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阿蜃_鹿鸣春【完结】(826)

  出去见识了外头的世界,崔盼有越发狂野,居然要承担起外出卖豆腐的活儿,还放下豪言,要把豆腐卖到县城去。

  崔锦芳麻利儿的把豆腐担子甩给他。

  不仅如此,还把磨豆腐这项工作里的体力部分分给他承担,许诺卖的钱,理人可以给他一半。

  崔盼有欢喜极了,每天勤勤恳恳,只要不下雨,就能挑着担子去卖豆腐,逢大集还承担起去买黄豆的工作。

  不过崔锦芳对黄豆要求比较高,要是买贵了,就得从崔盼有的工钱里扣,崔盼有被逼着,磕磕绊绊的,也学会了跟人讲价。

  没法子,儿子去上大学了,二闺女要结婚了,他在村里也成了有点名望的人,带个媳妇回来,貌似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剩下的不就是攒钱娶媳妇么!

  崔盼有看到希望,每天勤奋的很,有时候早上一担子豆腐不够卖,下午还能带一些豆腐干之类再出去一趟,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崔锦芳田里的油菜到了丰收的季节,恰好跟收玉米的人家错开。

  崔锦芳一天一块五,就能雇到壮年劳动力,来帮忙收油菜。

  这一年,村民舍得力气,在自家田里,玉米地拾掇的一丝杂草也没有,家里六畜兴旺,不忙的时候还能去县城打短工。

  随着物资丰富,工资也跟着上涨,鲁省的80年是个明显的分界线,百姓生活肉眼可见的好,口袋里也有钱了。

  不开一块五一天,还真不容易请人。

  不过崔锦芳不管饭,她一个大姑娘,不方便。

  村民们非常愿意,能离家近一点,可以节约来回路上不少时间,回家吃饭也没啥!

  二伯崔盼兴知道小芳请人干活,二话不说,带着王佩过来帮忙,还死活不肯要工钱,崔锦芳没法子,叫崔盼有给二伯家送了一筐豆腐。

  很快收了油菜籽,崔锦芳去隔壁尚村大队,花点钱找了打谷机,来把秸秆打碎,留着喂鸡堆肥。

  菜籽晒干装蛇皮袋里,外头一圈一圈,围着用芦苇编成的宽条,防止老鼠偷吃。

  去尚村大队还机器,崔锦芳远远听见有人家哭丧,还有吹手组成的唢呐班子在奏哀乐。

  崔锦芳挑眉。

  果真是生活好了,以前喜丧都不许大办,现在丧礼班子都起来了。

  崔锦芳好奇的多看一眼。

  不看不知道,那站在前头,被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拉着打的赫然是徐巧珍的丈夫尚前进。

  崔锦芳心中一惊,难道是徐巧珍?

  那老人身后还跟着几个壮汉,眉眼间跟徐巧珍有点像。

  崔锦芳记得徐巧珍有几个哥哥,她是家里的老来女,格外受宠来着!

  崔锦芳赶紧拉着人打听。

  “大娘,这是谁家办丧事?”

  那大娘一脸惋惜的看向那边。

  “嗐,那是嫁到我们村的姑娘,尚家老三的媳妇徐巧珍,也是个没福气的,夫家条件这么好,偏偏嫁过来三年没生个崽,过日子还总挑三拣四,她家老婆子气的吹眉毛瞪眼。

  前几天尚老三跟他舅哥出门做买卖,徐巧珍非要跟着,这不,叫农用车给压死了。”

  崔锦芳想起那个巧笑嫣然的姑娘,刚认识的时候,日子过的多快活,之后才多久,就因为没生孩子,脸上渐渐没了笑容,如今更是天妒红颜,崔锦芳心有戚戚。

  第1143章 小芳-事业开启

  在娘家千娇万宠,最后用这样的方式草草离开人世,所谓婚姻到底能带给女人什么!

  崔锦芳没有答案。

  她只跟徐巧珍交好,跟徐巧珍的娘家婆家都不熟悉,人家正在伤心的时候,她也不好贸然露面,只能摘下绑头发的红头上,站在那静默片刻,等丧事班子和出殡的人都看不见了,才转身走了。

  油菜籽收回来之后,崔锦芳准备种大棚的物资刚好到了。

  跟崔锦芳有书信往来的农业学教授给她发来了塑料膜,她自己想法子买到了毛竹劈成的竹片。

  撑起来的大棚没有后世钢结构的大棚高大结实,也足够用。

  塑料膜也没有后世PE薄膜有韧性耐用,最多两季就要更换。

  就这也比露天种植强。

  蔬菜种子播下去,崔锦芳沿河塑料大棚撑起来的时候,赶上第一轮降温。

  这边起来,家里的鸡就要处理。

  省的冬天不生蛋还要吃要照看,连着几次集市,崔锦芳的鸡卖的七七八八,留了十只养在院内鸡圈里,省下的心思全部放在大棚上。

  村里人原先笑话崔锦芳不种粮食,尽瞎折腾。

  见崔锦芳在别人播种冬小麦的时候种蔬菜,更是上门劝她别糊涂。

  这还是头回见到大棚这等稀罕东西。

  好些人好奇的跑来看,等崔锦芳掀开盖在大棚上的稻草帘子,里头一股热浪扑面而来,众人纷纷瞠目。

  这要是在大冬天种出来蔬菜,到时候只怕全县城独一份,那还不是崔锦芳想卖多少钱就卖多少钱?

