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珍,咱们自己不也很想要孩子吗?既然都来了,那就检查检查,没问题咱们花钱买安心,有问题咱们趁年轻早点治,不好吗?”
徐巧珍眼眶又红了。
崔锦芳也不劝,就是站在旁边搂着她无声安抚。
徐巧珍从崔锦芳身上得到了温暖,慢慢缓解紧张的心。
“那个医生说话太难听,还问我有过几个,有没有打过孩子,我——”
徐巧珍本就是家里的乖乖女,哪里受过这等对待?在她看来简直是对人格的侮辱。
崔锦芳拍拍徐巧珍。
“多大事儿,大夫一年不知道遇到多少病人,习惯这样问了,你跟她说明白就是。”
尚前进这才知道徐巧珍为什么反应这么大,赶紧小意安抚。
“原来是这样!那个大夫不会说话,走,咱们换个大夫,我陪着你检查。”
徐巧珍很快被尚前进安抚好,跟崔锦芳道别。
崔锦芳挥挥手,叫她赶紧去。
看着小两口的背影,崔锦芳觉得再甜蜜的夫妻,最终还是走向家庭孩子,柴米油盐。
她笑着摇摇头,自己还是个女光棍,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操心别人干啥!
还是买她的小鸡仔,去给崔盼有找点事做,赶紧把心思从牛棚上头转移开。
农村的自由集贸市场明显一年比一年开放,卖菜的卖果子吃食的,卖针头线脑的,还有长胡子的瘦老头,坐在街头给人正骨针灸的。
崔锦芳很喜欢这熙熙攘攘的烟火气,走在人群中自由自在,谁也不认识她。
逛了一圈,找到卖鸡仔的,二毛钱一只,五毛钱三只,崔锦芳一番讨价还价,两块钱十三只,买了六块钱的,给了四十只。
小鸡仔有鹅黄有灰黑,有的背上有两条黑纹,一律嫩嫩的脚,挤在一起叽叽喳喳的叫,看着格外热闹。
崔锦芳左挑右选,选了精神头好,抓在手里挣扎力气大的,装了满满一笆斗,盖好了回家。
家里还有老母鸡在,刚好有一只一直在孵蛋,权当老鸡带带这一群小崽子吧!
村里人家一般不许母鸡孵蛋,省的鸡占着窝不生蛋还阻碍别的鸡下蛋,遇到孵蛋的,就拎起来摁在水里清醒清醒。
崔锦芳家也有一只,且充当工具鸡。
到家之后,崔盼有闲着没事,已经把前后自留地都给翻了一遍。
还没春种,牛又被人接手去养,他觉得空落落的。
见崔锦芳抓了这么多小鸡仔,唬了一跳。
“这么多,能养吗?”
崔锦芳把鸡圈打扫一遍,撒了一点石灰粉和草木灰杀菌消毒,又铺上干爽的麦草,把孵蛋的老母鸡抓过去,跟小鸡仔相处一会儿。
“能养,也不一定全都能养活,横竖还小呢!”
崔盼有还是担心。
“这么多,也照顾不过来啊!”
崔锦芳看母鸡带的很好,小鸡也不慌了,才关了鸡圈。
“我打算今年不养猪了,鸡就给你养。”
崔盼有犹豫。
“我那还有牛要照看呢!”
崔锦芳看向崔盼有。
“牛是大队的,大队说给谁照看,就给谁照看,你还当成自家的不成?”
说着指向鸡圈。
“这才是咱自家的,养几个月能生蛋了,全家用钱,小民读书,都指着这些呢!”
崔盼有被崔锦芳点破一直以来最担心的事情,有点恼怒。
“不可能,那牛我伺候这么久,都认得我,哪能说换下我就换下?明天我就去跟大队长说——”
崔锦芳平淡地看着崔盼有,看的他心虚气短,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微不可闻,只在嘴里嘟囔。
“你去找?你怎么说?你打量着所有人都不知道你那点破事?”
崔锦芳家鸡圈在院子的一角,他们站在鸡圈门口说话,周围空旷没人,崔锦芳的声音也平常,不用顾忌有人听见。
崔盼有脸色通红,有点不确定。
“不可能吧!”
崔锦芳轻轻哼笑一声。
“我是托谢会计的媳妇儿沈主任帮的忙,你以为人家都是傻子,看不出来?”
第1136章 小芳-包产到户
崔盼有垂着头,摸烟袋不说话。
崔锦芳给小鸡放上饮水器和食物,挥挥手。
“别熏着鸡,以后这些鸡崽子就是你的活儿,我还要磨豆腐卖的。”
崔盼有不太有信心。
“我没养过这么小的,我不会啊。”
崔锦芳起身往屋里走。
“我会教你怎么做,学学就会了。”
“我这把年纪学什么?”
