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九十年义务修仙_夏鼠沃辣【完结】(222)

  晏扶摇开口了:“即便联手,你们也伤不到祂。”

  她用的…是‘祂’而不是‘它’。

  晏扶摇果然知道些什么。

  她的脸上再度显露出厌恶之情:“唯有法则之境,才可触及那事物的本质。但…”

  据她所知,这场四境大会中,拥有法则之境的人暂时只有她一人。

  伏令年侧眸,与元苍梧相视一瞬。

  两人的动作不大,却瞒不过在场的修士。

  晏扶摇明白了。

  “走吧,记住,只有法则之境才可伤到祂。”

  她没有问伏令年为何知晓,也没有问元苍梧何时领悟的法则之境。

  果决且冷静。

  这一回,元苍梧与晏扶摇联手,未至神木下,便已向‘神胎’出手了。

  熟悉的灼痛感袭来,伏令年再一次感受到法则之境的力量。

  法则之境以两人为中心,向外扩展,将‘神胎’笼罩于内。

  身周被无形的事物笼罩,周围灵气流动的都因此改变。伏令年明明站在原处,却像是进入了一处新的环境。

  狂风,大地,水流,雷电,它们不再按自然规则而行。在此处,晏扶摇和元苍梧是法则的制定者。

  伏令年突然有些明白,这样的力量为何被称作‘法则之境’了。

  说是呼风唤雨,御雷策电都不足为过。

  雷电斩落,神胎蓦然裂开了一道缝隙。

  然而。

  缝隙之中,不断有鲜红的血手伸出。它们没有肌肤,全然由血管状的事物组成。细看之下,又像是舞动着触肢的长虫。

  游神的队伍最先遭殃,不过须臾,便被神胎中延伸出的事物连皮带骨吞噬殆尽。

  神胎的触手绕过晏扶摇与元苍梧,朝着伏令年几人涌来。

  伏令年脑海中再度出现了纷乱的记忆碎片。

  树影,飞鸟,朝拜的人群,哭泣祈求的残存者,无尽的黑暗。

  体内的血液在沸腾。生根,发芽,抽条,展叶,有什么事物即将破体而出。与神胎相融的欲望在此时攀至巅峰,让伏令年近乎无法自控。

  血色再度蔓延,意识的最后,是暗红如血的天际。

  伏令年睁开眼睛,心脏如擂鼓般搏动。

  她听到有人在哭喊。

  当回过神来时,伏令年发觉自己正站在街道的中央。

  有人挥动着巨斧朝她袭来。

  四周是惊慌失措的人群。

  回溯点再度延后了。

  距离槐岩节,还有三日。

  第187章 虚妄蜃海(十二)

  果然不行吗。

  伏令年不太意外。

  若元苍梧和晏扶摇的到来并非意外,便意味着幕后黑手有自信将她们困在此处。

  有什么被遗漏的点。

  总觉得有些心慌。

  伏令年后退,避开巨斧。

  按照她的能力,在精确把握巨斧轨迹后,闪避起来应当是游刃有余的。

  然而,脚下忽觉酸软。伏令年比自己预料的慢了一拍,眼看着巨斧袭至,竟是无处可躲。

  伏令年抬手阻挡,手臂一沉,被一股巨力撞得倒退两步,险些一屁股坐在地上。

  若非她元婴期的身体素质,这一下不说掉只胳膊,起码也得血溅当场。

  身体好沉重,疲倦得让人想躺下睡觉。

  伏令年这么想着,也确确实实这么做了。

  她躺到了地上,双手交于腹部,十分安详地闭上了眼睛。

  手持巨斧的妖修被赶到的神侍制服了,似乎无人在意疑似被他一斧头砍倒在地的伏令年。

  又过了一会,躁动的人群安分下来,伏令年睁开眼睛,对上两张凑得很近的脸。‘

  阿九眨巴着眼睛:“不能睡地上,凉。”

  另一张放大的脸:“凉。”

  阿九望向熙瑕:“你学我,为什么。”

  熙瑕不语,只是笑着。

  他似乎对阿九很感兴趣,几次想同她搭话,却被伏令年在中间拦下。

  几人虽然暂时是同一条船上的蚂蚱,但碍于他和昭禄身上还有许多伏令年不知晓的秘密,还是要留有几分警惕的好。

  伏令年吐了口气,被两人一打岔,心情也缓和了一些,

  她坐起身,看见秦箐正站在几步外。

  伏令年问:“你们有没有觉得很疲倦。”

