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母说,“等过完年,我给你们看日子,选个好日子,给你们办酒席。”
陈远说,“妈,我们结婚,老板还过来呢,我请老板了。”
陈母,“那敢情好。”
苏荷这边。
买了小轿车就是舒服啊,冬天出门不用吹冷风了,在小轿车里暖暖的。
尤其是对有小宝宝的家庭,很奈斯。
别看长安都24岁了,但是没结婚成家,过年依然有红包拿。
但是拿的没有岁穗小姑娘多。
大年初一,韩书宴长意两口子抱着岁穗,先去韩佳佳红星俩人那儿拜年,姑姑姑父给拿了二百块钱压岁钱。
之后就来了苏荷顾建华这里。
当姥姥姥爷的一人五百压岁钱。
当太姥太姥爷的苏父苏母拿了二百,当太奶太爷的顾父顾母也一样,拿了二百。
大舅舅顾长安拿到的压岁钱还没捂热乎呢,又转手给岁穗小姑娘了,拿了三百。
长筠长欢这个当小舅小姨也要给压岁钱,他们一人一给拿了一百。
下午时间去几个舅姥爷那儿转悠了一圈,又收了不少压岁钱。
岁穗小姑娘简直是团宠啊!
他们这一大家子里最小的孩子,压岁钱拿到手软,不过这压岁钱全被长意以妈妈给你保管为由收进自已兜里了。
韩书宴有点不好意思,他说,“媳妇儿,要不给咱闺女单独开个账户吧,专门存她钱。”
之前岁穗姥姥姥爷给的那钱,他们可都收进他们账户里了。
长意想了想,“可以,小时候我们几个的压岁钱,我爸妈就不收,让我们自已存着。”
韩书宴,“所以,那会儿你就有一千多块钱私房钱了。”
韩书宴从小家境不差,即使后来爸妈去世,但是他们家里条件不算差,但是跟他媳妇儿没法比。
上大学那会儿,同学手里有一二百块钱,就已经很不错了,但是那会儿他媳妇大舅子手里就有一千多,每人一千多。
他岳母也是很放心,给他们那么多钱。
长意笑,“我那是攒了十几年的,看你闺女,就一天时间,有好几千块钱了。”
韩书宴就抱着他闺女亲了一口,“我们家岁穗厉害。”
“咯咯咯~”把岁穗逗笑了。
长意,“你别给她挠痒。”
大年初二。
顾二姐二姐夫俩人领着三个闺女女婿,儿子儿媳来拜年了。
以前在村里,过年大年初二都是女儿回娘家,不过来京市,那么近,明月春晴两家就直接在初一过去了,他们也不等初二。
他们这在京市也没别的亲人。
红军和徐英也是,初一这天他们一家一起过。
初二去姥姥姥爷舅舅舅妈家。
晓梅张晨俩人的儿子,初一小朋友,昨天刚过完三周岁生日,三周岁了,就说明可以送幼儿园了。
顾二姐二姐夫可以解放了,可以去做自已的事了,不用围着孙子转了。
顾二姐就过来找苏荷取经,“你说弟妹,我们做什么生意比较好?”
她要去创业,她要自已赚钱!
苏荷,“二姐你跟姐夫要不推个车卖小吃?或是摆地摊?”
顾二姐,“卖什么小吃比较好?”
苏荷想了想,“你们夏天卖凉皮,冬天卖包子?热乎豆浆?”
顾二姐摇头,“包子还是算了,得早起,我俩就打算上午下午,夏天的话晚上,就这几个时间点卖。”
他们俩就是想趁业余时间赚点小外快。
苏荷,“那你们就卖手抓饼,煎饼果子啥的,你跟姐夫去市场看看,看看有啥小吃。”
“你们挑一个去卖。”
二姐夫,“我觉得凉皮挺不错,我爱吃。”
顾二姐,“那你爱吃不行,得客人爱吃。”
二姐夫,“我也是客人啊。”
第325章 居然是外国人
“二姐夫说的对,卖凉皮确实可以,不过凉皮冬天不能卖,夏天卖可以。”苏荷笑说。
顾二姐点点头,沉默半晌,“弟妹,你说我们天气冷的能不能卖肉夹馍啊?”
“肉夹馍,它吃着也方便是不是?”
苏荷听闻,“可以啊,肉夹馍完全可以,不止冬天,夏天你也可以卖。”
顾二姐看向二姐夫,“咱俩今天晚上回去就研究研究。”
二姐夫,“行。”
做餐饮人嘛,对于做菜这方面多多少少有点天赋,张晨也是。
岳父岳母要出去卖肉夹馍,三人一顿研究,几天后终于研究出好吃的配方了,做肉夹馍其实也简单。
饼胚和馅料嘛,饼胚好说,馅料主要是肥瘦相间的卤肉,只要把卤料调好了,卤啥都好吃。
好吃的肉夹馍弄出来了,但是现在还不能出去卖,幼儿园三月份才开学,顾二姐二姐夫俩人还得等几天。
苏荷这边过完年,就准备出发去海市了。
陆锦意小姑娘今年九岁了,开学的话读二年级下学期。
说是大孩子了,也不大。
之前听哥哥要去海市学习,也没觉得啥,哥哥去就去呗,顶多晚上一个人睡觉,反正哥哥白天忙的也没时间理她。
可是真到了要去的时候,小姑娘就难过了哇哇大哭。
妈妈在她两岁时去世,爸爸等于没有,哥哥是她唯一的亲人,所以对哥哥的依赖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