崔锦芳反手一个杀手锏。
“那你就去挑担子卖豆腐,不许给人多,不许给人便宜,一天卖一担子,或者在家养鸡,你选。”
崔盼有对比一下。
“我又没说不养鸡。”
崔锦芳这才不跟他废话,回屋去了。
小鸡崽子怕生病,一般夭折率都在两成到三成之间,又会有一些公鸡,光吃粮食不生蛋,长大后就卖掉吃肉,真正留得住,能生蛋的其实不多。
崔锦芳有成算,应该怎么消毒,怎么增强鸡崽子体质,养了一辈子,有信心的很。
崔锦芳把年前用来烘菠菜的破木桶拿出来,挖了不少蚯蚓丢进去养着。
没事浇水丢点烂菜叶子进去,就能快速养一大堆,需要的时候,挖出来用煮开的水烫一烫消毒,就是上好的鸡饲料。
给崔盼有找点事情做,生活再度步入正轨。
崔守义见崔锦芳没有揪着养牛的事情不放,再度印证了崔盼有的破事儿,因为她有眼色,被崔锦芳利用的不痛快,少了几分。
开春崔锦芳得了一点点草莓籽,在自留地里育苗,紧接着就是春耕。
鲁省作为红色根据地,无论什么政策贯彻落实,都走在前头。
80年是个开门红的一年,春耕刚过,上头就决定把鲁省作为包产到户的试验点。
崔守义把这事儿在大队会议上一说,全村人不到半天就都知道了。
家家户户都有些沸腾。
有那懒散的,指着集体分粮食果腹的,极力反对包产到户,都被村民嗤之以鼻。
大多数人已经开始琢磨如何送礼走关系,要周正肥沃的地块,千万不能要河边容易在汛期被淹了的地。
议论最多的还是地里即将收获的冬小麦该如何分配。
村里一时间人心浮动,看谁都像是去送礼走后门的,生怕自家晚一步,就遭受不公平待遇。
这会儿隔壁崔志猛家又闹开了。
按人头分地,如果丁建春和傻丫还在家,就是两口人,起码多出五亩地。
洪迎娣想明白这中间关节,立刻去丁家村大队打听丁建春有没有回去。
她以为丁建春拖着不能生育的破败身子,没地方去,肯定还是回娘家了。
谁知丁家对此事一无所知。
洪迎娣登时有了底气。
只要娘家查无此人,那就还是窑村大队的户口,户口在,必然要分地的,那贱人带着个傻丫哪里是干活的料?
白白糟践土地,不如给她几个儿子种,定然不会少了她们母女的口粮。
洪迎娣气势汹汹的跑到沈秀红家,势必要沈秀红交出丁建春。
别说已经离婚这话,乡下人结婚连结婚证都没有,哪里有离婚这说法?
只要他们不认,丁建春就还是崔家媳妇。
沈秀红气不过,让她去找大队长,把医药费清了再说。
洪迎娣虽然不想掏钱,更不想失去五亩地,先找到人,从丁建春那边下手。
只要人在村里,那搓圆捏扁,还不是有她儿子说了算?
崔守义听说洪迎娣来意,怒目一瞪。
“我看丁村大队跟咱挨着的几块平场地都不错,我现在做主,分给你家去种,也不用等冬小麦收了,这季小麦就给你家收。”
洪迎娣闻言先是瞪大眼睛,随后脑袋转过弯来,讪讪笑道:
“这,不妥吧!”
崔守义冷笑一声。
“怎么不妥,早年窑村大队丁村大队地界都是赵地主家的,赵地主当年跟他婆娘儿子析产分居,把丁村大队地界作为补偿划分出去的,按理那都是一家的。”
洪迎娣听的云里雾里,不知道还有这典故,听着又是地主又是地主婆的,有点胆怯。
“这哪能,队长别跟我开玩笑。”
崔守义霍然起身。
“这难道不是你先跟我开玩笑的吗?你知道什么是离婚不,国家规定,婚姻自由,离婚就可以再嫁,早在你儿媳妇儿在医院快病死,你们不闻不问的时候,大队就开了证明,让国家给你儿子见证,叫他俩离了婚。
早干啥去了?你现在跑来跟我要儿媳妇儿,丁建春指不定早都在外头再嫁了,怎么的,你还想当土匪强抢不成?要不要跟你说说土匪现在都是什么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