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遇莺小记_岑清宴【完结】(33)

  叶莺满意了。

  下午,京墨前来回话,坊间如今关于何氏流谶越传越凶,且英国公府能以身家性命要挟普通百姓,却对散布的源头——一帮乞儿无赖,没有任何法子。

  因他们整日游走在城中各个坊市,熟悉大街小巷,耳通目明,可以灵活躲避亲卫的抓捕,且十分豁得出去。

  毕竟他们没有父母亲长,没有妻儿友朋,只剩下命一条,真的只要给几口吃食,就可以为你做任何事。

  何况他们最厌恨的就是如英国公府这般锦衣玉食的权贵,相较之下,他们过得完全不是人日子。所以京墨寻到桥洞底下时,几个乞儿头头满口答应了下来。

  这样的事,也不光是崔家在做。

  一些过去便与何氏结过梁子的官员,若何氏不倒,自身的仕途也是一眼到头,当时因畏惧对方权势而选择了忍气吞声,如今机会摆在眼前,自然要借东风。

  是以崔沅的人只开了个头,这些流谶便如雪堆一般越滚越大,纷纷扬扬。

  朝堂上,崔沅曾经的下属,御史台侍御史陶鸿羲弹劾英国公世子何庐授意府上家丁欺压百姓,动用私刑,数罪并列。

  今日下午与凌霄交代这些后续的细节时,崔沅不知怎么,没有让她回避。

  她趁练字的间隙偷偷抬眼看了下,对面的大书案后,长公子眉眼垂着,说话的调子不疾不徐,还是那个松间明月。

  ……嗯,政斗,好可怕啊!

  叶莺的小动作,自然逃不过崔沅的眼睛。只他想让她知道,他并非她心目中想象的那般十全,光风霁月的端方君子也会因为立场、政治对敌人下暗手,也有不磊落的时候。或许这样,她便不会执意留下来了。

  因还要给陶鸿羲及几个同年回信,到了夜里,崔沅仍在挑灯伏案。

  白玉镂空的梅花香炉里,点着提神醒脑的清心香。

  此香方中所用沉香产自扶南,焚时会散发类似薄荷的淡淡香气。清凉的香气进入鼻腔、喉咙时有通鼻省神之感,却又不似直接闻薄荷那般刺激。

  香雾袅袅,渐渐淡了下来,叶莺往炉中又添了些香粉。即便如此,也还是不住地打哈欠。

  戌时过半,崔沅将写好的几封信件通读过目了一遍,吩咐苍梧:“明日一早送出去。”

  苍梧答应着。

  叶莺眨眨眼,这是忙完了吧?

  崔沅眼皮也不抬一下,自案边堆着的字纸中抽出一叠来,接着白日未练完的大字,打算继续。

  常写字的都知道,大笔可写小字,小笔却不宜写大字,崔沅书案旁立着的紫檀螭龙都承笔架便挂着七八支常用笔,大小不一,有狼毫、兔毫、紫毫等等,他欲换了笔架上的湖州羊毫联笔来,手刚触到,却被叶莺给按住了。

  她提醒:“不早了,公子。”

  崔沅看一眼她,双眸里泛着涟涟的水光。

  崔沅唇边一闪而过笑意。

  “困了?”他道,“困了就自去睡,不必在这守着。”

  叶莺却没有让开。

  “公子的字够好啦,明日再接着练吧。”她像晨间那样眯眼笑了笑,“要是熬夜睡得晚了,眼下黑不说,还会掉发。您也不想出家当和尚吧?”

  苍梧原本困得揉眼睛,被她这番话吓得立马清醒了。

  无他,只是公子从来不喜下人管东管西,小时候太夫人派来照顾他的嬷嬷,就是因为总爱操心公子起居的习惯,试图插手,后面公子就渐渐没要对方管院子了,而是由长大的白术接管,那嬷嬷自然也回了太夫人院里。

  接着他却惊讶地发现,公子只是挑眉,不痛不痒地应了句:“危言耸听。”

  噫!

  甚至不仅不烦,还多余地解释,“就剩四张了,左不过半时辰。”

  练字这个事情,是他从小就养成的习惯,在崔相的教导下,即使再忙,每日也是至少十张大字。便是如今的字已经不比名家差,且自有风骨,在外成为追捧模仿的对象,这个习惯也不曾撂开过。

  仿佛显得她不懂事了一般。

  叶莺叹一口气,松开了手,语气低落:“方才婢子分毫不曾打扰,因您在办正事,婢子知道分寸,可这样的小事却实在不值得您损耗身子呀。”

