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之后,他快乐地回会同馆休息。
第462章 皇帝谜语人
楚国三皇子在心中另有谋划。
皇宫书房的数位朝臣也在激烈地争辩。
他们基本勉强达成共识,比如前期以安抚灾民为主,后续工作跟进。
唯一一点达不成共识的点在于,户部坚决反对出兵北地,不同意透支粮仓,不敢赌明年是一个丰收好年。兵部则反复强调,战士们的血不能白流,只要多消耗一些粮草,就能稳住胜利的果实。要不然,这果实不是让给陈国就是让给楚国。
双方将太子围在中间,句句话都说“启奏太子殿下……”“太子殿下怎么看?”,但实际上,他们都在侧面向始终沉默的皇帝进谏。
文臣武将嘴巴皮都快说干了,翻来覆去就那点花样,但皇帝不开口,他们都舍不得闭嘴。
这时,外面的大太监求见,说是有暗卫的新消息传递过来。
朝臣们瞬间闭嘴。
皇帝接过消息仔细看了两遍,忽然轻笑了一声,他抬眼道:“兵部尚书,你建议派遣哪一位将军前去北地。”
“陛下!”
兵部尚书一脸激动。户部尚书满脸焦虑。两人几乎是同时发声。
兵部尚书道:“陛下。边疆将星云集,实力非凡。臣认为不需另派将军指挥,只需将三万兵马安全送去北地即可。”
户部尚书忍不住站出来道:“陛下,粮草储备乃立国之本啊!来年……”
“粮食不必忧虑。”皇帝摆摆手,“已经有人送来了。”
不光户部尚书一怔,其余朝臣们脑海同时冒出一个问号:谁送来了?
奈何皇帝没有解释的意思,只说了一句,如今粮草已经运在蜀国与夏国的边境城镇,派遣人去点点数量即可。
朝臣们见皇帝态度回避也不敢多问,在这个时候他们万分思念元软,如果小国师在就好了,肯定爆瓜,不会给皇帝做谜语人的机会。
只有兵部尚书摩拳擦掌地兴奋着,时不时还要说几句,比如受灾范围很大。帮派三万军队过去维稳可能不够,要不派个五万,要么派个六万,要么派个七万人……
户部尚书听不下去了,忍不住肘击了他一下,冷笑:“要不要把大夏军都给弄过去呀?”
兵部尚书刚想回答不行,猛然意识到户部尚书在阴阳他,也故意摊手回怼道:“这就要看洪水在哪了。若是洪水流得远,指不定,大夏将领都得过去……”
他话还没有说完,外面忽然传来高昂的声音。
“陛下,八百里加急!又是八百里加急!捷报啊!”
说实话,之前的几次八百里加急,次次都是坏消息,而且一次比一次坏,以至于众人对这个“八百里加急”都有点ptsd了。
直到听到后两字“捷报”,众人的脸色才缓和下来。
皇帝示意大太监将信送上前,刚扫了一眼,皇帝“咦”了一声,又看,过了一会,皇帝招手示意太子过来。
太子上前一看,脸上闪过迷茫震惊的神色。
片刻后,太子声音有些飘忽:“这……想想是九妹,可能!也,挺大啊!”
朝臣们:???
是什么?!别藏着掖着啊!
第463章 心情激荡,表情震惊
性子急的兵部尚书上前一步,刚准备开口,就看见皇帝不悦道:“朕是怀疑她做不到吗?朕是忧心九儿。”
太子瞬间领悟,父皇是想九妹了。
他忙拱手:“是儿臣疏忽。父皇,儿臣认为九妹做下的事,太过伟岸奇迹,儿臣又担心九妹辛苦,又担心九妹会被七日人盯上。儿臣认为,不如尽快让九妹回来才好。”
皇帝满意地点点头:“这事交由你去办。”
然后皇帝起身,保持着优雅的姿态走了。
文武百官目瞪口呆,就差伸出手挽留我不是。:???
不是?!陛下,你就这么走了?!
您是当谜语人当上瘾了?!一次不够还来两次?!
朝臣们不敢打扰皇帝,不约而同地看向了太子,嗯?太子人呢?跑了?
就在众人焦虑左右寻找时,没想到过了一会后,太子又从右侧的帷幔中出现。
他人一出现,立刻得到许多幽怨的声音:
“……太子殿下,许久不见,如隔几秋啊!”
……
太子看着围过来的官吏们,轻咳一声,不好意思说自己刚刚是急着出恭。
太子道:“我是去拿地图了。”说着,他打开了手中地图,“这样,诸位大人能看得更清楚一些。”
说到这,太子打开一张放大了大夏北部局部的地图,指着几个河道,然后开口道:“这两个河道,诸位大人有印象吧。”
工部尚书点头:“有,算是这一回修建水渠的上河道,也是……”他咬牙,“那混账小人,隐瞒不报的堤坝所在处。”
太子点点头,带着点淡淡的装逼感,道:“被冻住了。”
文臣武将:???
过了一会,工部尚书忍不住开口道:“什么?”
太子故作淡定地点三下了地图:“这里,这里,还有这,都被冻住了,顺利度过洪峰。北地万亩良田,无忧。”
文臣武将们的表情: (⊙□⊙) ;Σ(っ °Д °;)っ ;(゜。゜)...
他们的议论声此起彼伏,越来越响亮:
“冻住了?!是明面上的冻住了?!河流冻住了?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