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女钳工[六零]_渝跃鸢飞【完结】(171)

  “别看个头小,你看多灵活,还能直接转个头。你说这要是走到没法掉头的田边窄缝犄角旮旯里,多方便?”

  ……

  越看越心动,越看越心痒痒。

  齐邵宁好不容易给他们劝得冷静下来,实地测试看着看着,又滚烫烫的烧起来。

  大冬天的,愣是给看得浑身热乎乎的冒汗。

  “林同志,你看现在你们也在整地,能不能让我上手试试?”等林巧枝结束了一个大项的测试,过来旁边休息喝水,有个看着四十多的中年干部满脸堆笑地凑过来道。

  林巧枝转头看他:“您是?”

  “我姓赵,是从贵州那边来的。”他掏了掏随身挎包里的介绍信,递给林巧枝看,“我学农业的,后来分到县里的粮食局工作。”

  他很积极地道:“我也是农民出身,解放之后才有机会读的书,对农活也很擅长,这种丘陵山地的测试,让我们本地人操作一下,也能给林工你提一点实地的建议,说一些实操感受,对吧?”

  这确实是很有意义的。

  就算做过实地考察,但妄图用几次、几个月的时间,就将当地情况理解得像是本地居民一样透彻,那肯定是痴人说梦。

  林巧枝被这个理由说动。

  她想了想,“这点间隙时间也不够,这样,赵同志,你回去问问看,还有没有谁愿意操作试试,或者有过操作拖拉机的经验,我安排一个时间,做一个适应性测试。”

  “那可太好了!”

  “就这么说定了。”赵油满一步三回头,说着可不能改的话,连忙跑了回去。

  听到赵油满的消息,这些已经混熟了的丘陵干部就兴奋了,“算我一个。”

  “老赵你可得讲义气,你刚到招待所没有空房了,是我俩挤了一晚。”

  “我会开拖拉机,你们可别跟我抢。”

  这些人很多都是穷苦出身,解放后获得了学习的机会,他们从人民中来,又想走到人民中去。

  是真心想造福一方乡里,解决家乡的实际问题。

  林巧枝加了半个小时的适应性测试,却没想到有这么多人,“计划只有半小时,如果按照每个人操作六分钟,走过两到三个测试段的话,也只能有五个人。”

  赵油满当即道:“那就五个,剩下的咱可以往明天排不?或者等下了工,我们可以自己试试的,不用你们照看。”

  林巧枝摇头:“前面那个可以,后面不行,我们的柴油都是有计划的,不配测试人员随意开,太浪费了。”

  “明白、明白。”

  赵油满想到这一层,也是心疼地点头,紧接着很快确定了今天的五个人。

  赵油满第一个坐上拖拉机。

  周师傅教他简单操作,赵油满有点激动:“周师傅这个我会,这些天,光是看都看熟了!你再仔细给我讲讲怎么转弯就好。”

  尽管是全新的拖拉机,在操作习惯上,林巧枝没有改变太多,就好像开车,不管汽车怎么升级,但是方向盘、油门、离合、刹车的搭配,是不会有人轻易变动的。

  改变用户ῳ*Ɩ 的操作习惯,是很愚蠢的事情。

  在旁边看了这么些天,赵油满还真的看得七七八八,很快就操作着小拖拉机进了测试段。

  赵油满上去了,就舍不得下来了。

  等到换第二个人上去的时候,他都还一副意犹未尽、恋恋不舍的表情。

  林巧枝:“赵同志。”

  “来了来了!”赵油满把眼睛从小拖拉机上挪开,快步走到林巧枝跟前,说起自己操作的一些感受,还拿他哥哥赵油缸举例,手里比划着,“他平时下地干活啊,最喜欢……”

  林巧枝边听边点头,偶尔在手中本子上记两笔。

  直到赵油满把该说的都说完了,他飞快窥了一眼四周,压低声音道:“林同志,这台拖拉机能卖给我们不?”

  “那不行!”林巧枝被他这个想法惊得笔都一歪,哪有工业人把样机给卖掉的道理?

  但不在一个专业领域,有一些认知确实不同,赵油满显然不了解样机的意义,仍满怀希望,言辞恳切的希望能为乡亲父老带回去这辆山地小能手。

  林巧枝眼看他马上就要进入一把鼻涕一把泪的状态了,也顾不上这家伙是真是假,赶紧一锤定音道:“这事我做不了主。”

  她也颇有几分学到温东鸣的厚脸皮,“我就是一个小小的、年轻的技术工人,哪里能做得了这个主,您说是吧?”

  刚好路过的红旗厂工人:???

