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睁眼说瞎话也没你个老贱人这样的,你家说亲不成带刀来,伤了我儿子,我还没去找你家要医药费,你们还敢到我崔家地界来,老五他婶婶们,帮我家老五报仇!”
几位媳妇子一拥而上,把戴菊兰和那几个混混家来的娘儿们挠个大花脸。
单方面殴打接近尾声,崔守义才在背着手过来。
“很好,我上午在公社还看到你们戴湾大队的大队长因为你们几家,在接受公社领导批评。
明天我会把你们来闹事的情况在公社宣传宣传,回去叫你们大队长早点写好检讨书!”
戴兴龙的老娘偷鸡不成蚀把米,转头把怒火对准自家小姑子。
“都是你个贱人,回回来家都要在我儿子跟前编排崔锦芳,是你说她钱多好上手,是你说她家就她一个,都是你带坏了我儿子,我跟你拼了!”
这姑嫂打架,堪比狗咬狗,都不是好的,旁边人看的乐呵。
戴兴龙几人到底没能出来,被判刑下放到西北去了。
戴家恨透了戴菊兰,戴菊兰就把这份仇恨转到崔锦芳身上。
崔锦芳才不会在意这些,地里活儿忙不过来,外头东西不够卖,她忙得很。
秋老虎还露着獠牙,在众人一片可惜的目光中,崔锦芳一点也不心疼的把西红柿秧给拔了,尽管上头还有不少青涩的果子。
这回土地啥也没种,租借尚前进家的拖拉机,几次翻耕,用高锰酸钾消毒休耕一个多月。
再度秋收过后,村里人无论羡慕还是嫉妒的,都下意识的留出几亩地来,早在大队长那登记报备过了。
崔守义目光投向崔锦芳,崔锦芳想了想,大手一挥,叫感兴趣的村民一起开会。
崔锦芳为大家提供种植大棚必须的物资和技术,并且给大家种植种类的建议,愿意合作的,等瓜果蔬菜成熟,同等市场价前提下,崔锦芳有优先收购他们蔬菜的权利。
大部分人听到这句话,下意识撇嘴。
现在崔锦芳在整个县城都是独一份,市场价多少,还不是崔锦芳说了算!
抱怨归抱怨,真正表态的时候,还是眼馋崔锦芳种植出来直溜的黄瓜,没有多少虫眼的蔬菜,饱满通红的西红柿,个顶个大的草莓,黄叶子少的蒜苗。
大部分人都同意崔锦芳的建议。
崔锦芳这边跟村民签约,那边通过罗教授订购的塑料膜和毛竹片没多久就陆续拉到村里。
崔锦芳看着艰难开过来的大解放,心里发狠,一定要想法子扩建公路。
先前捐钱给大队修路,也只够把路整平,拉一点碎石子来铺上,下雨天不会泥泞难走。
这个时代处处是机遇,同样,处处是困难。
就连简单的运输都要求爷爷告奶奶。
崔锦芳还是走的张超美家那边的路子,拎着礼物才送的出去。
主要是保证货的完好无损比较困难,新鲜蔬菜怕颠簸,又不能耽搁太久,需要最后装,最先卸。
这回送物资来还算好。
整个窑村几个小队,大半人家都留出几亩地来种菜,少数孤寡家庭,劳动力不够的,没有参与。
除此之外就是石爱萍家和戴菊兰家自行种植,没有跟崔锦芳签订协议。
石爱萍想当然的认为有崔锦峰这个便利,无论种植还是销售,都不必经过崔锦芳,没得还要被她盘剥一层。
戴菊兰家是真的跟崔锦芳,连带着崔锦芳身后的家族不对付。
不就是种菜吗?
种不成崔锦芳那样的,少赚点也不是不行。
戴菊兰的男人崔勇因为自家蠢婆娘,把村里人丁最兴旺的一支给得罪了,心里老大不痛快。
今年气候有点反常,往常入秋过后零星下点小雨,就进入干燥的冬天。
今年秋收过后,大家的大棚都覆盖好,大雨噼里啪啦下了半天,到入夜都不见减少。
崔锦芳晚上跟族里侄女小红一块儿躺下,听着外头的雨声,觉得有点冷。
她伸手搓搓自己的胳膊,把薄被裹紧,恍然发觉这一幕有点熟悉。
就在这时,一道闪电划破天际,瞬间把屋子照亮如同白昼,触发崔锦芳的记忆。
她猛然起身。
前世就是这个晚上,崔守义起来看村边河沟的水位,路不好走,滑倒引发中风,等到被人发现送医院的时候,已经太晚,拉回来没几天,人就没了。
崔锦芳赶紧翻身下床,拿起手电筒,披上门口的蓑衣。
“姑姑你干啥去?”
