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山野种田美食日常_溜溜金雀【完结】(54)

  可是这房子的格局跟平时老百姓住的有点不一样呐。

  平常百姓家的房子一般是三间上房,两间耳房,堂屋卧室火房功能确定。

  刘家老宅三间上房竟然打通了,开了大大的窗洞,后院菜地铲平,撒了野草种子。

  乡亲们凌乱了,野草能当菜吃么?

  还盖了两间茅房,忒浪费了。

  同样的许家也做了差不多的改动。

  大家伙一方面佩服有人头铁敢住鬼屋,一面嘲笑主家没有成算,把房子弄成这样,最多一个月,就要重新砌起来。

  村长同时是刘家的族长,通知刘姓族人开会。

  他对着祠堂门口嘈杂的人群,爬上个凳子,清清嗓子大喊:“各位叔伯兄弟,我们刘家穷啊,没有族学,学个字要跑到镇上,花费高不说,路途艰险,让我们当了一辈子的睁眼瞎!

  孩子不能走我们的老路,我们要建个族学!”

  下面哄的一声讨论起来。

  “可不是,镇上束脩高,咬咬牙认了,可是这么远的路,让小孩独自来往,实在不放心,万一被拍花子的拍走,上哪儿哭去!”

  “谁说不是呢?镇上念书,没地儿吃饭,孩子天一亮就去,天黑才回家,带点干粮作午饭,我家娃念了一个月,字没学到几个,倒把身子熬坏了!在家养了半年才好,是不敢去了,可惜我交了一年的束脩,不能退!”

  “想得挺好

  ,哪个夫子愿意来我们这穷山沟啊!”

  “是啊是啊,我们凑钱请人家来,也没地方哩!”

  “哎哟,这么一说,刘家老宅就是按照学堂的样子改哪,莫不是把族学放那里?”

  大家目光炯炯的盯着刘长贵。

  他也不卖关子,朗声宣布:“是的,你们没猜错。

  赵垚接手刘家,徐家的田地和房子,房子他用不上,暂时借我们办族学!

  希望我们以后多多照看他的田地!”

  惊喜来得太突然,族人们焦急问:“有夫子愿意来我们村吗?”

  村长笑了笑,把身后的赵峰推了出来:“赵峰在镇上读了六年书,足够给孩子们开蒙啦!他已经答应,当我们族学的山长,我们请他说几句!”

  众人一直拍掌叫好。

  赵峰脸红红的,声音腼腆但坚定:“多谢大家伙看重,我一定好好给孩子们启蒙。

  大家放心,启蒙中有发现读书的好苗子,我一定举荐他到镇上我恩师那里!请大家多多支持。”

  村长又道:“各位族人,我们族学不仅收男娃,也收女娃!”

  下面瞬间炸了油锅。

  “啥,女娃也读书,读了又没用!”

  “女娃要在家里帮忙干活,不来,不来。”

  “女娃将来是别人家的,费那个钱干嘛!”

  “我倒想让闺女认几个字,不像我做睁眼瞎,进县城买个针线都寻不到路!可是学堂里,男娃女娃混在一堆,以后还怎么说亲哦!不妥不妥。”

  村长压下议论大声道:“我们族学有两个地方,刘宅是男娃,许宅是女娃,男女分开,学的课程也不一样!”

  “除了启蒙认字,男娃还要学种田,养牲口,赶车,线牲口,简单的木活,基础的泥瓦工……”

  “女娃除了认字,还要学厨灶,裁衣,针线,织布,认植物……”

  “啧,做饭还要学,不是天生就会么?”

  “认植物做什,难道拔个猪草也不会!”

  ……

  村长冷哼,“是啊,做饭谁不会呢,做得像美味楼那样,你行么?”

  “拔草都会,要是不小心混了有毒的野菜,养一年的猪不就白费了!”

  “愚蠢,儿子是自己生的,闺女就不是了么!闺女有本事,将来寻个好人家,不好么!”

  他的话让族人若有所思,有人弱弱举手问:“族长,学费多少呢?”

  学这么多,请夫子就是一大笔钱吧。

  村长大手一挥:“每家,首个孩子500文一年,第二个孩子100文一年,第三个50文,第四个25文。实在交不起学费的,族学可以借,干活抵账!

  当然,我们条件简陋,只是让孩子不做个睁眼瞎,学上两年,有天分的,你们自己送去镇上私塾继续读,没天分的,自己回家寻门路,是种地还是打猎,自己决定!”

  “这么便宜啊,镇上束脩二两银一年,还要四礼呢!”

