
黛玉想了一想,就带着南汐去了凤姐那里,这件事是大房里的事,和凤姐也有着一些利益关系,还是让凤姐去管正好。
凤姐听了果然上心,虽然她对迎春的婚事不关心,但是如果将来出了事,也会影响到巧姐,她绝不允许。
黛玉回到潇湘馆,便遇到了憔悴不堪的香菱,这时候,薛蟠已经娶了夏金桂,香菱的日子不好过起来,她这次来就是告诉黛玉,以后可能没有时间来学习了。
南汐看着眼睛红红的香菱,对黛玉说。
“姑娘,我听说过一件旧事,老爷曾与一个甄姓先生说好,请他来教导姑娘,后来他家出了事,就没有来了。”
香菱见雪雁盯着自己,不明白这件事与自己有什么关系,黛玉却明白雪雁不会说无关的话。
“后来呢?甄家因何事毁约?”
“听说是甄家的小姐出门时走丢了,那小姐名英莲,额间便如香菱一般,有这么一颗红痣。”
“可怜甄家失了女儿后,甄先生寻女不着便出了家,不知去向。
甄母依靠娘家而活,日子十分清贫,据说现在还没有放弃寻找呢。”
香菱听了只觉得心神俱震,她不记得父母了,听了这话却是心如刀割,泪如雨下。
黛玉好奇的问,“雪雁,你从何处听来的?”
南汐早就想好了说辞,“上次我去庄子里听林志的妈妈说的,她与老家还有联系,说起这么一件旧事。”
黛玉听了却兴奋起来,“这红痣可是个寻人的记号,说不定香菱你真是甄大娘的女儿呢?”
香菱点点头,朝黛玉跪下,“姑娘帮我,我实在活不下去了。”
原来,那夏金桂是个不容人的,脾气暴躁刁蛮,香菱在她手上吃了许多亏。
从前没有听说甄家事,香菱只能捱下去,过一天算一天。
现在知道自己身世线索,竟是心里有了希望,她还想要问一问甄母,自己是不是她的英莲。
黛玉把香菱扶起来,“既然这事我知道了,定要管一管的,何况你还是我名义上的学生呢。”
南汐给黛玉换了衣服,三人往薛家去,拜访薛姨妈。
薛姨妈非常诧异,黛玉往日里很少出门,来薛家更是少之又少,今日居然登门拜访,不知所为何事。
“姨妈,我今日来是有一件事相求。”
黛玉开门见山,直截了当的说出来意。
“我与香菱一见如故,私交甚好,她早前拜我为师,我们俩亦师亦友。
现在薛家迎了新人进门,竟然几日都见不到面了,所以,我想要替她赎身,还请姨妈割爱。”
薛姨妈看看香菱,见她刚刚似乎是哭过,心里有点不喜。
但是黛玉开口了,她也不好拒绝,她还不想为了一个丫头得罪了黛玉。
正要答应,宝钗就来了。
第140章 红楼一梦十三
“妈,这是哥哥房里的人,我们怎么好放人?”
宝钗其实不在意一个丫头,但是她就是不想香菱脱籍,往后还依靠黛玉过上好日子,她一个丫头,凭什么?