小红迷迷糊糊的睁眼。
“我去看看河里水位,你睡吧。”
崔锦芳随意找个说辞安抚小红,等开门出去的时候,这个说辞已经被她完善成站得住脚的理由。
崔锦芳找到堂嫂的屋子拍门。
“四哥!”
里头崔锦科听到声音跟着爬起来。
“小芳啊,怎么了?”
第1159章 小芳-雨夜救人
“雨这么大,我有点不放心,想去大棚那边看看,顺便瞧瞧河里水位怎么样,别把棚子给淹了。”
崔锦科闻言,赶紧套上挖了个洞的化肥袋。
“天老爷最近发什么脾气,这么大的雨,一下一整天,走看看去。”
说着,小红的大哥大元也起来了,两个大男人跟崔锦芳一起,打着手电筒出门。
三人穿着草鞋,捋起裤管,也不在意地上泥水,拿着铲子把大棚周围加固,又到河边去看。
崔锦芳已经心急的打着手电四处扫视。
果然在河对岸看到一个身影。
“四哥,那边有人!”
崔锦科的手电跟着照过去。
“好像是大队长。”
话音刚落,就见大队长脚下一滑,跌向旁边沟渠。
“不好,大队长跌沟里了!”
崔锦芳大叫一声,撒腿往那边跑。
崔锦科和崔志元跟着往前头桥上跑。
过了桥才能去拽崔守义。
等三人跑到那,就见崔守义半边身子都泡在水里,他的手电筒早就落水熄灭了。
“快,大元,救人!”
崔锦科把着路边裸露出来的树根,到河里拉人,崔大元身高胳膊长,率先拽住崔守义的胳膊。
这会儿也顾不得跌倒的人不能随意挪动,两人合力把崔守义拉上来,崔锦芳赶紧把自己的蓑衣脱了盖在崔守义身上。
大雨瞬间打湿了她全身,一阵风吹来,崔锦芳打了一个寒战。
大元背着人就往赤脚大夫家跑。
崔锦科见崔锦芳衣着单薄,路过家门口推她一把。
“你个姑娘家,全身淋湿了当心生病,赶紧回去叫你四嫂烧点热水,给你煮个姜茶。”
“哎,四哥你们当心点,要是不行就送镇上医院去,别怕花钱,我换身衣服就去大队长家叫人。”
崔锦芳回去跟四嫂把这事儿一说,四嫂赶紧把儿媳妇叫起来烧水。
崔锦芳摆手不用,自己生火,顺便把手电筒塞给四嫂。
“嫂子,你跟秋燕去大队长家说一声,回来我给你们煮姜茶。”
等四嫂回来,一家人换一身干爽的衣服,崔锦科和大元也回来了。
“大队长中风,庆军连夜找车把他送到县里医院去了,屋漏偏有雨,庆军家小儿子白天淋雨了,晚上有点发烧闹人,不然庆军也不会让他爹大半夜一个人去河边。”
四嫂忍不住唏嘘。
“大队长多要强的一个人,是咱大队的顶梁柱啊,咋会......”
之后谁也没说话。
大队没了崔守义,总觉得没了主心骨。
崔锦芳开导他们。
“好在我们发现的早,说不定只是轻微的,鲍庄的车把式不就是中风,之后还活了十几年,平时除了腿脚有点跛,看不出来什么。”
崔锦科点头。
“但愿如此,多亏小芳发现及时,要不然得等天亮才有人看见,只怕大队长就要被水冲走了。”
崔锦芳心里有点惋惜,只怪自己无能,在疾病面前无能为力。
第二天,雨停了,大太阳出来,把泥泞的路晒出一条蜿蜒的干爽小道,大队长一家还没有回来。
到底是中风,再怎么恢复的好,也不可能一点影响也没有。
崔守义住院一星期才回来,腿脚不利索,说话容易咬舌头,半个身子发麻,需要定期去医院针灸治疗。
崔守义的功勋摆在那,上头已经有人下来慰问,崔守义那一支也不断有人拎着东西去探望。
队长媳妇被呵护了二十多年,这会儿只觉得天都塌了,伤心的整个人瘦了一圈。
大队长的职务崔守义是不能再干了,可是眼见种大棚的人家第一波蔬菜就要出棚,没有镇山太岁压着,村里人心浮动,已经有不少人家派自家孩子去县里打听菜价。
甚至有人跑到崔锦芳面前,吹嘘外头菜价多贵,希望崔锦芳高价收。
崔锦芳翻翻白眼,用了她的塑料膜,拿了她的药粉,还要砸她的锅怎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