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他这是对崔锦芳起了别的心思?
崔保国没有对什么人动过心,不太确定。
虽然心里不解,但是他不许马红林用这种轻蔑的语气,在大庭广众评价崔锦芳,惹人非议。
“她当然跟别人不同,她带领全村全县致富,她为国家做的贡献,普通人八辈子也做不到,好过你一个没出嫁的大姑娘准备算计男人。”
说着崔保国就看向马来娣。
“回家后我会解雇所有马庄来的人,你自己跟他们说原因去。”
马红林抚掌。
“哟哟,这是被我说破了恼羞成怒了,果然是——”
“啪!”
一记响亮的耳光扇在马红林的脸上,把她脑袋打向一边。
马红林被打的一愣,过了片刻才反应过来崔锦芳居然敢对她动手,顿时炸了,冲上来就要拼命。
“你个贱人敢打我!”
抡起的胳膊还没碰到崔锦芳,就被崔保国一把捏住,隔着单薄的的确良衣服料子,马红林只感觉双臂疼的厉害,手都要废了。
崔锦芳二话不说又照着她的另一边抡起耳光,打了个对称。
“我这人从来不与人计较小事,除了敢坏我名声的,只要村里传出我的小话,你全家出门走路当心点。”
前世被名声连累,今生崔锦芳只紧张声誉,有仇当场报,绝不隔夜。
崔保国跟着狠狠推一把马红林,她脚下不稳,后退几步,撞在马来娣身上,两人一起跌坐在地才算罢休。
“他二叔!”
马来娣想提醒崔保国两家关系,制止这场闹剧。
崔保国侧身站在一旁,给崔锦芳撑腰。
“姑娘家的名声何其宝贵,大嫂同为女人难道不晓得?或者我回去告诉秀琴大娘,还有大队书记,让他们跟你讲讲道理?”
马来娣张了张嘴,不敢反驳,拉着马红林起来。
马红林指着崔锦芳撂狠话。
“你,你等着。”
崔锦芳大马金刀上前,马红林以为还要挨打,下意识往后挪两步。
“不必等以后,有话现在就来说清楚,漫说我跟我二哥兄妹交情,就说二哥的窑厂,我的公司,将来打交道的地方多了,姑奶奶我眼里不揉沙,容不得你一个外八路的对我说三道四,今儿我就打了你,你想怎么着,划下道来,姑奶奶眨眨眼睛算我怂炮!”
马红林颤抖着唇,不敢说话。
方才也是图一时痛快,忘了崔锦芳身后站着整个窑村,尤其是崔家本家还有个窑村大队长崔义忠。
崔锦芳看马红林认怂,转念一想,这样的女人跟程佳亮锁死刚好。
如果崔锦芳没记错,程佳亮现在还没有正式离婚呢,没想到现在就已经开始相看了,程家可是闹着要生儿子的,明年就要陆续施行计划生育,正式工首当其冲,这个火坑就让这个女人跳好了。
“你相亲的程佳亮我也认识,他家前头那位还生了个闺女,不过伤了身子不能再生,才闹的离婚。
想促成一桩婚事不容易,想破坏一场相看还是手拿把掐,你尽管得罪我试试,看看你想要的有钱夫婿还认不认你。”
这女人昨儿袭击崔保国,今天就来相看城里男人,明显是奔着钱去的,说什么感情都是侮辱了感情这两个字。
崔锦芳不反对女人想要通过嫁人改变生活质量,但是不能偷鸡不成就殃及她这个无辜。
这会儿国营饭店还有不少吃饭的人在,就着喷香的饭菜吃下这口大瓜,原先没搞清楚情况,见马红林理直气壮地指责两人,对崔锦芳崔保国两人还有点鄙夷。
这会儿崔锦芳丝毫不躲闪,直面跌倒在地的女人,又掷地有声的把马红林拿捏死死的,纷纷相信崔锦芳无辜,指着马红林,跟同桌吃饭的人小声嘀咕讨论起来。
马红林被崔锦芳连消带打,威胁的没地儿反击,最后拿出杀手锏,开始哭。
“我不过是想给自己谋个好姻缘,你这是要逼死我!”
崔锦芳上前一步。
“这是你惹我在先,先撩者贱,不然我认识你是哪根豆芽菜!”
马红林咬牙切齿,看看崔锦芳又看看明显护着崔锦芳的崔保国,知道今天不服软是走不了了。
“我,我只是气不过丢了面子,对不起!”
