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得这么豁得出去,让周青妈手里没啥好拿捏的,才能死心。
小萱站在周青身边小声安抚她,林花面不改色。
“有工钱给,啥样的工人找不到?惹老板不高兴,你俩哪里还有这好差事干?
这婆娘的闺女,赶紧进屋收拾东西,我回头把小雨叫来帮衬你们几天,自家人还闲着呢,这么好的工作,几十块钱一个月,没得便宜外人。”
说着就把周青拉回铺子,往后头住的地方走。
围观的人还指着那婆娘家的丫头干不下去,或许能给自家人谋一份工作呢,见没有好处,才一哄而散。
回到房里,崔锦芳已经坐在她经常记账工作的桌子前等着了。
“有这样的家人,是你原先的命不太好。”
周青以为自己是真的待不下去,万念俱灰,神情颓然。
“我一直都命不好。”
崔锦芳轻飘飘的丢下手里的账本。
“也不一定。
以前你衣食住行,回城下乡身份户籍都掌控在他们手里,现在你独立了,有一份好工作,可以干出一番事业,也可以自主找人嫁了,谁也管不着你,端看你自己怎么想。”
周青一脸茫然。
跟在崔锦芳身边这大半年,她是开心又踏实的,每一天都很充实,按照崔锦芳的说法,她能摆脱家庭?怎么可能?那可是血脉相连!
“我还能继续在这里干吗?”
崔锦芳点头。
“如果你能狠得下心,不给你母亲任何希望,不让她闹到我这里来,当然可以,毕竟你在这里大半年,我用着顺手又放心。原本我还打算年底把你派出去开拓新市场,工资是现在的三倍。
要是你自己不愿意,那我就不得不重新再找一个从头开始培养。”
周青被这份器重和工资震惊。
她刚来的时候是四十二块钱一个月,后来干顺手,涨到七八十,跟崔锦芳去烟城之后,工资涨到一百二了。
她原本还欢天喜地,想着年底回家,多买点年礼,让爹妈看看,她这个最不受重视的女儿,如今是最有出息的,或许妈妈能夸她两句,兄弟姐妹能高看她一眼。
现在老板的意思是什么?
跟爹妈划清界限?
第1203章 小芳-见着回头钱
儿女可以这样吗?这不得被天打雷劈?
崔锦芳不介意提点周青一些,关键是她自己得立起来。
“不是叫你完全撒手不管她,而是让你学会掌控自己的命运,管可以,怎么管,就得按照自己心意来。
欲壑难填,你现在给她多少,她都不会满意,先冷着她,等她对你不抱希望,等你兄弟不指着对你敲骨吸髓,等你母亲老了,你再尽到赡养义务,他们指不定对你感激涕零。”
周青微微张着嘴,听得出神。
“懂了吗?”
崔锦芳就是这么对崔盼有的,原本崔盼有对她诸多要求,现在缩在一角,面都不敢露。
等他老了,他们姐弟仨自然会尽义务。
周青愣愣的点头。
“我试试。”
崔锦芳满意的笑。
“那你最近先不要露面了,等红旗的车队路过,你跟着去青城开荒,设立公司办事处,流程你都懂,有信心吗?”
现在还没有下属分公司的说法,只有设立办事处,或者另起炉灶开二厂。
周青双唇颤抖,大声道:
“有!”
嗓音都劈了。
天黑透了,崔锦芳才从周青的房间出来,给青城开荒工作进行周密详细的计划安排。
第二天还要回窑村一趟,崔锦芳回到自己的房间睡下。
房间床铺都被小萱打理的干净整洁,还有高定邦和曹兴他们的住处也一样,虽然出差不常回来,依旧随时可以住下。
这些地方都对崔锦芳敞开,可她最眷恋的还是承载她一生的窑村。
也不知道家里房子修的如何了,崔锦芳一大早起来,就骑车往家跑。
窑村的路比先前更宽,砖瓦房也更多了。
现在菜价钱虽然下来了,架不住崔锦芳需求量大,生嫩的小青菜,黄瓜,豆角,苋菜,韭菜,一茬一茬,浇水就能长,转手就是钱。
还有地里的番茄和西瓜,产量摆在这,一亩地起码一千块的净利润,就连孩子多劳动力少的人家,孩子都衣着整齐,脸色红润。
回家的路上,不少崔锦芳叫不出名字的人跟她打招呼。
虽然骑着简单的二八大杠,穿着一身的确良衣裤,崔锦芳居然生出一种衣锦还乡的感觉来。
把自行车停在锦科堂哥家,大元和秋燕不在,大元家俩孩子在墙角挑蚯蚓玩,小红还没开学,正在剁菜叶子拌玉米面喂鸡,见着崔锦芳欢喜的笑。
“大姑回来了!”
