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母,“对啊,刚开始给我们俩口子一人一百,就是刚去京市那会儿,建华小荷手里也没多少钱,就给的少。”
“后来是一人二百,五百,这两年给一千。”
几个大娘大婶羡慕的,“金枝啊,你可太有福气了,咋娶到这么孝顺的儿媳。”
他们儿媳别说给一千,一个月给十块钱那已经好的了。
顾母,“那我儿子找的,建华眼光好。”
一个大娘,“这也不全是建华的事老姐,儿媳跟婆婆之间相处啊,一般婆婆好的情况下儿媳大概率都挺好的,看苏老师对你这么好,那肯定你待人家姑娘不错。”
顾母,“那我当亲生姑娘疼的。”
“可不是咋的,金枝对她儿媳可好了,之前那会儿饭都不让做,苏老师生娃,金枝直接给准备了三十只老母鸡呢,一天吃一个。”
“咱们这人呐,也不能光看儿媳对咱咋样,咱们对人姑娘咋样,人姑娘也对咱们咋样。”
众人点头,“对是这个理,将心比心嘛。”
顾母听的暗自撇嘴,这老太太嘴上说的好听,实际做到的有多少啊。
顾母这养老生活着实让一众老太太羡慕了,尤其顾母还说自已认字啥的事,更羡慕了。
赵金枝这是闲出屁了,才会寻思认字,的这把年纪了,不过人家啥啥不愁,干啥都行啊。
她们要是有那生活,别说认字,让她们去绣花也行。
顾父这边也跟一众人聊着,重点讲了一下去法国旅游的事,
“那全是外国人啊,头发跟咱们不一样,金色的,眼睛也是蓝的,嘴里说着听不懂的话。”
“好在小荷会,带我们溜达了一圈,不然我们两口子去,那去了回不来了。”
村书记听着,笑道“顾叔,您这出国了,你才是外国人呐。”
“对对。”
.............
苏荷顾建华俩人已经到县里了,骑着自行车来的,坐惯了小轿车突然骑行车,还怪冷的。
县里跟之前大不相同了,多了好多店,商店小卖部,餐馆,服装店等等,卖各种东西的。
苏荷顾建华俩人去了顾三姐王组长俩人开的大超市,他们俩开的超市是县里最大的超市。
里面东西都很齐全,蔬菜水果日用百货米面等等。
这么大个超市一个月也赚不少钱。
跟苏荷借的三万块钱,顾三姐王组长俩人已经还了。
苏荷顾建华俩人整整买了两大兜子东西,结账时候顾三姐说,“不用给了不用给了,快拿回去。”
苏荷,“这咋行啊,我们拿了这么多东西呢,三姐你拿着吧。”
俩人撕吧起来了,最后顾三姐胜,她道,“这就对了嘛,虽然说咱们都是这里人,但你们都搬去京市生活了,回来都是客人那,哪有让客人掏钱的道理。”
苏荷,“行,明年暑假你们两口子带瑶瑶过去玩,我们别墅老大了,住多少人都没问题。”
说到这个顾三姐就挺遗憾的,“开了这店啊,我们两口子出远门就难了。”
“你们都搬去京市了,不然也能找个亲戚朋友看着了。”
苏荷,“这也是哈,你们俩过不来让瑶瑶过来玩,她大哥大姐都在京市呢,暑假闲着也是闲着。”
顾三姐,“你不说她都想去,这次放假回来就叨叨着要去京市,我没让过去。”
苏荷,“三姐,下次你让孩子来。”
“嗯呢,明年暑假让她过去。”
俩人聊了会儿,苏荷顾建华俩人前脚刚走,顾二姐二姐夫俩人就过来了,也是过来买东西。
昨天也没去超市看看,今天看了顾二姐二姐夫俩人觉得,在老家开一个这样的超市真心不错。
她俩看着都心动了。
这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就在屋里等着收钱就行。
就问了顾三姐,“我们这个就花了几万块钱,二姐你们要想开超市,不能参考我们家这个。”
“京市跟咱县里没法比啊。”
顾二姐,“我知道,就是看着挺不错的这超市,一个月赚不少钱吧?”
顾三姐,“几千块钱,有时候上万。”
反正是县里就他们家这一个大超市,整个县里人以及附近好几个村子里的人,都来他们超市买东西。
一个月收入真心不少。
反正对于这个收入顾三姐已经满意了,他们两口子现在寻思攒攒钱,买个车开开,对比两个轮子的还是四个轮子的比较方便。
就是不知道买小轿车好,还是买货车好,买小轿车的话只能家用,货车的拉货也可以。
这个到时候他们两口子得好好商量商量。
“那真心不错。”
“你们这铺子是买下来的吧?还是租的?”顾二姐问。
顾三姐,“买下来的,不过我们这便宜这么大个铺子才花了三万多块钱,要隔京市不得要十几万啊。”
顾二姐摇头,“十几万下不来,得要几十万,你们这铺子两千多还是三千多平?”
顾三姐,“两千九百。”
顾二姐,“建华开了酒楼,饭店,你知道花了多少钱买的吗?”
顾三姐想了想,“三十万?”
顾二姐,“是八十八万,他那铺子三千二百平,还是三年前买的,现在买那样的估计都要一百来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