崔锦芳翻翻白眼。
她寸步不让就是不想打蛇不死反被惦记上,马红林服软,她也不是得理不饶人的。
“大家都是女的,你在意的我也在意,别以为就你会坏人名声,我不是好惹的,以后但凡再听见村里有人说我跟二哥有什么,你昨天做的事情我保证给你登报传的人尽皆知,你要是不惹我,往后大路朝天,咱还是各走一边。”
马红林被马来娣拉起来,没脸再待下去,饭也不必吃,捂着脸跑了。
崔锦芳扭头看崔保国。
“二哥要去拜访客户还走不?”
崔保国伸手接过崔锦芳的挎包。
“当然去,来了就是办事儿的。”
崔锦芳心里敞亮的很,不会因为别人的三言两语就把对自己帮助良多的人推出去。
倒是崔保国跟在崔锦芳身后,眼神若有所思,看着大步向前的姑娘,心里生起疑惑。
两人并肩走在熙熙攘攘的街上,崔锦芳兴致勃勃指着新盖的房屋跟崔保国闲聊。
“咱们窑村出来的砖瓦光泽都比别的窑厂砖瓦更亮,一看就是二哥手里出来的。”
城市日新月异,现在到未来三十年,飞速发展,等到小民过几年回来,只怕连家都不认得了。
崔锦芳想到这,就热血澎湃。
她看城市,崔保国看她,两人都很闲适的步行,不提坐车。
第1211章 小芳-前世今生
没有提前打招呼,不出崔保国所料,到了目的地,果然扑了个空。
苗连磊的婆娘在家,热情的端茶倒水,还催促婆婆去买菜,要招待崔保国二人,崔保国拒了对方的好意。
“既然不在家,那我们就回吧!”
崔锦芳有点可惜崔保国白跑一趟。
“难得来一趟市里,就这么白跑一趟多可惜,没别的事儿了?”
崔保国不赞同。
“咋会白跑,我看到整个城市规划,有点自个儿的想法了,回头我寻思寻思,再找点书看看,收获不小。”
崔锦芳只得作罢。
“那回吧!”
返程没有顺风车坐,两人要去车站坐中巴车到镇上,再从镇上回村里。
崔锦芳顺路又去了一趟市里的纱厂,给小梅打听原料供应的事情。
市里纱厂生产指标足够交付国家计划,剩下的卖出去就是自家厂子里的福利来源。
不过现在市场依旧是供不应求的状态,加上官倒猖獗,买东西全靠关系硬。
崔锦芳没有关系,就算出高价,厂子里说了算的人不稀罕,稀罕的人说话不算,压根买不到。
崔锦芳也不失望,本就在意料之中,只要有计划外的多余指标,总能想到法子。
在厂子里耽搁好一会儿,眼瞅到下午了,两人往车站走,赶上最后一班车,时间还很宽裕。
跟崔保国边走边闲聊,有一搭没一搭。
快要到车站,人变得多起来。
都是出来赶着坐车的,门口还有不少卖茶水的,卖瓜子故事会的,卖小吃零食的。
崔锦芳眼睛看不过来,观察各摊贩们的商品,对比他们用到的各种农产品。
“水煮花生,枣庄新下来的大花生喽!”
“买点花生吧姑娘!”
崔锦芳被叫卖声吸引,就见一男一女称了一包花生,那男的付钱之后,跟那姑娘一块儿走了,那姑娘剥开第一个花生就喂到男人嘴里,两人有说有笑。
崔保国见崔锦芳一直盯着看。
“去买包花生路上吃?”
崔锦芳摇头。
她对花生不感兴趣,她看的是那个姑娘。
“咱们先去一个地方行吗?”
崔保国又不急回去。
“当然可以,咱俩一起。”
崔锦芳征得崔保国同意,赶紧朝着那姑娘的方向追过去。
那两人丝毫没有察觉到被跟踪,一起走进一处民房。
崔锦芳见那大门紧闭,急的抓耳挠腮,看见旁边相邻人家门口坐着一个老太太,赶紧过去询问。
“大娘,刚才那两人,进了隔壁这家的,您认识不?”
那大娘上了年纪,孙子都上学了,整日闲着没事,除了帮衬儿媳妇干点轻快活,就是坐在这看人来人往,对附近出入的人门清。
“你说老范家啊!”
老太太指指那家,熟稔地道:
“他家不太宽裕,就把院子里几间房子收拾出来租给来咱们市里办事儿又暂时找不到落脚点的,老范婆娘没工作,就整天拎着个牌子去车站拉人住宿。
说来也怪,平时都是火车站汽车站下车,过来务工不舍得花钱住招待所才来这里的,刚才过去那两个原先不在这,说是校领导陪着学生来参加什么考试比赛,考完了这两人单独落下不走,搬到这里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