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美人娘亲被巧取豪夺后_未眠灯【完结】(201)

  他说起其他,“这座府邸原先是我祖母的,幼时我和阿兄闯了祸不敢回家,便会躲到这里来。后来我们长到能上战场的年纪,每每在外负了伤,我与阿兄也多是来此地修养,省得叫家中的祖母和母亲见了闹心。”

  黛黎眉心微动。

  以秦长庚如今的强势性格看来,这人年少时估计就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犟种。而他那个会亲手给儿子做玩具的胞兄,性子应该比他温和一些,可能是个儒将。

  她大抵能想象得到当时。

  一大一小的两个少年浑身是伤,面对面坐着帮彼此包扎,大的那个和煦叮嘱,小的那个一脸不服气。

  “所以这些武器,都是你们那时一点点带过来的?日积月累存了这般多。”黛黎再次看周围。

  否则很难解释为何本身已有君侯府,还会在外面的府邸放那么多武器。

  秦邵宗颔首说是。

  之后陷入一段沉静。

  “云策他……是否认回他生父了?”黛黎试探着问。

  “人之常情。”他语气平静地回答。

  黛黎不由转头看他。

  早上这人曾说:所以就算他认回我胞兄,也是人之常情。

  如今还是这四个字,看来她猜得对了。

  “云策说对不住我,让我失望了,辜负了我这些年的栽培。”秦邵宗眼里有自嘲,“可他若知晓当年阿兄因我而死,就不会说那样的话了。”

  黛黎心下一惊,“你不是说你胞兄是在战场上牺牲的吗?难道他当时他是为你挡刀没的?”

  她只能想到这个原因,否则秦长庚为什么说因他而亡?

  但男人却摇头,可能是饮了酒,那段尘封多年的过往在酒意之下难得再次被提起,“当年乌桓还未被打服,时时南下劫掠村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在乌桓军队再次来犯、并屠了一座村子后,我父亲决定给乌桓一个教训,好叫他们识得‘安分’二字。但那时的时机不太好,因为北地和朝廷那会儿闹得很僵。”

  黛黎在心里算了算。

  他说云策五岁没了生父,距今都将近十五年了。十五年前的北地和朝廷,有可能是矛盾激化的初期或中期。

  “为何闹僵?”黛黎问。

  秦邵宗面上的表情缓缓收敛,“当时的韩天子、也就是先帝,他想各州牧之子进京陪太子读书。”

  “进京当质子?”黛黎惊讶。

  秦邵宗到底抬起酒坛,又饮了一口酒,“意图如此直白,几乎是尽人皆知。而我父亲唯有阿兄与我两个儿子,阿兄是继承者,他绝无离开北地之可能,若要上京,只能是我去。但父亲深知长安是龙潭虎穴,并不愿将我送到那等囚笼中去。”

  “可是不去,便是抗旨,他们做任何事都因此有了理由。”黛黎好奇道:“令尊后来如何处理?”

  秦邵宗:“‘拖’字诀。”

  黛黎不自觉点头,倒是个好办法。

  不是不去长安,只是晚些再去,说抗旨也算不上。

  “恰逢乌桓来犯,父亲干脆整军讨伐乌桓,打算趁着乌桓再次南下时伏击包抄他们。我当时被点为前将军,负责冲锋;阿兄是左将军,负责侧翼。但临上阵前,我旧伤复发,阿兄察觉后便同父亲说与我换,我为左将军,他为前将军,说我们一同领军这般久,对将士都相当熟悉,换帅无所谓。”秦邵宗“哒”地放下酒坛。

  一阵风在这时吹入,如同黑色的浪潮般汹涌,呼地将秦邵宗面前的灯盏淹没。

  室中的光亮瞬间少了一半,只剩下黛黎面前的灯芯在缥缈地亮着,像一抹孤独的生魂。

  黛黎愣住,旋即脱口而出,“所以你阿兄是在那场战役里牺牲的?”

  秦邵宗额上有青筋绷起,他的面容半隐在昏暗中,有种说不明的阴狠,“当时军中有朝廷的暗桩,那暗桩在作战时从中作梗,不仅致我阿兄陨命,还让整支前锋队几乎有去无回。后来我才琢磨明白,当时乌桓来犯也不寻常,是朝廷有人暗中联合了乌桓高层做这一场局。”

  黛黎抽了一口凉气。

  联合外族给自己人设局?这分明是叛国!

