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话一出,学子们面面相觑,神情都有些不安。
但都老实地跟着点名册离开。
第516章 就这么被抓了
学子们排完队。
灰衣人神色骤变,因为他发现与自己站在一起的,全是几个他安排拉拢的暗桩。
灰衣人忍不住站出来一步,高声道:“敢问大人,为何要这么分……”
主考官不耐烦地挥挥手:“怎么换个屋考试还要问东问西,没见过你们这么难调派的。怎么分,不就是按你们之前自己坐下的座位分的。”
灰衣众人一愣。
这么说来,他们为了做出抄袭作弊的丑闻,确实有意坐在了一起,好像是有些道理。
只为首的灰衣人依旧难以安心,忍不住补充一句:“那为何要从后……”
主考官瞪了一眼过来,冷着脸:“考不考?不想考,想放弃的可以立刻走。立刻!本官不拦着你们!”
灰衣人:……
这时,其他已经排好队的学子们也低声劝道:
“史兄弟,你看我们也是这么排的,别争了,先考再说。”
“对啊史郎君,不就是换个考场,我们都换了。”
“好不容易考到这一步了,没事的!”
……
灰衣人看主考官一脸平淡的模样,又想到好不容易才来到殿试这一步,他一咬牙,站在队伍的最前列。
不过他的眼皮子一直在跳,直到坐下考试,不到一盏茶时间,他就被埋伏在后方的锦衣卫擒拿,不光主谋,其余人也全部被一对一擒拿,上镣铐。
灰衣人见全军覆没,知晓大势已去,忍不住问道:“你们究竟是如何发现的?”
他们为了保密已经做到极致了,比如这一批带进来的文人,其本身压根不知道肩负着扰乱大夏考场的计划,是被其他东西威逼利诱。
锦衣卫一块抹布就砸了过来,同时对抓着灰衣人的锦衣卫怒斥:“格老子的。怎么不先把这臭嘴堵上。吵到隔壁科考怎么办。”
灰衣人瞳孔一缩,还挣扎着说:“你们不能抓我,我有身份……”
但话还没说完,被锦衣卫直接堵嘴,和其他人一起被抓下去。
……
远处,皇帝一行人静静地看着这群人被捆着押走。
片刻后,皇帝冷不丁道:“若无小九,这一次科举将会出现几十卷一模一样的答案。大夏第一届科举将会成为一个天大的笑话。太让朕失望了。”
负责的吏部一脉官吏齐刷刷跪下:“臣\/微臣……知罪。”
皇帝低头看向吏部官员,道:“今日过后,朕会让三司来彻查,若一切都仅仅是乌龙,朕就只治你们一个失察之罪,罚俸禄一年。”
吏部一脉的官员大喜,连忙叩谢谢恩。
皇帝停顿了一会,轻飘飘道:“但若查出灰衣人与你们的下属、亲属、又或者是门客有勾结。你们即便不知情,也罪当主谋,不光担责,还必须遣散所有门客。”
吏部一脉官员浑身一僵,一个个摩拳擦掌,必须努力了。
皇帝还在继续惩处有关这一次科举的相关责任人,连太子也没逃过一顿喝斥。
但太子听得有些走神。
主要是他心中还在琢磨着,遣散门客这一惩罚条件。
父皇莫非是想对权贵的私人武装力量,动手了么?!
若是真要对权贵门客、部曲等成员动手。
这风暴绝不会比削藩要小,甚至有可能更大啊。
第517章 自有圣人定夺
这时,皇帝又道:“太子,太子……”
太子猛然抬头,见皇帝以及朝臣们全部看向他。
太子连忙拱手:“儿臣在。”
皇帝微蹙眉,上前一步拍拍太子的肩膀:“是人皆会犯错,朕没有责备你,不必太过紧张。”
太子抿了抿唇,最终决定将猜测埋在心中,拱手道:“是。”
皇帝又看了太子一眼,随后叮嘱了朝臣们几句,最后道:“都先休息,稍后朕得好好看看,值得系统如此叹惋的人物。”
文臣们纷纷称是,然后看向李丞相。
李丞相:……
……
伴随着主考官宣布时辰已到,伴随着学子们愁眉苦脸的表情,一张张试卷被吏部官员无情地收上去。
学子们叹息着,从不同的宫殿走了出来,彼此见面总会闲聊:
“兄台,考得如何?”
“唉,不怎么样。”
“倒数第三大论述写了吗?”
“写……倒是都写满了。”
“……”
于途也被书社学子们团团围住,他们努力压抑着兴奋,低声道:
“多亏于兄,这回第六题,我们曾经解析过啊!”
“哪里才第六题,最后一题的破题,于兄不也讲解过吗?我唯一担心的是,关于是否要收服部分匈奴族那一题,我们估计破题都一样,会不会被上面……”
“怕什么!我们正大光明,即便破题类似被捅上去,我们也能说是于途夫子讲解过,哈,面露难色的应该说出题人才对。”
……
曾经盗用于途的论证,在太学大放厥词的王郎君,脸色一变。
他忍不住道:“这个经过我们讨论,难道不就是我们的吗?”
旁人疑惑道:“学到的当然是我们的,但出处来源于郎君,这没问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