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秀琴作为全福之人,来给小梅梳头,操持婚礼。
第1151章 小芳-小梅的婚礼
几个妯娌和儿媳妇,侄儿媳妇都来帮厨。
小芳大手笔,直接买了半扇猪来招待亲朋,村里办酒时心照不宣的规则,用不完的菜,最后都归几个本家帮厨瓜分。
自家人不能收钱,小芳这是变着花样的贴补她们,几个媳妇子欢喜的眉开眼笑,干劲十足。
来随礼的人也规规矩矩,说着好听话,约束自家不懂事的媳妇和孩子。
崔锦芳的富裕能干,无形中增添了她的威严,小民升学宴还要委托族里的情况一去不返,崔家终于立起来了。
随着一串串鞭炮响起,门口时不时有专门说喜话的人来讨喜。
村里有这个职业,只要听说哪个方向有喜事,他们就带着一小串鞭炮去,说上一串押韵的祝词,主人家就要给红包。
崔锦芳不冒尖也不吝啬,早就包好红包塞在口袋里,六毛一个,有人来就给一个,鞭炮声吸引一群小孩来捡,门口热热闹闹。
在这热闹喧嚣中,新郎官张超美,穿着一身宽大带垫肩的手工西装,胸前别着红花,冻的鼻尖通红,坐在手扶拖拉机上慢悠悠的过来,后头还跟着一辆,专门拉嫁妆。
不少孩子跟在后头跑,还有的扒在车上,也不敢上去,就扒着走一段,权当坐过拖拉机了。
张超美人逢喜事精神爽,笑的合不拢嘴,抓着袋子里的糖,冲孩子们撒去,引的孩子们一阵哄抢。
打扮好的小梅,站在屋子里向外张望,秋水盈盈,刚好对上崔锦芳的目光。
新娘子一身正红色盘扣棉袄,红色皮鞋,正红口红,挽起的发髻旁边还带着大红布花,笑盈盈的看着崔锦芳,嘴巴做出一个‘大姐’的口型。
小芳恍惚间想起那年,小梅才三岁,跟着她走了很远的路,又累又饿,想要留在姥姥家吃饭。
她顾着自尊心,把妹妹打了一顿,小梅莫名其妙挨打,什么也不敢说,迈着小短腿,又跟在她身后压抑着哭声走回来。
后来她总想起那个三岁大的孩子,心里止不住的后悔自责。
三岁孩子有什么错?
不过是饿了,想跟着亲人吃口饭,就被她打了。
之后多年,崔锦芳想尽办法弥补,总怕弟弟妹妹吃不饱。
可是崔锦芳也有童年,童年的伤疤,刻在骨子里,一生不能愈合。
就算现在能吃饱肚子,崔锦芳心里依旧有个三岁的小女孩,被她打了一顿,委屈巴巴的拉着她的衣服,哭着走回家,不敢喊累。
崔锦芳一直觉得亏欠那个三岁的小梅,一生无法弥补,这是她心里的一个窟窿,如何都填不满。
如今小梅要出嫁了,欢欢喜喜的奔向她的良人。
将来的小梅一定有个幸福的家庭,美满的人生,儿孙绕膝,一辈子快乐顺遂。
秀琴大娘赶忙叫媳妇们开席,招呼新郎官带来的人吃饭。
随后又是拦着门讨喜糖和红包,又是搬嫁妆,红漆木箱子,大衣柜,子孙桶,澡盆子,车把手上绑了红手绢的自行车,红底牡丹花的棉花被......
张超美跟小梅恭恭敬敬的给崔盼有敬茶,跟着小梅叫‘大’,崔盼有摸出崔锦芳给他的红包,塞给一对新人。
在一遍又一遍的催轿鞭声中,小梅终于叫小民背着出来了。
小梅走到院子里,扭头去找大姐,人群中却没有大姐的身影。
她突然拍拍小民,让小民带她转身回屋。
新娘子出嫁,要穿新鞋子,脚不沾地,不能带走娘家一丝尘土。
见她要下地,张超美经人提点,赶紧拿着小民的鞋子套在小梅脚上。
小梅站在崔锦芳面前,看着大姐红了的眼眶,不舍又心疼,不知如何表达,‘噗通’跪在崔锦芳面前。
“这是干什么,快起来!”
崔锦芳上前要拉小梅。
小梅挺直腰杆,拒绝崔锦芳的手。
“大姐!”
