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皇甫景还是一如当年的霸道无礼,后面还有一大串煽情的话没说出来,项羲一时情急,咬到了自己的舌头。
缓了好一会才缓过来。
他满脸为难的看着皇甫景,欲言又止。
巴不得把项羲碎尸万段的皇甫景得了言君诺的提醒,难得有耐性的坐在了项羲面前却没有碰桌面上的美酒佳肴。
两人似乎在比谁更有耐心。
项羲本想卖个关子让皇甫景紧张一下从而对赟儿的关心多几分,这样,再谈下去的概率就大几分。
没想到出师未捷就先冷了场。
看到皇甫景一脸不想搭理他的样子,项羲只好硬着头皮自己把独角戏唱完。
在项羲的一番带有主观情绪的描述下。
皇甫景听得双耳发红——被气的,连双拳也因为怒意而握得死紧。
有好几次他都差点跳起来打死项羲了。
但是为了不给项知乐夫妻惹来麻烦,他只能按捺住他那暴脾气以及那只想去挥动偃月斩的手。
在项羲的口中,他“知道”了般若没了半条命诞下了龙凤胎。
大的是哥哥,叫项赟;小的是妹妹,叫项知乐。
哥哥项赟温文有礼,是京都一贯文人追捧的青年才俊,而妹妹项知乐则是一个天天顾着遛鸟斗鸡,不学无术只顾着欺负继弟继妹的街头霸王。
不知道怎么的就入了当朝摄政王的眼,嫁给了摄政王,从此嫌贫爱富瞧不上母家。
因为嫉妒太师府千金的美貌算计太师府千金,害得太师府千金身败名裂。
项赟成了那个爱护妹妹,因为妹妹的胡闹而不得不委曲求全娶了任性太师府千金的好哥哥。
本以为事情落定了也就落定了。
却没想到那太师府千金居然耐不住寂寞,与人珠胎暗结的同时还把项赟踹废了。
反过来看项知乐,因为攀了摄政王府这个高枝,连母家都不要,知道亲哥哥伤重,居然连看都不回来看一眼。
项羲的话说了不少,话里话外给皇甫景上了不少项知乐的眼药。
然而皇甫景却只捕捉到了自己想听的重点。
“般若死了你娶了继室?
赟儿如今养在继室膝下?
项府如今只剩一个空壳,连给赟儿抓药的钱银都没有了?”
话到这里,他再次向项羲确认道:“当年你娶般若,秦家陪嫁二十里红妆,全数都没了?”
被他骇人的眼神吓到,项羲脸上的神色更加难看了,连眼眶也闪烁着泪花。
“唉,总之就是家门不幸…出了那么一个逆女…”
没等他说完,皇甫景一把拎起了项羲的衣领,砂锅大的拳头毫不留情的砸到了项羲的眼眶上。
“你项府的家风问题,少怪般若的孩子。
老子当年退让,是因为般若心系于你,如今你把般若的一双孩子养成这样,你对得起般若对你的一片痴心吗?”
第311章 父母的“爱情”故事「上」
与此同时。
皇宫御书房。
言君诺负手站在言北祁的书案前,神色冷然如故。
言北祁看着手中的那摞信笺,狭长的凤眸闪过一丝骇人的冷光。
“皇叔,你确定?”
言君诺淡淡一嗮。
“不确定,所以本王才让皇上遣几个信得过的心腹去查探一番。”
看着言君诺没有任何变化的表情,言北祁语气平静。
“皇叔为何不查下去?”
“避嫌。”
因为怀疑,所以避嫌。
合情合理。
这下,言北祁连反驳的话都找不到。
“朕会遣人深查,有劳皇叔及时告知。”
言君诺轻轻颔首,转移了话题。
“听闻清王想见太后,被皇上拦下了?”
回想起早上退朝,言北陌来势汹汹的问他是不是软禁了母后,言北祁诧异这个弟弟对后宫消息灵敏的时候,心里早已冒出了无数个想法。
对于言君诺那看似漫不经心实际要他实话实说的语气,言北祁半真半假的开口道:“母后需要静养,着实不宜被打扰。”
心中有了大致的猜测,言君诺没有过问太多。
只提了一下端午晚宴他被刺杀一事以及留下了一句“本王怀疑玉坤宫中定然还有西夏的人”以后就告退了。
偌大的御书房里,言北祁的神色阴沉不定…
凤眸里翻涌着浓烈的情绪。
母后啊母后,好好消停一下不好吗?