  她大概能猜到原因,功高震主,远在长安的天子觉得座下宝座不踏实。

  加上秦父的“拖字诀”又添了一把火,所以有人干脆勾结乌桓砍断北地的一条胳膊。

  至于这其中涉及到的大燕戍边将士和无辜村民……

  不,都不重要。

  在政治面前,那些都不要紧。

  “但归根到底,还是因为与我换帅……”秦邵宗突然往后一倒,手背遮在眼上,食指的指骨蹭过自己的断眉。

  似乎有一道庄严的声音从远方飘来:“秦幽州,此子棕瞳长眼,天生断眉,生来损父克母,于亲族不利,注定六亲缘浅。”

  “我觉得你说得不对。”忽然有人说。

  她声音很温柔,并不多么掷地有声,却像春日的和风吹开了面前的黑雾。

  秦邵宗稍顿,将搭在眼上的手移开少许。

  黛黎听懂了他方才的未尽之意。

  如果不换帅,他阿兄就不会被奸人所害,他长嫂也不会跟着殉情离开,云策和云姝俩兄妹也不会尚在年幼时就失了双亲。

  她不知当年细节,不好评价换帅这件事,但于另一事上却有几分肯定,“当局者迷,其实我觉得云策或许是知晓当年的。他对生父景仰至此,时隔十多年也要认回去,证明那段记忆和感情从未淡去过。这样的孩子一定会竭尽全力收集和父亲相关的所有事,更别说那场变故至关重要。”

  秦邵宗眼瞳收紧了一下。

  “过往如何我看不见,但这几个月我观云策待你尊敬有加,并无怨怼。就算往后你们没父子缘分,他也一定会拿你当最敬重的叔叔。”黛黎大概能明白秦邵宗今日的反常。

  秦云策及冠了,成人了。

  这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本该受双亲的祝福和观礼,却因当年换帅一事,令他早早与父母阴阳相隔。

  纵然换帅不是秦邵宗本人提出,但就像秦红英说的,她二兄心里有愧,也耿耿于怀。

  不过要说秦长庚这人多想秦云策当他儿子,黛黎又觉得不尽然。

  他更多的或许是身份转变的落差,又或是栽培落空的无奈。

  “北国被你收服,昔日大仇已报,我想你阿兄泉下有知一定会很高兴。”黛黎拿过灯芯,引燃那盏熄灭的烛台。

  光芒猝地亮起,暖融融的。

  黛黎放好灯芯,转头看向还躺在地上的男人,忽然笑了笑,“其实也不一定是泉下有知,你兄嫂可能去了桃花源,过更好的日子去了……嗳,秦长庚你别拽我的袍子。”

  衣袂掀起微风,两点烛火随之摇曳,融融的暖光在晃动。

  她摔倒在他怀里,被他稳稳地接住。男人笑叹道,“夫人说得对,他们都去了更好的地方。”

  “对了,我有一件事要问你。”黛黎试图爬起来。

  圈在她腰上的长臂没松开,“何事?夫人但说无妨。”

  他不松开,黛黎就小范围地转动,坐在他身上,从上往下地看着他,“州州和我说,最近纳兰开始教他读其他书,学修身齐家治国之道。秦长庚,是不是你授意纳兰这么做的?”

  两盏小灯在后,黛黎的阴影将身下男人的面容笼住。

  但他的眼在黑暗里泛着一抹亮色,她看到他勾起薄唇,“夫人猜得不假。”

  不等黛黎问,秦邵宗慢悠悠说,“秦宴州那小子就算以前读过书,但他离开桃花源时才九岁。青莲教捡他是作刀用,又不是让他当那下凡的文曲星,识得几个字就够了,哪会教他别的文书。”

  他突然轻啧了声,后面的话有几分嫌弃,“我堂堂秦氏族长,朝廷敕封的武安侯,膝下儿子岂能识得的字还没他自个的手指多。”

  黛黎:“……”

  ①:《后汉书》

  第134章 结发为夫妻

  及冠礼结束后, 整个秦府彻底进入了忙碌的备婚状态。婚期定在明年开春,到时黛黎将从秦府出嫁,嫁到君侯府。

  府中奴仆忙忙碌碌, 秦邵宗有时一整个白日都会待在君侯府,他回去勘察修葺进度。

  几个小的要读书, 秦红英时常带着施溶月外出,去见昔时她在渔阳郡的手帕交,为女儿日后的如鱼得水铺路。

  府上最闲的那个,反而是黛黎。

  又宅了两日后, 黛黎实在待不住了, 带着念夏和碧珀一同出府游肆。她辰时出门,一去就是一个白日, 最后碾着夕阳的余晖才回来。

  冬日昼短夜长,回来不过是一炷香的时间, 方才绘得像油画般美丽的天空已黑了个彻底。

  房中点了灯,烛火熠熠, 明亮又暖和, 仿佛能驱散所有阴霾。

  “夫人回来了?”今日的秦邵宗难得比黛黎早回,“在外玩得可舒心?”

  黛黎随意说了句还行,而后除了大氅便坐在软椅上发呆,连一向被她嫌沉的金玉发饰都没有立马摘。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天作之合 甜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