  夏天青菜一毛钱三斤,等到冬天只怕得一毛钱一斤。

  这可是菜!

  巴掌大的一块地,种上几毛钱的种子,就一个夏天都吃不完的菜!

  这么大的大棚,只怕产量得有几千斤,那就是几百块!

  一时间好些人都坐不住,纷纷上门打听崔锦芳种大棚的技术和需要的物资。

  也有的抱着怀疑的心态,坐等崔锦芳这批菜长不出来,或者长出来卖不掉,烂在手里。

  崔锦芳也不在意,她的心很大,只靠自己远远不够看。

  不过要如何施恩于村民,她也另有谋算。

  现在大队包产到户,队长在村民中的威信会随着时间推移慢慢减弱,要加强凝聚力,只靠一个崔锦芳,只怕是一盘散沙,不如找崔守义帮忙。

  大队长的功绩和威严只要使用得当,就可以成为窑村大队的风向标。

  崔锦芳还没开始行动,崔守义就先坐不住,跟队长媳妇一起登崔锦芳家的门。

  崔盼有这几天还在家喂鸡,等着崔锦芳第一批蔬菜下来,挑到城里去卖。

  “大队长来了!”

  崔盼有因为养牛的活儿被撸了,经过崔锦芳点拨,那点破事儿只怕是露馅儿了,这会儿见到知情者,他浑身不自在。

  “嗯!”

  崔守义被村里人吵的不行,也想跟崔锦芳讨论一下行事尺度问题。

  政策虽然开放了,可紧箍咒戴了那么多年,还是小心为上。

  队长媳妇笑盈盈的打破男人之间的尴尬局面。

  “小芳在家呐!”

  崔锦芳正在配比消杀的药物,现在农药几乎没有,驱虫还是要靠中药。

  这些都是崔锦芳在央视农业频道学过的,早就熟烂于心。

  “哎,叔,婶儿来了!”

  崔锦芳放下手里东西,拍拍身上尘土,洗手给崔守义两口子倒水。

  崔盼有虚虚的应付几句,大冷天的一脑门汗,赶紧起身。

  “小芳你招待着,我去大棚看看。”

  崔盼有稀罕自家产业,把大棚当眼珠子,崔锦芳叫干啥就干啥!

  “哎,到饭点儿记得回来吃饭。”

  崔守义面无表情的看崔盼有落荒而逃,还是自家婆娘用胳膊点点自己,才淡淡的转过头,看向崔锦芳。

  他作为一个对妻儿及其负责,并且不惜一切代价的人,格外瞧不上崔盼有的作为。

  “家里就你自个儿,能忙得过来?”

  崔锦芳笑笑。

  “还成,大也能帮衬帮衬。”

  崔守义对此话表示怀疑,沉默片刻,不想接这个话题,转到旁人身上。

  “小民和小梅怎么样了?”

  说到弟弟妹妹,崔锦芳就格外欢喜。

  “小民在那边挺好的,有个师兄很照顾他,学习刻苦,成绩也好,小梅跟她裁缝师父家儿子定了亲,准备腊月里不忙的时候就办喜事。”

  崔守义放心的点点头。

  “那你自个儿呢,也不小了,哪能不找个贴心人,知冷知热的有个照应?这家里地里的,一辈子也忙不到头。”

  被一个父辈关心婚事,崔锦芳心中有点酸涩,又涌入一股暖流。

  自打丁建春的事情之后,大队长多少有些不待见她。

  也不是讨厌,就是冷着。

  其实队长外冷内热,哪怕她对他们有欺瞒,他们还是关心她。

  队长媳妇看崔锦芳低头不语,推一把自家老头子。

  “有你这么说话的吗?”

  崔守义声音柔和几分。

  “我这不是见孩子生生被耽搁了么!”

  队长媳妇瞪一眼崔守义。

  “那也不能这么问,小芳还是个大姑娘呢!”

  说着看向崔锦芳。

  “小芳呐,别听你叔口气硬邦邦,其实一直把你们姐弟仨放心上呢,今儿你给婶子一句准话,想要个什么样的夫婿?还是仍旧要男方入赘几年?心里是个什么打算,跟婶子说说,婶子心里好有个章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快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