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是这样的,第二天顾二叔又过来了,这回是见着顾父他们了。
好一顿聊啊。
自那以后顾二叔就跟在顾父屁股后边,顾父去钓鱼,他也去。
顾父心里别扭,但不好说出来,毕竟人也没干啥,不过别扭着别扭着顾父心里就舒服了。
因为他的其他钓鱼朋友问起顾二叔,他就说他们是兄弟,背地里还要来一句后妈生的。
人嘛,亲兄弟还要比对,更何况是后妈生的,就不自觉的比对俩人。
有个跟顾父好的钓友就说,“你弟子孙没你家的有出息啊!”
顾父倒不是有意炫耀,但是这待一起钓鱼,再加上他的口音,免不了有人问,人一问,就知道他老家是蒙省的,那咋来京市了,顾父不得不从头说。
然后就知道了,他孙子孙女外孙们都考大学的事,又知道他儿媳是北大老师的事。
然后钓友们主动跟其他钓鱼的老头说起他家事。
“人这老头可厉害了,家里出了好几个大学生呢。”
以前他是跟苏父俩人一起钓鱼,他亲家比他还厉害,四个孩子,几个孙子辈都拿的出手。
人只说他们儿女孝顺,现在来了顾二叔。
一问起是他弟弟,继母生的,再一问起家庭情况,哦只有一个大学生。
顾父那些钓友听苏父顾父俩人家事听多了,就感觉在他们眼里,家里出一个大学生,那也一般般嘛。
就是这种感觉。
所以顾父心里有点暗爽。
他是对以前的事释怀了,但不代表他不记着。
让他爹他继母看看,谁家有出息,他们疼的儿子的子孙后代没有他的子孙后代有出息。
对此顾二叔能说啥,事实就是这样,他也破罐子破摔了,不管那些脸面啊啥的,他就只顾自己快乐就行了。
来京市一个多月了,顾二叔跟吴三凤顾银柱两口子提了一个月一百块钱养老钱的事。
吴三凤无语,“爸,我们哪有那么多钱给你啊!”
顾银柱,“就是啊爸,我们这铺子房子都是花钱租的。”
顾二叔不管,“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一个月挣多少钱,人家小荷建华给你们大伯大伯娘一个月二百块钱零花,还是一人二百。”
“除此还出钱让你大伯她们去旅游。”
“我就跟你们要一百,你们还不愿意。”
吴三凤气死了,“爸,我们能跟他们一样吗人家那好几家店,每个月挣万八千的,我们这一个月才挣多少啊!”
他们一个月纯利润挣一千多块钱就不错了,铺子还刚开业。
顾二叔,“所以我没跟你们要二百,我要的一百啊!”
顾银柱,“爸你拿这么多钱干嘛呀?你又没有花钱的地方。”
顾二叔,“你们管我干嘛,你们给就是了,这是你们应尽的责任。”
他都问过建华小荷了,服装店每天最低赚一百块钱,一百块钱他们一天都赚回来了。
还是不舍得给。
这两个不孝子!
顾二叔气!
“爸我们给不了你一百,一个月五十最多了 ”
吴三凤妥协了,她受不了有人拿她跟苏荷比。
顾二叔,“那就先给五十,等你们生意好了,还是一百。”
即使他心里觉得五十差不多了,但是嘴上可不能松口。
吴三凤,“........”
顾二叔走后,顾银柱安慰他媳妇,“爸估计就是在大伯面前争口气,你看他都那么老了,估计没啥花钱的地方,等以后爸去世了,那钱还是咱们的,就当是放银行存起来了。”
吴三凤心情这才好点。 。
第248章 红军结婚
经过大半年时间摆地摊,青木张宁两口子,还有红军,他们三人终于在八月份买了铺子。
他们多攒钱是对的,苏荷那两家铺子铺子加一起花了五千块钱,而他们一家铺子花了将近五千。
青木张宁俩人买的花了4800块钱。
红军的铺子花了4600块钱。
虽然他们买的铺子,比苏荷服装店那个大一点,但是也大不了多少。
几人回来跟苏荷叨叨,“舅妈,我知道会贵点,但是没想到会翻倍的涨啊!”
他们想可能会贵个八九百,甚至是一千,但这直接贵了一倍。
苏荷,“你们买下是对的,以后这商铺会越来越贵,因为以后当个体户做生意的人会越来越多。”
“卖家保不准自己开店做生意了,或是留着租出去赚房租。”
她三嫂就是那样想的,十几家商铺全租出去,不卖。
几人点头,“嗯嗯。”
铺子买下来了,几人也算是安心了。
在这大京市他们算是有个去处了。
铺子买下来了,就装修准备开业,青木红军他们铺子离苏荷服装店隔了好几条街道,根本不在一个区内。
张宁青木红军他们服装店开业后,张宁徐英她们就得过去自家店。
不过苏荷已经招好人了,今年来出来工作的人比去年多,不用几天就招到合适的了。
一位是回城的知青,叫王苒,今年27岁。
一位是今年刚高中毕业的小姑娘,叫朱琳琳,长得挺漂亮。
俩人现在基本已经上手了。
徐英父母知道了徐英从苏荷服装店离职了,要去红军他们俩人店里干,就催着他们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