  忍不住转头朝林巧枝看去,表情只可以用惊骇来形容。

  赵油满尽管觉得好像哪里有点违和的样子,但又不免觉得确实有道理,年轻人嘛,哪里来那么大的话语权?

  总得领导拍板才好。

  他想了想,还是瞄准了温东鸣。

  显然,不止他一个人动了这个心思。原本就很忍不住了,自己亲自操作过,感受过这辆小拖拉机的好,哪里还能不对这辆拖拉机起心思?

  要不是拖拉机太重。

  真的是恨不得抱起就跑!

  猝不及防被甩了一口大锅的温东鸣:???

  “温厂长,这台卖给我们,你们再生产新的卖嘛!”

  “那不行。”

  “再商量商量,你看这小拖拉机在泥地里摸爬滚打这些天,也用旧了,左右也卖不出高价,不如卖给我们?”

  温东鸣头疼道:“不是这个道理,也不是我不愿意卖给你,主要是没有样机对我们后续生产也有影响的。”

  “这样吗?没有样机做不了后面的拖拉机吗?不是用图纸做的吗?”

  灵魂三连问,如此笃定且质朴的语气,差点给温东鸣都带沟里了。

  他好说歹说,才把事情解释清楚。

  倒不是事情特别难解释,主要是禁不住人一波波的分开来啊!个个都惦记,盼着这次就能直接弄一台回家,就不虚此行了。

  温东鸣感觉自己都快变成那不停复读学舌的鹦鹉了。

  这其中,当听到林巧枝的“我年轻,人微言轻”的说法后,温东鸣一口笑气哽在喉咙里,差点没给自己呛到。

  好在这样痛并快乐着的日子没有太久。

  在一轮测试通过后。

  温东鸣连夜购买了一串鞭炮,邀请记者们前来开记者招待会,还定制了一面横幅,预备挂在他们红旗厂门头上,庆祝红旗厂全丘陵地形拖拉机实地测试通过、即将圆满落地的好消息。

  这会儿临近年关,本就是好买鞭炮的时候,在把醒目的红色横幅高高挂上的那天,厂里党委书记,齐主任,路工等人都大方的自掏腰包,买了一大串红鞭炮,在厂门口噼里啪啦的放。

  他放鞭炮的时间还很巧妙,是大清早大家上班、买菜出门活动的时间。

  那挎着菜篮子的人同街坊相约着出门,成群结队的,马路上还穿梭着二八大杠的身影,再有就是记者们带着相机而来,红旗厂门口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好一会儿都不停歇,真的吸引来几条街百姓的目光。

  于是很快,周围几条街的人都知道了,红旗厂造出了世界一流的拖拉机,嗯,没听错,比全世界的技术都厉害。

  就是那个红旗厂特别厉害的女钳工林巧枝造的!

  这个时间点真的好,消息很快像是风一样刮遍了全江城,和红旗厂要好的单位,还包括仪器仪表厂的霍厂长,一听说红旗厂都放起鞭炮来了,都羡慕吃味又气笑了:“肯定是老温干的!除了他这家伙,还有谁能干出这种事?!”

  一般人,只会想到拉个横幅、请点记者。哪里会像是温东鸣这样,掐着大清早的时间段,大肆放鞭炮,这不是通告全城是什么?

  当然了,这也代表红旗厂这一帮子人,真的是乐疯了。

  看着红旗厂这样扶摇直上,说不羡慕是假的,可羡慕又有什么办法,没有这样突出的战绩,跟着学放鞭炮挂横幅都显得不伦不类的,反而徒惹笑话,不少单位领导高兴自豪又酸溜溜一阵后,都不由往自家厂子弟看去,尤其是看看女生,忍不住想,会不会他们单位也有一颗这样的沧海遗珠?

  那可是世界一流啊!

  在这样全厂振奋,欢欣雀跃的时刻。

  今年年末的一场入党仪式也如期举办。

  落雪的江城显得宁静,红旗厂的大礼堂内,庄严而肃穆的在主席台正上方挂起“听党指挥,工业报国”的至高理念。

  观众席上的众人,看到主席台上林巧枝身影,看到她的名字出现在入党名单时,即便是知道林巧枝战绩累累,心中也不禁浮现阵阵涟漪。

  尤其是看到她胸口多出来的那一枚金光闪闪长剑勋章,实在是出乎意料,感到不可思议的同时,心中简直掀起滔天巨浪。

  什么时候的事?

  林巧枝一次次完成同辈人、青年人、甚至高工们都完成不了的技术难题,年纪轻轻就成为一名正式高工,这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震撼了太多次,以至于已经有些免疫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yanqing/07_b/bjZK0.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年代文 爽文 渝跃鸢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