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儿子那边,跟老丈人一家住一起,结婚时候亲家那边也明确说了,俩孩子生娃,他们给看。
顾二姐想,出力不用他们出,那他们出钱呗。
反正以往对家里几个娃都是这样,需要出力他们两口子出力,需要金钱支持,他们俩出钱支持。
二姐夫,“咱们就给老三两口子帮忙三年,三年以后,我们去做自己的事情,就像你说的摆摊,还是干别的活计,这个咱们慢慢想。”
“我们俩干到六十五岁,干十年,也能攒下不少钱,到时候咱们俩就拿着这钱去旅游。”
“像爸妈他们一样,一年去一个城市。”二姐夫挺羡慕顾父顾母现在的生活。
老两口身体健康,每年去一个城市旅游,不要太潇洒。
“我们自己的钱,想干嘛就干嘛。”
“咱们也不用指望孩子。”
无论是谁,无论是什么身份,只要跟人伸手要钱的生活就不好过。
顾二姐听的眼睛一亮一亮的,“可以可以,我就寻思我俩现在太年轻了,让孩子们养着不好。”
“妈还说我们矫情,我们一点都不矫情,我们俩这是考虑周到。”
二姐夫,“哎呀,妈那思想跟我们不一样,而且以前跟现在也不一样。”
时代在变,父母那一代出生于封建社会,他们出生于战乱时期,他们的孩子出生在建国后,虽说那会儿国家不打仗了,但是吃饱穿暖还是有点困难。
现在他们的孙子辈,吃饱穿暖,来大城市读书,一代一代在变好。
他想他重孙,重重孙的日子会比现在更好。 。
第270章 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
一路聊着,俩人有点兴奋。
顾二姐说,“你说咱俩,从出生开始,结婚生子养家糊口,都是随着大流,懵懵懂懂。”
二姐夫,“可不是嘛,好像没干过自己喜欢的事。”
顾二姐,“小荷说,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
“她跟我讲了一个事,就外国一个老奶奶,73岁时候,扭到了脚,就不能下地干活了,然后她拿起了画笔。”
“在她八十岁的时候,在一个国外大城市,像咱们京市一样的大城市,她办了画展.....”
此刻顾二姐才明白小荷跟她讲这个事情的意思。
原来是这个意思啊!
她那会儿还寻思说这老太太真是闲的,那么大年纪了,扭到脚了就好好休息呗,怎么还开始画画了。
二姐夫,“对,我们比那个奶奶还年轻,有更多时间。”
“不过媳妇儿,追求梦想爱好喜欢的东西前,得先糊口,那个奶奶,她家里条件不好,才会到老了才开始拿画笔。”
“幸运的是,咱们俩家庭条件还行,儿女们都成家了,孙子们也都大了,没咱们操心的事。”
顾二姐感慨,“这时候我就庆幸当初听了小荷的话送孩子们去念书了,读书真是一条出路。”
二姐夫,“读书一直是一条出路,在古代也是,只是很多人读不起。”
“对于我们村里人来说更是。”
顾二姐,“当家的,其实我吧没有什么特别喜欢的,我不像那个奶奶一样画画或是唱歌这些,我就是想以后,三年以后,不想围着孩子们转了,想干点自己的事情。”
围着锅灶,围着孩子转了三十年,她也该换点别的事情做了。
就是突然醒悟了。
要换做以前她会觉得,把孩子们养大成家了,她们两口子就该过养老生活了,折腾那干嘛。
但是她现在突然觉得,她的人生不应该只有孩子,除了孩子,她也应该去做点无关孩子属于自己的事情。
二姐夫,“谁不是呢,我也没什么爱好,就是想脱离孩子们,自己干点别的什么事情。”
“哪怕去摆地摊卖鱼钩也好。”
顾二姐,“卖鱼钩不行,你卖不出去的。”
二姐夫,“我就是说说。”
...........
俩人一路聊到家里,把张晨晓梅两口子叫了过来。
“啥事爸妈,这么严肃。”晓梅扶着腰,张晨扶着晓梅。
顾二姐二姐夫两口子就把自己想法说了。
俩人心里寻思着他们要不同意,他们就哭惨。
不过张晨晓梅俩人不仅同意,还举双手双脚支持。
张晨,“爸妈你们到时候创业,资金不够我可以给你们。”
顾二姐摆手,“不用你们的,你们的自己留着,万一我们赔了。”
晓梅,“妈,你快呸呸呸,没开始呢,你就说丧气话,这可不行啊!”
“要我说,爸妈你们以后一定生意红火赚大钱,日进斗金!”
二姐夫笑得开怀,“好好,那我们借你吉言。”
张晨,“爸妈,到时候我给你们买个金蟾,招财进宝。”
此刻顾二姐二姐夫很期待三年以后。
原以为宝宝还能在妈妈里肚子待几天,没想到除夕夜就发动了,连夜送去医院。
第二天,也就是大年初一,七点出来的。
儿子。
二姐夫中午过来跟苏荷他们说的。
苏荷笑,“这孩子太会挑时间生了,这生日大啊,大年初一生的。”
一众人去看了。
“张晨,孩子叫什么名字啊?”顾母问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