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买衣服,买鞋子,买酒,买烟,买雪花膏,她都理解,但是谁会没事买花呀?又不能吃。
她担心的问,“小荷,开花店会不会亏啊?”
苏荷,“不知道啊,不过应该不会,我看那卖花的小摊,一天卖出去不少呢。”
“妈今年母亲节,我给你们不是买了一束花?”
“还有夏天那会儿,红军结婚,徐英手里不是拿这个花?”
“妈,这花肯定普通老百姓消费不起的,我就把它们卖给有钱人呗。”
红军结婚时,徐英手里握着的那一束花价格十块钱左右。1注
是的很贵。
徐英在服装店干活,今年工资四十块钱一个月,那一束花就十块,四分之一的工资。
比小皮鞋还贵,比有的裙子还贵。
而且中看不中用,没几天就枯萎了,纯粹浪费钱。
但是这世上穷人多,有钱人也多啊,有钱人不缺钱,就缺那个调调。
十块钱的花,买了就买了。
对于他们来说,贵不贵的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提供情绪价值。
别说有钱人喜欢花,苏荷也挺喜欢花,它要不是太贵,再加上路边的野花不能采,不然她下班回来天天买一束,在客厅桌子放着。
多好啊!
顾母听完,“这倒也行。”只是有钱人会天天买花吗?
苏荷,“妈你放心,不会亏的,它要亏了我大不了关门,做别的生意呗。”
顾母,“反正小荷你自己看着来吧,娘相信你。”
她儿媳脑子一向机灵。
“嗯嗯。”
十二月份过完,鞋店营业额也出来了,跟服装店差不多,他们一个月纯收入超三万了。
算账的时候顾建华说,“按照这个趋势,咱们家很快就能攒够一百万了。”
如果一个月收入三万,那一年就是三十六万,干三年这不就攒够一百万了?
现在家里存款就有十来万了。
苏荷点头,“按计划是这样的,不过咱们买铺子买到88年,88年以后,咱们买房子或是院子。”
“买个四合院?你觉得咋样?”
顾建华不知道未来四合院价格飞涨,他说,“媳妇儿我觉得,还是买座像冯伯父他们那样的别墅比较好。”
他不太喜欢住四面环绕的院子,有点憋屈。
苏荷,“买啊,都买,四合院买一座,别墅也买。”
北大周边的农家小院也要买,二环内的四合院也买,别墅也买,商铺也买,商品房也买,她不要选一个,她全都要买。
她让孩子们以后不缺钱花,不用为了钱操心。
“咱们今年还出去吗?”
她放假了,离过年还有一个多月,出去走走也可以,不过兴趣不大,四位长辈要是愿意,他们出去走走也行。
顾建华,“让爸妈他们去吧。”
他岳父岳母爸妈年纪都大了,让他们看店他不放心。
苏荷,“行,明天跟他们说说。”
两口子算完账躺下休息了,苏荷想起来,“你大闺女明年年末研究生毕业了吧?”
长意读研制是两年的。
长安的是三年,不过长安今年才大学毕业,他学的临床医学五年制的,研究生三年。
加起来学八年,着实有点长,不过学医的比其他专业就是要多读几年。
顾建华,“我算算啊明年九月一,长筠长欢上初中,明年年末长意研究生毕业,长安读研一年。”
苏荷,“咱两四个孩子,到了明年还有三个在读书。”
只有她大闺女毕业了。
顾建华,“长意跟你说没说过,毕业后什么打算?是去她三舅舅那儿工作?还是到别的单位?”
苏荷,“她没说,估计心里有数。”
顾建华,“到她三舅舅那儿工作就挺好,她三舅舅还能照顾着她。”
做父母的,无论孩子多大年龄,都会担心。
“还有一年呢,到时候跟她聊聊。”
苏荷还好,她觉得只要业务能力过关到哪儿都混得开。
她对孩子们要求不大,只要能考上大学,毕业后再找到一份糊口的工作,做一个对社会有用,对家庭有责任心的人就行。
顾建华嗯一声,他以前挺不理解,孩子都那么大了,父母还操心,就连基本的吃喝都要问候,担心吃没吃饱,晚上睡觉被子有没有盖好等这些。
后来有了孩子就明白了,比如现在他闺女北大毕业生,有这个名头在,去哪个事业单位都不会亏待她,更不会出现那种同事欺负的事情。
但是他这个当爸的还是忍不住担心,想着去她三舅舅那儿,她三舅舅好歹能帮她,而且别的同事也会看在她三舅舅面子上多多照顾她。
苏荷知道顾建华这个老父亲的顾虑,就说,“放心吧,你闺女从小就是厉害的,有自己的主意,我们俩门外汉对她那个专业不懂。”
“到时候肯定跟导师同学们商量过后决定工作方面。”
顾建华,“嗯。”
“对了,韩书宴那小子是不是进了外交部?”
苏荷,“对。”韩书宴没读研,直接参加工作了。
本来两家人就是认识,俩孩子又在谈对象,韩书宴这小子就经常来馅饼店,吃饭是次要的,主要是来找长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