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芝淡淡看他一眼,又专注手上的画。
“阿延,我可是要招赘的!”
王延上前跪下半膝。
“我原本也没有什么要留给王家的,愿意入赘,往后事事以兰芝为先,兰芝说往东,绝不往西,兰芝让打狗,绝不撵鸡。
饭菜我做,衣裳我洗,账本我看,重活我做,轻活还是我做,冷了暖床,热了打扇,咱们的孩子,也跟你姓。”
最后一句终究是叫兰芝破功。
“那我就是个眨眼喘气的了?”
王延咧嘴笑。
“哪能啊!你还得是我的妻,这是顶顶要紧的事儿,旁的我都行,唯独这一点,只有你才行。”
兰芝眼眶一热,慢条斯理的搁笔。
侧头给王延一个剪影,缓缓伸出手来。
“还愣着干什么?”
王延赶紧起身去抓住兰芝的手,试探着上前,最后终于抱在怀里,在外周旋两年,在这一刻才得圆满。
第344章 八零有悍妇01
兰芝百年之后,心满意足,到了黄泉,站在庙宇前,伏地叩首。
阿蜃也没有露面,好的坏的,都是她自己的人生,逝者如斯,端看来世。
只是阿蜃不懂这男男女女,世间深情,作为旁观者,大约这是人类繁衍时衍生出来的附属品,却因为多遗憾,所以总叫人念念不忘,触之神伤,不碰又向往。
男女之情,也成为千万年来,亘古不变的主题。
这日又来一个女人,面上有着浓浓的不甘。
阿蜃见她虽然命运坎坷,为人彪悍,亲缘单薄,仍旧不乏良善之心。
想了想,还是给她织造一个梦境。
同时劝诫她,记着时时向善,助人向善,维护世间公道,勿要太过激进。
叶桃醒来的时候,将将鸡叫第一遍,不过凌晨两三点,时间还早。
西屋炕上,叶桃却翻来覆去睡不着了。
她记得自己被弟媳妇带人胁迫,那群人原本想打晕她,不想下手太重,把她打死了。
仿佛睡了很久,心绪都平和了许多.
再度醒来,又在这个阔别多年的家里,旁边还睡着小两岁的妹妹叶李。
叶桃睁着眼睛,看向只有一点点亮光的窗户,想着死前种种。
她家世代农民,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爷爷奶奶生了两儿一女,小儿子没站住,未成年就没了,大闺女嫁在邻村刘家庄。
二老跟着唯一的大儿子,就是叶桃的父亲叶红山一起过活。
叶红山娶妻后,生了两女一儿。
孩子小的时候,家里四个劳动力,养活三个孩子,日子还算和美,甚至有余力把三个孩子都送去读书。
变故发生在她十三岁那年,彼时正读初二,爷爷得了肺结核,父亲给公社送粮食的时候,也不小心从粮堆上摔下来,摔坏了腿。
妹妹才十一岁,弟弟更小,九岁,都一团孩子气,家里就靠女人们撑起来,要顾家里又要下地,着实腾不出手照顾伤病。
叶桃没有选择,二话不说退学回家照顾病患。
农村女孩儿普遍读到三四年级,识的几个字,就退学回家干活挣工分。
到十七八,收点彩礼嫁出去。
叶桃是占了爷奶只有一个儿子,一心帮衬的便宜,才读了初中。
眼下家里需要,当然得退学。
她是长女,通情达理又能干的。
那时候生产队还是大集体,她以照顾爷爷父亲为由,不能下地干活。
趁着空闲时间,偷摸在炕洞里养兔子,剪兔毛,在山坳里编竹篓子养鸡,做个烂泥坑养泥鳅,捡了皂荚子回家做土肥皂,采了艾草搓绒做土蚊香。
总之什么挣钱做什么,横竖年纪小胆子大,无知又无畏。
旁人不敢进去的山坳密林,白日阳光都照不进,她也敢往里钻,带一把柴刀,两块火石,还敢在山里树杈上过夜。
再仗着年纪小,不打眼,时常以出门给爷爷买药为由,背着东西,去黑市淘换钱票,贴补家用。
要是有人探究或威胁,她能捏着一把柴刀,追着人家讲道理,文武道理都不拘,讲的对方抱头告饶。
村里同龄人都佩服她又怕她。
就连大一些的孩子,也觉得叶桃是不能惹的异类。
照顾屋漏偏逢连夜雨的家,叶桃坚强又忘我。
那时候的叶桃觉得天下事,只要她想,无所不能。
甚至她觉得自己这风风火火的性子,就算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那也是个武僧,再厉害点,就是个金刚!
