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噗!”元软一口奶喷了出来,小婴儿满脸被呛得通红,咳得打颤。
慌得祈悦连忙抱起元软,一阵哄一阵轻轻拍背:“九妹深呼吸,九妹缓缓吐气。”
系统惊呼:【阿软你没事吧!阿软你可还好!呛到了没有?我马上找可以化痰止咳方面的药……】
“咳咳,咳……”元软努力平复咳嗽,先拍拍祈悦,“我,我没事。”
然后元软安抚系统:【我没事啊!不用化痰止咳,只,咳,只是……有些害羞。】
系统缓缓冒出一个电子问号:【害羞啥?难道是那个元软煤?阿软,自信起来,这是你应得的,以后这样的命名机会还多着呢……】
元软再一次猛猛咳嗽出声:……
还来?!
她真不想这样名垂千古啊!
第503章 殿试
元软头疼,但她又不好和系统说,主要是和系统说也没用。
她拉了拉祈悦的手,说是要一起去看科举。
祈悦熟练地将元软抱起来,指着后方的宫殿道:“他们正在准备殿试。阿软想去看看吗?还是说在外面等放榜?”
听到殿试,元软有些心动。
她拉了拉祈悦的衣袖,轻声道:“七姐姐,我们一起去殿试看看吧。”
祈悦微微颔首:“好。”
……
元软和祈悦抵达充当殿试考场的宫殿时,考生们刚刚抵达,正在候场,距离殿试还有一些时间。
学子们身着崭新的衣裳,三三两两分成不同的小团体站立在一起。
仔细看过去,这些学子们神色疲惫,某些人黑眼圈重,还有些人站都有些站不稳,但所有人,无一例外都有一双极为有神的眼睛。
元软和祈悦低调地靠近几个团体,就听见他们踌躇壮志的发言:
“终于来到殿试这一步了!终于可以面见陛下了。终于能实现我长久以来的愿望了。”
“周兄,你的愿望是什么?”
“哎,不知道有没有机会看到小国师。”
元软身体一个踉跄,嘴角微微抽搐,并且往祈悦的身后躲了两步。
这位周郎君的话也引起不少学子们的回头。
本来,元软以为大家即便不嘲笑,肯定也会吐槽周郎君一波,没想到周郎君居然还得到了不少学子们的附和:
“周郎君,英雄所见略同啊!小国师可以说是救了我生生父亲一命。我这会来京,就盼着能见她一面,当面感激她!”
“你当国师能随便面见的?!还有,小国师这种称呼在京城就不要说了。”
“我也对大夏的国师很好奇,这一路从陈国过来,听了很多她的传奇经历。”
……
这一群人聊得热火朝天,元软的表情越发尴尬。
她拉着祈悦的手往后退,尽量避免与周郎君极其附和的人打照面,就在这时,她终于听见身后传来了不一样的声音。
“于途兄,不知你的抱负是什么?”
“让蜀……所有人都知道,夏国将会在我的政治主张下,日新月异,节节攀升!”
元软听到这忍不住探头看了一眼,就见说这句话的于途,是一位身高不高,但风姿卓越,浑身气场2米8的男子。
元软准备靠近一点点,却被前面一道灰色的身影给挡住了视野。
元软刚准备绕道,就听见这灰衣人轻声说:“于途兄天资卓越,又有如此雄心壮志,为何舍近求远?不在蜀国发展呢?”
于途不紧不慢的声音响起:“你怎知我没踏入过蜀国官场。”
不少学子惊讶地看过来,灰衣人一顿,调侃道:“失敬失敬,原来是一位官老爷啊。”
于途没有说话。
灰衣人安静了一会,继续道:“于大人,在下也很能理解你的想法,那蜀国官场在下也去过,高层乌烟瘴气的,确实没什么待着的必要,但这夏国吧……说真的,若是在下有钱离开,在下更想去楚国走幕僚的方式当官。因为这种反反复复考试的,尤其题目又很刁钻狭隘,说真的,有损在下的灵气啊。”
元软听到这话皱起了眉,这个灰衣人,有点不对劲啊。
第504章 科举,易如反掌
但灰衣人这一番话,却成功引起不少学子们的共鸣,他们好几个人凑过来说话:
“出题刁钻狭隘这话,在下狠狠赞同了。什么给出一句诗词,就让我分析当时的社会民生!老天奶,写诗的诗人指不定都不了解当时的打仗情况在瞎写呢。”
“就是啊!还有给一句诗,分析诗人当时生活在哪个地方,这也就罢了,还要求详写当时战争如何。我庖厨都没进过,真的就是硬着头皮乱写。”
“是啊是啊!还有一道题,让我们写如何合理地收盐铁税,这得罪人的难题,我知道我也不敢多写啊。”
“等等,卷面上什么时候涉及到“盐铁税”了?”
“就是第一道题啊。”
“啊?那不是让我们分析“井田制、均田制等土地法改”吗?”
“……啊?”
……
这时,灰衣人又冒出头来说:“诸位未来的同僚,你们看看这些题,不就是让我们鸡蛋里挑骨头地分析吗?出题范围狭隘也就罢了。我有一友人,不擅四书五经,但很擅诗词歌赋,是万里挑一的大才子,你们敢信吗?他居然连入京的资格都没有。哎……来大夏当官的环境,真的不如陈、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