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话一出,店内食客们纷纷响应,丢下碗筷就往南门方向冲。
不为别的,他们就想去给囚车丢一丢石头,同时多了解一点大夏边疆的情况。
……
夏国众人集体看热闹。
陈国朝堂的人一开始是懵逼的。
什么?陈国使团都传递回来的假消息?
什么?陈国使团被抓捕入狱了?
什么?吴毅已经率领三军压边境。
……
等听到夏国提出来的要求,要么陈国用庞大的金额赎回五座城池,要么就将五座城池赔偿给他们。
陈国高层险些气炸了。
陈国皇帝在朝堂上大发雷霆,怒斥着:“夏国可恶啊!陈国使团何曾勾结夏国太后了,那明明是楚国勾结的!居然把屎盆子扣朕头上。如今夏国强行侵占了陈国的国土,还敢问朕要一个说法,还敢敲诈!可恨啊!太贱了!”
陈国官吏们一个个老脸拉得老长,又愤怒又羞愧。
这时,陈国皇帝怒视众多朝臣:“你们平日一个个能言善辩,现在呢。给朕出个好主意。”
但没有朝臣敢开口。
他们知道皇帝想要什么答案,那就是打回去!
但他们不敢提啊!
之前陈国联手匈奴都打不赢,如今匈奴都快被打跑了,现在陈国单独去打,怎么打得赢,完全就是去送人头。
陈国皇帝猛地一拍案几,看向兵部尚书:“陈卿出列。说话!”
第309章 陈国被忽悠瘸了
陈国官吏们同情地看向兵部陈尚书。
陈尚书沉重地迈了一步出来,犹豫了一会,拱手道:“陛下。末将听过一句话,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不如请楚国大军过境对上夏国……”
陈国皇帝脸色有些左右为难。
这话说得好听,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实际上的意思是,“陛下,我们打不赢的,干脆求助楚国来帮忙吧”。
陈国皇帝不是很乐意,因为请神容易送神难。
这时,一位年轻小官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若真的请楚国军队过来,只怕我陈国就要中计被收割了!”
陈国官吏纷纷看过去。
陈国皇帝原本有点不高兴,看到是他,一个愣神,语气都缓和了些:“怎么说。”
年轻小官拱手道:“陛下,微臣一直在关注楚国和夏国之间的消息。微臣发现,好几个月之前,夏国邮驿每隔十日就会送信件给楚国大国师,据可靠消息,楚国四皇子也会当日过来查阅信件,从未落下过一次。”
陈国皇帝皱眉。
年轻小官继续道:“近日,夏国李丞相以寻人为理由,派遣了使者团进入楚国。楚国对他们不光好吃好喝地照顾着,还安排了官吏随行陪同……陛下,结合这几件事,微臣认为楚国和夏国有可能已经结盟。他们一旦结盟,夹在中间的陈国就危险了。”
陈国皇帝悚然一惊。
几国之中,楚国国力最强,夏国本来是最弱,但自从前一任皇帝吞下韩国以后,夏国就一跃到国土面积第二,但兵力稍逊的位置。
自那以后,楚国都是拉拢陈国与蜀国一起去对付夏国,他们私下甚至口头商议过如何瓜分夏国领地。但若楚国变卦与夏国结盟了,那他陈国岂不是落在两只猛虎中间的肥肉。
危,大大的危!
越想越担心,陈国皇帝下意识开口道:“不可能,楚国最是忌惮夏国,怎么可能与夏国联盟。”
陈国官吏们表情也有些不安,听到陈国皇帝这么说,他们也纷纷道:
“楚国与陈国结盟十多年。不可能突然就改。”
“不错。夏国野心勃勃,楚国难道不怕养虎为患?”
……
这时,还有与亲楚派系的官员,直接站出来,指着年轻官吏道:“大胆!你仅凭一些寻常信件,一些正规的拜访,就说楚国和夏国联合?这分明是在挑拨离间。”
此话一出,年轻小官生气道:“仅凭一些信件?!大人,那您能否解释一下,是什么信件,需要夏国皇宫每隔十日要寄信给楚国大国师,又是什么寻常的信件,需要一位当朝大国师和一位楚国的实权皇子一起看?这话您自己说了您自己信吗?微臣认为,与其说是家书,这更可能会是楚国与夏国私下在互通情报。所以才会得到楚国大国师和楚国四皇子的重视。”
陈国官吏们哑口无言。
是啊!一个楚国大国师,一个楚国四皇子,怎么可能一起看不重要的家书。难道楚国和夏国在利用这个渠道,互通有无吗?!
亲楚派系的官吏也忽然觉得心虚,但还是顽强道:“但这些只是你的猜测,你也没看家书内容。好,退一万步说,你分析的信件有点道理。那夏国派遣人入楚寻人一事,你认为有问题就太牵强了吧。你这纯粹是看楚国不顺眼乱说。”
年轻小官冷笑一声:“我作为陈国人,看楚国不顺眼有何问题吗?每次求楚国办事,我们送出去的金银珠宝美人粮食还少了?难道你看楚国顺眼。”
亲楚派系的官吏一哽,恨不得咆哮:你别为了讨皇帝喜欢就到处乱喷!知不知道,抱大腿就是要交保护费啊!
年轻小官继续道:“单看后面这一件事,好像问题不大。但结合目前的情况来看呢?夏国忽然宣布出兵,楚国就表明不帮忙,您要坚持认为这两国没私下达成共识,那微臣也没办法,毕竟朽木不可雕也,每个人对政治的敏锐是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