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看来,也不必追查幕后主使了。”
沈煜看了眼青龙卫,那青龙卫一巴掌扇了过去,秋桐的牙被打没了半面,混着血水吐了出去。她不可置信地看着沈煜,口齿不清地哀嚎道:“陛下,您怎可如此对奴婢,您忘了太后娘娘想下毒杀您的时候,是谁提醒您小心的吗?”
昔日那纤瘦苍白的少年浮现在泪眼模糊间。
秋桐记得小时候的沈煜总是低着头,不想让别人看见他的脸。
他无疑俊美,但他五官深邃,有着明显与中原人迥异的相貌特征,又长着一双被人视为不详的紫眼睛,所以他在大胤,一直是不受待见的。
公主回朝后,无人记得这位公主当初是哭着上花轿。
她用自己换了北境两年的和平,所有人却只是津津乐道地谈论她在鞑靼伺候过几个男人。
“听说在鞑靼王族并没有紫眸血统,是一个叫什么乌叶的部族才出生紫眼睛的孩子。”
“诶呦,那公主怎么?”
“我家有亲戚在北境当兵,他屋里人去岁回来探亲,说鞑靼人父死子承,兄死弟及,公主在那先后嫁过三个丈夫,而且鞑靼王根本不把她当回事,部下打了胜仗,他就把公主赏给下头人作践玩乐。”
“啊?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你看她带回来那个小灾星,不就是和鞑靼王一个部下生的吗?”
“哎呦,那不是跟妓子差不多了吗!”
“谁说不是呢,要我是她,我肯定一根腰带悬房梁上去了,怎么还有脸回来。”
“就是,要我说,那杂种就不该留下来,鞑靼那边都没有落胎药吗?”
这样的闲言碎语从宫内到宫外,总能听见人说,久而久之,就连当时的皇帝,都觉着没有颜面。
秋桐当时入宫已十载,同龄人早已升职的升职,出宫的出宫,她在宫外无亲戚,又因性格严谨认死理人缘极差,被上级宫女分配到了公主殿中伺候,又被公主分给了沈煜。
在当时,没有比这还差的差事了。
虽得赐皇姓为沈,可同皇子皇孙一同入国子监听学,但人人都知道沈煜是个杂种还是个是灾星,都唯恐避之不及。
宫中甚至有传闻,那双紫眼睛,谁和他对视,谁就要倒大霉,轻则感染风寒,重则有血光之灾。
秋桐性格古板至极,向来不信那些,她只知道做好自己的分内事。
她伺候沈煜起居,为他洗衣做饭,渐渐对这个沉默的孩子起了同情之心。
他和她一样受排挤,秋桐想,他们都是不受这个世界欢迎的人
因为发现她不怕他的眼睛,沈煜有时在秋桐面前会抬起头,偶尔也会直视她。
秋桐到现在都记得第一次望进那浓紫色的感觉。
世上怎么会有那么漂亮的颜色,那么完美的面庞?
时不时地,她望着他的脸,会不由自主地想,如果这个少年是自己的儿子,弟弟,或者是......
该有多好。
秋桐到现在也不知道自己对沈煜是什么样的感情,她只知道,日复一日,那个少年逐渐成为了她的一切。
所以当发现公主想毒死沈煜的时候,她心神震荡,当即飞奔回偏院,将这个消息告诉了沈煜。
那个少年坐在窗下,翻看兵书的手指一顿,半响,对她说,我知道了。
之后没多久,公主便病了,沈煜衣不解带地侍候左右,于护国寺彻夜长跪为母亲祈福,皇帝虽厌恶于他,但也不得不称赞其孝心。从此,他虽依旧被排斥,但待遇逐渐好了起来。
再后来,她看着他在隐忍蛰伏,险象环生,历尽千辛万苦,奇迹般地登上皇位。
沈煜登基那一天,她作为第一掌事女官走在銮驾一侧,心中的感慨汹涌如涛,要极力的忍着,才能不让热泪涌出眼眶。
沈煜登基后,封公主为太后。
没多久,太后便死了。沈煜于寿康宫枯坐一晚,第二天传召太医入殿命其想办法将太后尸身保存下来,整个过程,由秋桐监察。
秋桐不知道沈煜为什么要把太后的身体一直留在寿康宫,但她知道,太后是沈煜的禁忌,所以她格外上心地完成沈煜交待的任务,封禁寿康宫。
朝局稳固后,后宫的妃子一个接一个地抬进来,秋桐没有一个看得过眼的。
他们都配不上沈煜,她想。
只有一个人例外。
那位姑娘是国子监祭酒家的小女儿,不像蒋玉珠般嚣张跋扈,也不像舒月楚那般放荡魅上,她和她一样不苟言笑,一身清正之气,如同姹紫嫣红中的一根修竹,洗涤人的心灵。
可惜沈煜不喜欢她,只是封了一个昭仪,从未召见。
不过没关系,秋桐心想,她知道沈煜不喜欢她们中的任何一个。
沈煜从未临幸过后宫嫔妃。
直到那个舒月楚拦下御辇,为沈煜献粥开始,一切就变了。
那个贱人三番五次御前不恭,而皇帝,竟然一次次地退让纵容。
而且,她还听说,这次北征回程,沈煜差点因为那贱人死掉。
皇帝不仅不追究,还要立她为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