崔锦芳冲她笑。
“你妈和你大嫂呢?”
小红起身要给崔锦芳端水拿板凳,被崔锦芳一把摁住继续剁菜。
“大嫂养的母猪要配种,有的要出栏,都在猪圈那边帮忙呢!”
“我瞧瞧去!”
崔锦芳放下包袱,饶有兴致的往猪圈那边走。
她的养殖场才开始启动,那几头长白山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远远就瞧见猪圈那边有人围观,崔锦芳上前,就见镇上,现在公社改成镇,窑村大队继续叫窑村,镇上畜牧站的人正在圈里评估。
这年头还没有磅秤,都是老式秤杆子带秤砣,要称重还要费工夫给猪捆蹄子找人帮忙扛秤,有的人家不想折腾,也会采取评估的方式。
“大姑来了!”
“小芳!”
“小芳回来了。”
崔锦芳刚露脸,就有不少本家跟她打招呼,崔锦芳逐一应下。
“这是在做什么?”
秋燕指着圈里的猪。
“大姑,有四头母猪要配种,另外有六头骟过的公猪要出栏,就等着你回来拍板呢!”
锦科媳妇儿笑道:
“红旗说你已经回县里,我估摸着这两天你也该回来了。”
崔锦芳点头。
“先去小梅那里看看才回来,既然能出栏,那就出,第一次出栏,过称看看多重!品种好的小猪崽子以后才好卖嘛!”
“好嘞!大元,家去拿秤,把老五他们叫来帮忙。”
秋燕早就想见着回头钱了,围观的人更兴奋,已经可以肯定这个品种比本土黑母猪好,能确定有多少斤那再好不过!
不用大元和老五费劲儿,围观的好奇群众里,几个年轻男同志已经吆喝着抓住一头最大的猪,捆了蹄子勾起来,秤杆上穿了扁担扛起来。
畜牧站的人也好奇的凑过来,等秤杆子平衡了,众人放下尖叫猪,围在一起数准星。
“四百一二三四五,四百五十六斤还高高的!”
围观的人群里‘嗡’的一声炸开锅。
“现在生猪一块二一斤,到中秋能涨到一块五,这一头就有六百八十多块钱,就算那几头没有这头猪个头大,那也差不离有六百块钱,我天!养一头赶上本地猪两头半了。”
“不是这样算的,这猪还只养了八个月,本地猪可是足足养一年,吃的还多。”
“可不咋的,秋燕喂猪的时候不讲究,刷锅水,地里起菜多出来的烂菜皮,掺一点麦麸玉米皮啥的,比本地猪抓膘。”
“小芳啊,这小猪崽子育出来怎么卖?”
畜牧站有人跟屠宰场有关系,更关心这猪卖不卖。
“这是大元和秋燕养的,他们两口子说了算。”
秋燕看一眼自家公婆,他们对她和大元一向宽容,自由度很高,再看一眼大元,他早已跃跃欲试,秋燕也不小气,大手一挥。
“择日不如撞日,今儿就卖掉这头最大的。”
畜牧站的当即叫来屠宰场的亲戚把猪拉走,看着猪圈里还有那么多肥头大耳的猪,骨架冗长,出肉率定然高,现在最好的五花肉都两块五一斤,屠宰场的人也爽快,定价一块三毛五一斤。
“要是等到中秋前,过年前出手,价钱还会更高。”
秋燕笑道:
“到时候要出栏还是找你们,你放心。”
屠宰场的人摸摸育肥猪的双脊背大耳朵,脸上乐开花,掏出腰包里的现钱,吐点口水,‘欻欻’清点出款项递给秋燕。
“来,你再数数!”
秋燕兴奋的接过一沓钱,又数一遍。
不是不信任,只是喜欢在人群当中数大把钞票的感觉。
“六百一十五块六毛,没错!”
众人先是眼热秋燕手里的钞票,转念一想,随即把火热的目光投向猪圈里那几头刚配上的母猪肚皮,等到猪产仔,一定要抓几头回家养养。
第1204章 小芳-安排
秋燕转手把钱给崔锦芳。
“大姑,猪是你的,猪圈和猪吃食都是你出钱,我就是负责照看和喂养,这些钱交给大姑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