黛玉看着宝钗,微微一笑,“说的也是,那就请夏嫂子来问一问吧。”
黛玉觉得夏金桂应该是愿意放香菱出去的,香菱长得好,她磋磨香菱不就是看香菱不顺眼?现在自己把香菱赎身出去,她应该不会阻拦。
宝钗无法,只能让人去请夏金桂。
夏金桂来的很快,她听说黛玉要赎香菱,二话不说就同意了,如黛玉所想,她早就想把香菱赶出去了。
而且听说黛玉私产颇多,想必不会小气。
黛玉让南汐拿出银票,“嫂子,这是三百两银票,人我就带走了,香菱,快接着你的身契,以后你就是自由身了。”
香菱上前来,给夏金桂行了礼,才拿着身契回来。
夏金桂眉眼弯弯,连连称赞黛玉大气,黛玉只一笑置之。
南汐看着香菱明亮的双眸,也笑了,此刻的香菱,比之前还要漂亮一百倍。
黛玉拿回了身契就派人去消了籍,然后又把香菱送去庄子上,和晴雯作伴去了。
等黛玉回到潇湘馆,迎春便来了,她哭着对黛玉道谢。
“若不是妹妹,恐怕我必定要进了那虎狼窝了。”
黛玉帮迎春擦干眼泪,再一次痛恨这个世道,要是生活在画本子里的那些世界,该有多好。
迎春的婚事解除了,贾母把贾赦痛骂了一顿,还是掏钱把银子补上了。
迎春大了,贾母让邢夫人给她说了亲,很快把人嫁了出去。
邢夫人还是靠谱的,这次给迎春找的夫家很不错,虽然只是个五品小官,但人品端正,迎春也算是后半生有靠了。
贾府一日不如一日,还有太监来打秋风,到最后,连人参都用不起了。
王夫人实在对管家无能,最后这管家权还是回到了凤姐手里,只是她查出有孕,又有了黛玉给贾琏的补贴,便把从前的印子钱收回了,顺便为肚子里的孩子积德。
这一举动,倒是救了她一命,此乃后话。
南汐冷眼看着,她无需做什么,只等大夏将倾,便带着黛玉去过好日子。
临近腊月,宫里传出消息,元春病了。
王夫人赶紧进宫去探病,却屡次被驳回,不予放行。
贾府众人急得团团转,不知道元春到底怎么样了。
此时,贾母终于松了口,宝钗和宝玉定亲,好事将近。
没过多久,宁、荣两府突然被锦衣卫包围了,平西王带着赵堂官奉旨查看贾赦家产。
平西王宣读了圣旨,大意是贾赦姿势凌弱,辜负皇恩。
还有隔壁贾珍引诱世家子弟赌博,强占良民妻女为妾,凌逼致死,着革职查办。
贾府里乱成一锅粥,各处的门都被封了,想跑也没处跑,只能待在院子里,惴惴不安。
贾母听了之后,差点一口气没上来,她哭着诉说,对不起贾府列祖列宗。
黛玉、宝玉、宝钗、三春都聚在这里安慰她。
突然外面又传来消息,元春薨了。
贾母这下是真倒下了,本来就受了刺激,再被这消息一激,人就过去了。
满府的人都叫着嚷着老太太,黛玉哭得泣不成声,老太太就这样没了。
外面情势严峻,从王夫人房里搜出许多珠宝,却是从甄家运来的,这下全部都是证据,罪无可恕。
赵堂官正忙活着,忽然听长史报北静王来了。
北静王带来圣旨,只提审贾赦一人,其他交由平西王查办,贾府众人才安下心来。
薛家人验明身份后搬了出去,黛玉一行人也被放了出去,包括来投靠的李家人和邢家人,都离开了贾府。
黛玉带着南汐去了林府,只紫鹃没有跟来,因她的身契还在贾府。
黛玉十分着急,让林志带人日夜盯着,一有消息就来禀报。
又等了一日,内庭终于有消息了。
北静王长史来传旨:念及贵妃溘逝未久,不忍加罪,两府主事人革去世职,财产充公,只发还妇人嫁妆。
这已经是很好的结局了,凤姐和贾琏带着贾府女眷搬进了一处四合院,这是发还的唯一一处院子。
黛玉把紫鹃买了回来,顺带把贾府里叫的上名字的丫头们都买了出来,又送回了贾府,免得贾府里连个伺候的人也没有。
但是现在贾府已经用不起这许多人了,因此各位主子们只留下了贴身之人,例如秋纹、麝月等人,都要放出去了。
黛玉帮着把贾母的身后事办了,才和凤姐等人叙话。
凤姐担忧的看着黛玉,如今贾府没落了,黛玉的亲事还没有着落,真叫人担心。
黛玉丝毫不怕,从前她还迷茫过,后来雪雁给她露了一手之后,她就不担心了。
原来,南汐不知从哪里找到一本奇怪的书,她按照上面的纹路描写,居然能成一个一个的符箓,什么火球符,冰刃符,爆炎符,引雷符……
最奇特的便是空间符,贴在荷包上,便化成一方很大的空间,能装下许多东西。
黛玉因此信心满满,自己一个人生活完全没问题,何况还有雪雁,紫娟等人呢。
“凤姐姐,你们好好过日子,我决定回苏州老家去了,祖宅一直有人打理,那里还有许多族人照看着,我能生活的很好。”
凤姐惊诧不已,没想到林妹妹居然要回老家去了。
思考之下,凤姐觉得林妹妹这主意不错,她便游说贾琏,居然也要往金陵老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