不过她也有遗憾,不能继续读书。
因此妈妈奶奶商议着要不要把叶李拽下来干活的时候,叶桃站出来说话了。
“栋梁成绩不行,大妹的成绩好,说不得将来栋梁还需要大妹指点。
而且大妹身子骨弱,回来也帮衬不了多少,说亲还难。
多读书,将来学历高,找婆家也是一个亮点。
家里活有我,只要他们愿意读,咱们日子还过得下去,就供着吧!”
打蛇打七寸,叶栋梁是老叶家唯一的男丁,老太太的心肝肉,只要对大孙子有好处,老太太少不得勒紧腰带也要供。
有叶桃撑着,叶李才有了读书的机会,家里也勉强能果腹。
只父亲腿脚养好了,留下后遗症,不能干重活,爷爷的病也没有好办法,只能常年吃昂贵的特效药维持。
到了叶桃十六岁那年,家里变得艰难。
1974年,遇上天灾,连着数月不下雨,地干的裂开,河水也见底,人畜都旱的厉害,分到各家的粮食压根不够吃。
村里交不出公粮,百姓吃不饱肚子,上头立刻派人下来勘测地形。
来了几辆大卡车,拉着工程队,刘家村二队生产队刘队长带路,在山里转悠好些天。
没多久,村里就开始警戒,不许人上山,工程队已经在山脉里勘测到暗流,准备炸山引流,蓄水建水库。
就在炸山的时候,刘队长意外被哑炮炸死。
刘队长家统共一儿两女,媳妇叶红梅就来自叶桃她们村,是个泼辣的娘儿们。
原本男人带着十六岁的儿子去帮忙,是干系村民口粮的大事,无上光荣。
谁知道祖祖辈辈守着的山,居然就是她男人葬身之地。
只留下她,上头有个身子不太好的婆婆,下头大女儿二十,二女儿十八,儿子十六,除了大女儿定了亲,剩下都还没成家。
因为干旱,家里只有几口袋余粮,眼瞅着日子就过不下去了。
叶红梅哪里肯,跑到工程队,睡在大卡车前不让走。
工程队人也觉得愧疚。
本来哑炮就是危险东西,随时可能爆,又非要人拆除不可。
刘队长显然是帮他们队里人挡灾了。
恰巧工程队队长见刘队长十六岁的儿子刘杰出,高中生,机灵敏捷,好学又通透,生了爱才之心,
立刻许诺收刘杰出进队,教他本领,纳入编制。
村里谁看不出他们是干部?
一时不知该羡慕刘杰出还是惋惜刘队长。
一旦加入工程队,出入就是大卡车,走到哪儿,公社都管饭,还有工资拿,旱涝保收。
叶红梅顿时陷入两难境地。
第345章 八零有悍妇02
她心里明镜儿似的知道,这是儿子洗干净脚上泥,跳出农村的好机会,甚至可能是唯一机会,也影响到以后孙子辈。
另一方面又担惊受怕,光看他们炸山的动静就不难猜,这行风险大。
恰好刘杰出的奶奶会点掐算功夫,拉着叶红梅去给刘杰出定下一门亲事。
只要家里有未婚妻等着他,他在世上有牵绊,阎王就不收他。
这当口,叶家粮袋子也眼瞅着见底,老爷子饿的形销骨立,喘气都困难,随时可能一口气上不来。
十四岁的叶李,初中还没毕业,就要面临辍学务农的局面。
她见过叶桃是如何劳作的,就她这幅小身板,半个叶桃都比不了,她不想回家务农。
这恰巧听班上同学说他们村里有人在给儿子寻摸未婚妻,愿意出八十斤粮食。
叶李立刻去刘家村自荐。
叶红梅一看,自己娘家村子里,叶红山的二姑娘,年方十四,初中文化,长得不错,知根知底,当即表示要去叶家提亲。
叶李想了想,又提出要求。
“我爷病了几年,今年眼瞅不行了,就想换点细粮给他吃顿饱饭,那八十斤粮食,能不能一半粗粮一半细粮?”
这时候家家都青黄不接,八十斤粗粮,叶家已经要面临断顿的风险了,上哪儿去给弄四十斤细粮?
疼爱孙子的老太太当机立断,把后槽牙里的金牙套掰下来,又背了些粗粮,才去黑市换了点细粮。
一番讨价还价,五十斤粗粮,三十斤细粮,到叶家定下了十四岁的叶李。
这厢刚定下,那边没来得及见一眼叶家人的刘杰出就跟着工程队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