小梅说话间,泪盈于眶。
“打我记事以来,就事事依赖大姐,饿了渴了找大姐,被别的小孩欺负找大姐,地里活儿干不完找大姐,出去学裁缝也找大姐,别人家孩子都有娘护着,我跟弟弟有大姐,大姐还是个孤立无援的孩子,就为我和弟弟遮风挡雨,只要想起老家还有大姐,我就什么都不怕,如今我要出嫁了,大姐的养育之恩,这辈子我报答不完,临走给大姐磕头,大姐你要好好的,我跟弟弟这辈子不能没有大姐。”
小梅说着已经深深磕下去。
原本站在旁边有点不好意思的张超美也被打动,陪在小梅身边跪下。
周围婶娘们忍不住抹泪。
那些年谁家都填不饱肚子,小芳几个都是她们看着长大的,个中艰难,大人都一肚子苦水,何况当时那么小的孩子。
哪能让妹夫跪她?崔锦芳赶紧上前扶着小梅起身,张超美跟着起来。
崔锦芳拉着小梅的手,强压着伤心不舍。
“我们姐弟从一个娘胎里出来,注定是一根树枝上的果子,本就同气连枝,相互扶持。”
说着,崔锦芳掏出帕子轻柔的给小梅擦干眼泪。
“老话常说女孩儿嫁出去之后再回来就是娇客,我却不觉得。
男娃儿走到哪,也只有这么一个家,姑娘却有两个,娘家有前半生,婆家有后半生,无论到哪里,都记着这里永远是你的家,家里不仅有我跟小民,咱们崔家叔伯婶娘,兄弟姐妹们都是你的后盾,不要怕,尽管放心大胆过日子,小两口和和美美的。”
这话说的围观众人心里熨帖的紧,秀琴大娘上前打破悲情气氛。
“就是,咱们老崔家的孩子,走到哪都有根,大喜的日子就要欢欢喜喜,新郎官那边人都催了好几遍,别误了好时候。”
崔锦芳拍拍小梅的手,笑着看她。
“快去吧!”
小梅这才被张超美扶着,再次趴在小民背上。
崔锦芳吸吸鼻子,扭开头看向别处。
众人又热热闹闹的送嫁。
两辆拖拉机斗子里头放满小梅的嫁妆。
前头一辆拖拉机是主车,车头上绑着一个筛子,筛子里贴着红纸剪的喜字,充当千里眼。
第1152章 小芳-大闹医院
车上已经铺好了陪嫁的棉被,让小梅坐上去,张超美陪在边上,拖拉机又冒着黑烟慢悠悠的走了。
秀琴大娘紧随其后端一盆水泼在拖拉机屁股后头,相当于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覆水难收,以后不要回头,就在夫家好好过一辈子。
崔锦芳眼眶红红的,待在屋里没有出去。
女儿出嫁,家里亲人不能跟在后头张望,不能有牵挂。
小梅顺顺利利的嫁出去,崔锦芳紧绷着的弦总算彻底松下来。
扫尾工作秀琴大娘就叫人给办妥了,好些没用完的菜都让众人分了,崔锦芳一点也不留,家里年货另有准备。
崔盼有当晚收拾东西就想去县城过年。
崔锦芳想了想,推出自行车。
“你去干啥?”
崔盼有瞪大眼。
崔锦芳翻翻白眼。
“我去看看我的铺子,咋的!碍你事了?”
崔盼有缩缩脖子。
“没,没有,这不是亲戚们上的账你还没理顺,喜簿子还在小民那呢!以后回礼还得有依据。”
崔锦芳大辫子一甩。
“这不应该是当爹该管的吗?”
崔盼有想了想,还是老老实实放下包袱。
“算了,我去大棚看看。”
崔锦芳这才支起自行车。
“我跟小梅说好了,三朝回门就放在年初二,走完这个礼,你爱去哪去哪!”
那还是几天之后的事情,崔盼有兴致缺缺,拿着烟袋背着手,往大棚走去。
等他走了,崔锦芳才叫上小民,骑自行车往县城去。
没有出尔反尔,就是不想带崔盼有。
昨天跟锦峰说好,在县医院给锦绣做引产手术。
崔锦芳怕锦峰一个大男人照顾不好,还是要去看看。
不去不知道,幸好有曹兴在。
石爱萍去找崔锦绣,郑家人居然说崔锦绣回家参加堂妹婚礼去了。
石爱萍当即闹起来,要郑家赔她女儿。
郑文书看向他妈,老太婆眼珠子一转,把这些日子被她忽略的种种联系起来,大腿一拍。
“文书,快!去医院,抓她个现行!”
郑文书顿悟,带着亲妈直奔医院。
石爱萍被这母子俩搞的云里雾里,隐约觉得是不利自家的坏事,赶紧跟在后头。
县医院只有一栋三层的板楼,这年头妇科产科还没分开,就在二楼楼梯口拐弯处。
郑文书打起精神,一脚跨两级台阶,眼看上二楼,突然横出一个高个子男人挡住他们去路。
“郑文书?”
曹兴拿了崔锦芳的钱,自然要把事情办漂亮,年二十八了,还在县城晃悠,就是准备陪着好兄弟崔锦峰,把崔锦绣的事情给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