  “有。”三人都给了肯定的回答。

  她一个人是例外,三个人就不是意外了。

  由此,伏令年怀疑,多次在幻境内回溯,极有可能损失自身的生命力。

  再一次槐岩节至,这一回,便是姜仪也察觉了不对。

  两位修士联手,竟然也奈何不了那诡异的‘神胎‘。

  靠蛮力解决不了问题,便要另寻方法。

  伏令年简要将目前已知信息和部分猜测说予几人听。

  姜仪作为卜修,或许会寻到些别的解法。

  姜仪是个聪明人,尽管伏令年所说内容太过离奇,他却未提出任何质疑。

  因为,他明白,元苍梧和晏扶摇绝对不会联合起来只为蒙骗自己。

  而作为卜修,感受与洞察力是极为重要的。说到直觉,旁人常常会认为那是虚无的事物,但于卜修而言,这是有迹可寻的。

  若换做其余人,恐怕都很难像姜仪这般全盘接受。

  “我明白了。”姜仪道:“给我卜算的时间。”

  在姜仪的视角中,仅仅只有三次轮回。若非伏令年提起,他绝对不会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多次施行卜算之术。

  这一回,为了拖延时间,他们没有跟随游神队伍。

  几人行走于槐岩镇的边缘,再往外,只会从槐岩镇的一头穿至另一头。

  天空不时染上了血色,伏令年盯着天边泛起的血色‘鱼肚白‘。明明晨曦将至,伏令年却觉得身子冷得吓人。

  定睛细看,伏令年只觉天际闪过一道的虚影,如同海市蜃楼。神识向外扩散,眼见为虚,却少有事物能瞒过伏令年的神识。

  他们已围绕槐岩镇行了一圈,于北南西东四处方位进行卜算。

  然而,每行过一处,姜仪的面色就苍白两分。不仅是由于卜算对身体的损耗,还由于一次次让人惊心的卜算结果。

  皆是——虚无。

  这种状况在姜仪晋升至元婴期后,就极少发生了。

  在筑基期时,姜仪喜欢卜算自己的日常。例如宗门的师姐师兄今日是否会检查自己的课业,师尊今日心情如何,下山历练会不会被揍之类的。

  这些卜算时而成功,时而失败。面对修为高于自己的人,失败概率很高,但也不是没有成功的可能。

  但是,失败就是失败。

  而不是如今这些‘虚无’。

  姜仪忽地又想起了一件往事。

  那时,他刚晋升金丹期不久。

  在四境中,西境一向是较为弱势的一方。

  而在那年,他同门的大师姐是卜修中佼佼者。便是在东境星机阁的弟子间,亦是顶尖的存在。

  她的眼眸似夜幕的星辰,深邃而明亮,仿佛能洞穿一切虚妄。

  姜仪追随着她的步伐成长,将她视为自己前行的动力。

  然而,在一个极为普通的夜晚,大师姐自尽了。

  是的,自尽。

  那是姜仪自修行以来,见过的最可怕的场景。

  大师姐坐在自己的洞府的观心崖处,眼眸中不见星辰,只有无尽的幽深。

  心脉已断,修为尽散。

  修行之人,生死在天。丧事一向从简。

  姜仪无法接受,他一次一次追寻着师姐生前的痕迹,试图得到一个缘由。

  他向师尊询问,她也只是摇头。

  “你还想成为卜修吗?”

  师尊这么问。

  姜仪无法理解,这与大师姐的自尽究竟有何关联。

  而在姜仪晋升至元婴期后,他再次向师尊询问了当年之事。

  师尊的回答依旧模棱两可:“或许,她看见了虚无的本质。”

  姜仪在最后槐岩镇的最后一处方位停下。

  这是槐岩镇的北向。

  他努力控制自己的神情,不让旁人看出他的恐惧。

  神识向外发散,开始卜算。

  不知是不是错觉,姜仪在将神识探出之时,似乎受到了另一道神识的牵引。

  两道神识融汇,投入另一处介于□□和神识的空间中。

  过去,当下,未来将于此处交汇。这是万物的交汇点,是最接近天道法则的区域。

  还是一片空荡与虚无,没有过去,没有未来,甚至…没有当下。

  就在姜仪感到绝望之迹,虚无中忽亮起一团光芒。

  光芒扩大,将姜仪笼罩于内。

  纷乱的近乎难以识别的画面闪动,姜仪看见了形制古怪的建筑与身着短衣短袖露出大片肌肤的人群,黑沉的泥泞里伸展出嫩芽,以及从苍凉大地上苏醒的女子。

  这些画面像是被强行缝合在一处般,极不协调。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女强文 系统 仙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