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母,“当然了,好东西你收着吧,别磕了碰了。”
看了日子酒席在明年三月份办。
长安和关博琳先去领证了,虽然国家认可了,但还没请亲戚们吃酒席,就不算结婚。
所以,俩人还不能住在一起。
长安的婚事谈完,苏荷马不停蹄的去买铺子了,她的海鲜燕窝店要开起来啊。
买了一家一百多平门面,花了大几万块钱。
商铺买完就装修,尽量在十月初开业。
除了商铺,苏荷还去看了小洋房,别墅。
苏荷看中了一套跟冯父冯母那套差不多的别墅,前后院加起来有一千五百平,挺大的,三层。
要六十多万,不便宜,去跟顾建华商量了一下。
“买吧媳妇儿,咱们这房子太不方便了,都没有独立的厨房卫生间洗漱间。”
顾建华觉得筒子楼还不如他村里的砖房,他家砖房,可是有独立的洗澡间,而他们现在住的这家,好几家公用。
他们现在又不是没钱,房子住着不舒服,就该买个新的。
苏荷,“行,那我去买了。”
有钱就是好说啊,跟家人商量一下就行。
别墅不是新别墅,他们要住进去,得装修一下。
这钱啊,就是存不住。
不是买商铺就是买房。
九月一学校开学,苏荷去上班了。
之前一直忙着装修铺子房子,还有长安的婚事。
到了九月份顾建华终于空闲下来了。
他要找厨师。
让亲戚朋友们打听了一下,找到了一位国营饭店退下来的大厨。
第345章 钟向超
大师傅姓张,张国豪,今年46岁,他从十四岁就开始学厨师,学了六年,二十岁时候,在国营饭店聘上了厨师。
这一干就是二十五年。
今年他干活的国营饭店关门了,他也就下岗了。
靠他这份工作,养活了他一家老小,饭店关门他挺舍不得,他才45岁,他最少也能再干十五年。
这位大厨是苏荷三哥苏澈介绍的。
二十几年苏澈来京市读书,偶然间就认识了张国豪,之后俩人就一直有联系。
这不一听妹夫明年要开个大饭店,需要个经验丰富的大厨,苏澈就向顾建华推荐了张国豪。
顾建华去拜访张师傅没空手去,带了两瓶酒。
张国豪家有四个儿子,老大老二结婚了,老三老四是双胞胎,今年十九岁,刚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在家待着呢。
张师傅媳妇在供销社上班,自从国家改革开放,私营企业,个体户变多了之后,去国营饭店,供销社,吃饭买东西的人就少了。
今年他所在的国营饭店关门了,他很害怕过不了多久他媳妇工作的供销社也关门了。
这样他俩都失业了,咋养孩子啊!
所以苏澈过来跟他说这事时,他很高兴,一个家里只有一个人工作,那压力很大呀。
招聘厨师嘛,当然要检验一下他的厨艺。
张师傅顾建华俩人见面后,简单聊了一下,就去菜市场买菜,然后在卤菜店张师傅给顾建华露了一手。
做了一大桌子菜。
因为到中午了,顾建华叫了四位长辈,苏荷还有孩子们品尝。
“好吃好吃。”苏荷吃了一口红烧肉夸赞。
顾建华做菜就挺好吃。
但是跟人家国营饭店大厨还是没法比,人家这菜做的,红烧肉色泽红润油亮,味道肥而不腻,软糯香甜。
配米饭苏荷能吃两大碗。
顾母也说,“这大厨做的菜吃着就是不一样啊,咱们自已做的没法比。”
就连岁穗小姑娘也说,“好呲。”
大厨厨艺没问题,那基本其他的也没问题了。
下午的时候顾建华带张师傅去看了明年要开的大饭店。
“这店大啊,多少平啊?”张师傅看着眼前四层楼问。
顾建华,“三千多平。”
“差不多明年四五月份装修完,张师傅你还得在家等几个月。”
张师傅,“这倒没问题,不过你这么大的店,找我一个厨师,恐怕不行吧?”
三千多平的店,算是一个酒楼了。
“对,还得招几个厨师。”
“不过张师傅我打算聘你为我们店主厨,工资我一个月给你这个数。”顾建华伸出两根手指头。
张师傅看了,“二百?”
也行,比他之前在国营饭店干活的高。
顾建华笑,“是两千。”
张师傅震惊不比,“两千?”
这么多吗?
顾建华,“对,张师傅到时候我家酒楼就交给你了。”
这工资高,责任也大,饭店还没开起来呢,张师傅莫名有股压力。
不过想到自已三十年厨师生涯,他又有信心了。
张师傅,“行,顾老板你给我这么高的工资,我肯定把菜给你做好了,让顾客吃着喜欢!”
顾建华,“张师傅,我媳妇儿说,咱们这种酒楼,饭店,得有几个店内独有的招牌菜,你看咱俩有空研究研究。”
“嗯,老板娘说的对,明天开始我就去你那家卤菜店帮忙,老板你要是对特色菜招牌菜有啥想法,就跟我提,我实验出来。”张师傅斗志满满。
这么大的饭店,他一定要做好菜,让更多客人都喜欢吃他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