  “不止,还有一日三餐伙食费用,省着读一年,得四两多!在村子里念,可以回家吃,这一笔钱就省了!”

  “报名,我现在就报!”

  ……

  村长继续道:“大家伙有擅长的手艺,不藏私,都可以报名,来族学当夫子,给孩子们上课,有工钱的!”

  “赵峰是固定夫子,给孩子们启蒙,苏氏教女孩针线,刘有山教孩子们进山的技巧!”

  人的影树的名,刘有山腿瘸以前是清水沟村,最优秀的猎人之一,总能猎到大家伙。

  大家伙眼神雪亮,同样种地,为什么刘宝柱能在镇上念书,还不是因为刘有山打猎赚外快。

  许美仙不用种地,闲在家白白嫩嫩,打扮得花枝招展到处窜门,还不是男人会打猎,养得住。

  即便打不到大家伙,学着认认路,下个套套只野兔,也能改善家里的伙食。

  还有苏氏,眼睛好的时候,能在城里的秀楼里当绣娘。即便现在看不清,不妨碍她教别人呀。

  大家伙眼神热起来。

  村长说:“你们不能光学人家的,自己家有拿得出手的技艺,都可以找我报名当夫子,我们都是同姓族人,可不兴藏私!”

  “行吧,大家伙回家商量商量,找我报名,我这里统计一下,把流程拿出来,一起商讨商讨,没考虑到的地方,我们再改。”

  村长解散以后,各家关起门来,热烈讨论,该送几个孩子去。

  啧,第一个500文,后面的100文,第三个50文,第四个25文,第五个12文,越往后越便宜啊!

  好家伙,孩子送得越多,越划算啊!这是哄着把所有孩子都送去。

  刘家族学准备得风风火火,村子里的其他几个姓不愿意了。

  清水沟村子里主要是两大姓。一个刘一个赵。占了约摸九成九。

  赵家的乡亲们找到村长。

  满脸不服气:“村长,你可不能厚此薄彼。你是我们整个村的村长。不是刘家的村长。有好事你不能把我们给漏掉呀!

  而且,夫子赵峰也是我们赵家的呢!”

  因为赵姓的强烈要求。

  村长勉为其难同意,只要是清水沟的孩子都可以入学。

  刘家族学,改名为清水沟村学。

  公平起见,作学堂的房子算是刘族出的,赵族负责装修。

  铺设地板,安装门窗桌子,抹墙等。

  村子里入学的孩子一视同仁。

  就这样,清水沟村学初现雏形,分男学部,女学部。

  许家房舍较宽,规划了幼学部和女学部。

  因是第一年,六岁七岁八岁的孩童在这里启蒙认字,读满一年后,男孩转到刘家老宅的男学部,认识更多的字,学习打猎种田的技巧。

  女孩升到女学部,除了学习文字,还要学针线裁剪。

  从明年开始,只收六岁的娃。

  半大的孩子,已经能帮家里干活,所以上学时间是天明到午时。

  上次卖荒地,村子里共收入190两,上交国库后,返还村子19两,村长做主,全部划到了村学,还划了30亩荒地作为学地,收益完全由村学管理。

  为了方便,由年纪大的刘有山任村学山长,赵峰任副山长。

  刘青青忙得焦头烂耳,表面上没她的事,其实这些全是她策划出来的。

  两个宅子已经装修好,村长满面春风来喊她去参观,哪里还需要改动。

  她丢下手里的笔,叫上阿娘和阿爹一起,毕竟,那是他们以后上班的地方呢!

  先到了许宅,院子大门换了额扁,更名为清水沟女学部幼学部。

  进门后两大间大窗的屋子,白墙石片瓦,焕然一新。

  里头摆放着整齐的木桌木椅,上首靠墙设了讲台,准备了石膏块,墙上安装了一块大木板,刷了黑漆,白色的石膏在黑板上可以留下清晰的字迹。

  每个桌子上都有同款小黑板,可以写字。

  是的,他们学堂的学子不用纸笔,用小黑板和石膏。

  镇上的夫子是写在纸上再挂在讲台,他们这个比那个便宜又直观。

  院墙加高,只要把门从里头一锁,最强的壮汉都爬不进去,院子里全是野草坪,摔一跤一点也不疼,学子们的安全不用担心。

  后院墙角茅房分男女。

  旁边两间耳房一间是值房,他们几人就在这里备课办公。

  另一间茶水房,孩子们可以到这里喝水。

  刘青青满意的看了一遍,在值房备课的赵峰看见她,眼前一亮立马围了上来,“青青阿,我有了些新想法,你听和你说!”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美食文 基建文  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