非得一次又一次的上赶着给言君诺送把柄。
…
京都城南,一座破落的小院里。
一高大一瘦弱两名男人软软的倒在了地上,生死不知。
还有一名身穿粗布衣裳依旧掩盖不住半老徐娘风情的中年女子——赵梁氏。
皇甫萧此时正脸色苍白,双拳紧握,双目通红的瞪着她。
“你胡说。”
因为怒意太重,他的前额以及颈脖位置还暴起了凸出的青筋。
“我不敢胡说半句,你们如今都是贵人,我还哪敢隐瞒半分?”
一身粗布衣裳的赵梁氏满脸是血,不住的对项知乐兄妹磕头。
“求你们放过我吧。
我知道如今我说什么都没用,一切是我的错,当初如果不是我一时鬼迷心窍,般若就不会…”
“所以,当年的那么多事,只是因为你一时被嫉妒迷了眼造成的,对吗?”
项知乐的冷静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她的语气很冷,声音很轻。
“在南岭看到我诧异是因为,你根本就没想过我能安然长大,因为母亲恨项羲,所以她对我跟兄长也恨之入骨,对吗?”
说到这里,项知乐笑了。
笑声清脆悦耳,却让在场所有人都莫名的难受。
兜兜转转,搞了半天…
原来还真是一个比话本子还荒唐荒诞的故事。
故事的开头跟君诺之前跟他说的并无太大出入。
然而,在当年的秦少景跟秦般若那里,君诺说的,跟赵梁氏说的却完全不同。
赵梁氏,原名梁柔。
是秦家军军师梁爽的女儿。
当年外祖秦淮征战四方,梁爽随军带上年仅两岁的幼女。
一开始孩子还小,一切都还好,然而随着年岁的增长,梁柔在军营中多有不便,视下属为亲人的秦淮便大手一挥,把当时年仅六岁的梁柔接到了一路随军的秦府养着。
自此以后,梁柔跟她的母亲秦般若一起长大。
由于两人同岁,爱好志趣也相同,因此,她们也很自然而然的成为了闺中密友,待到年岁长些,女扮男装混入军营找亲爹更是时常发生的事情。
有人逃自然是有人追。
作为养子、年仅十四的秦少景便成为了天天追捕两个翘家姑娘的苦命人。
少年的五官硬朗大气,一双眼睛更是漂亮得不像话。
每次将两人拎回府上时,那双漂亮的眼睛更是会弯成月牙,流淌的温柔无法隐藏。
也是那时候,梁柔对那个阳光爱笑的少年上了心。
那一年,她十二。
而她不知道的是,秦少景跟秦般若早已是秦府默认的一对,只待秦般若及笄,他们的婚约就会定下来。
十五岁那年,秦少景也进了军中受训。
同样的,随着她们年岁的渐长,军中大部分人也认得她们,秦府对她们的限制反而放松了不少。
于是,她跟秦般若去军营找爹慢慢变成了去找秦少景。
日子还在欢快的流逝。
梁柔以为,他们会一直这样快乐的过下去,等年岁长些,她就跟秦少景一对,而秦般若则会另外寻得如意郎君。
直到十四岁那年,梁柔无意中听到丫鬟的谈话,她才知道了秦少景喜欢秦般若,才知道只待秦般若及笄,他们就会定下婚约。
也是那时候,她才清醒的意识到,原来秦少景眼里流淌的温柔并不是给她的。
当时,她第一反应就是发疯似的要去质问秦般若,为什么这么大的事情不告诉她?
但是,她很快就冷静下来了。
也许…
也许,般若并不知情呢?
又也许,般若并不喜欢秦少景呢?
这样,她是不是会有机会?
怀着这样的心思,她对秦般若旁敲侧击了一番,没想到得到的答案却是…
秦般若也喜欢秦少景。
一时之间,一种叫嫉妒的情绪瞬间湮没了她的理智——少景是她的,她不允许别人嫁给她。
也是那时候。
项羲出现了。
那个从西南方的边陲小村庄出来,模样十分周正的少年。
初时看到少年,少年经常自卑的低着头。
当时她还很清楚的记得秦将军问过他为何要从军。
他说,为了上阵杀敌吃饱饭。
说这句话时,她发现少年偷偷看了不远处一身男装打扮站在秦少景身边的秦般若几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