  崔沅忽地恍惚,这样的话他有点耳熟,好像在哪里听过类似的。仔细想了想,哦,原来是在父亲留下的手记中。

  时下文人好写手记,既做读书札记,又含人生感悟,也有似父亲这般将夫妻琐碎、生活闲趣统统记录下来,待晚年回顾的。

  父亲好金石,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母亲便是用这般以威逼怂听的法子劝谏……曾在手记中交代,自己每每妥协并非畏惧变丑,而是因“蓉娘好美”,担心若自己貌丑,妻子便会将目光放在其他俊秀少年身上。

  看似抱怨,实则暗暗自得。

  在此之前,崔沅其实更惋惜父亲手记中提到撰成《金石录》数十卷,其上记述金石器物、碑刻、书画近千,后来整理翻阅父亲的书斋,并未发现此录,想来是随身携带,所以随着马车一同滚落山崖,与其他遗物掩埋在不知哪片乱石堆中了,不曾留传于世,实在是遗憾。

  如今却因为叶莺的一句话,忽地想起了这些闲散的只言片语,从而管中窥豹——

  母亲亦是因在乎父亲,才会想方设法劝其注意身体。

  夫妻俩,实足恩爱。

  看叶莺转过身去,垂头丧气的样子,就好像受了什么天大的打击一般……崔沅有一瞬的沉吟,终究是将字纸重新拾好,“罢了。”

  叶莺以退为进的计谋达成,眼中划过一丝狡黠笑意。

  苍梧紧紧捂住了嘴巴。

  公子好奇怪!

  还好桑叶姐姐前些时日告诫过他,要是碰见公子言行奇怪的时候,就尽量缩起来,装鹌鹑。

  第二天喝药的时辰,未见汤药,崔沅习惯性先问:“今日是什么?”

  叶莺手里的点心,好像总有做不完的新花样。

  叶莺今天做的是雪媚娘,桂花酒酿馅儿的。

  桂花用的仍然是崔府东园里那株丹桂,可惜是朱砂丹桂而非橙红丹桂,橙红丹桂天然适合用来装饰点心,而朱砂丹桂吃起来总有股子生涩气,蜜渍倒还好些。

  今天的酥酪馅儿里头就掺了蜜渍桂花酱跟今晨煮圆子剩下的醪糟,味道是甜中透着点发酵的淡淡酸气,解腻。

  包上糯米皮,放在炒熟的糯米粉上一滚,又白,又嫩,顶上再撒一撮烘干的桂花,用重云的话来说就是,“好看得都不舍得吃”。

  当面打开食盒后,崔沅看着点心碟子沉默了一下。

  仅有的两枚盛在里面,显得格外可怜。

  叶莺咳了一声,解释道:“大病刚愈,饮食还是清淡些好。点心这种高油高糖的零嘴,还是少进一些。左右公子也不爱吃这等孩子气东西。”

  还真不是因之前的事挤兑他。

  崔沅:“……”

  今天的汤药,入口仿佛格外苦涩些。

  夜里该轮到桑叶守夜,苏合睡到一半起来方便,却发现对面的床上空无一人。

  这么晚,人去哪了?

  推门出去,到处的灯都熄了,灶房窗户却依稀透出些亮光。

  苏合想了想,披上外衣摸了过去。

  灶房里,叶莺正研究点心方子。

  明前龙井用泉水泡开,拌入粳米粉、藕粉,揉成团,分小剂子压平,将青梅切小丁与松仁蜜渍一会儿,包入作馅,再往模子中抹上山茶油,大火蒸一刻钟,出笼后碧莹莹的好看。

  灶房里都是茶香味,这个且没放什么糖,甜味都是蜂蜜提供,间或咬到一粒青梅肉,酸溜溜的,味蕾一下就打开了。

  按这样的思路,那她举一反三,还能将青梅换做山楂、乌梅、莲子,藕粉换成茯苓粉,粳米也可以用糯米、糙米来代替,重新组合下,就又是十来种不同的点心。

  叶莺将剩下半块点心塞进口中。嗯!味儿不错!排列组合学得也不错!

  便在这个时候,寂静的门口忽然传来了碎石被踩动的响声,随后是苏合用来掩饰尴尬的惊讶询问:“莺儿,这么晚了,你还在灶房?”

  叶莺也惊讶:“你怎么起来了?”

  苏合道:“我起夜没瞧见你,担心出了什么事,便过来瞧瞧。你怎地,饿啦?”

  叶莺便叹了一口气。

  白天公子虽没说什么,可轮到她看着黑漆漆的汤药,心里还是有些说不出的感觉。所以晚上躺着睡不着,就又来了灶房,研究吃着健康一点的点心方子。

  一个时辰过去,废了七八版方子,换了三种茶,其中茶叶的种类跟泡茶的水温都有讲究。

  又譬如藕粉必得用晒干的西湖藕粉,而不能是烘干粉或者旁的湖藕。烘干的入口总有股子燥气,寻常的藕试了几种,香味都不够。

  总之一把辛酸泪,到底是成功了。

  苏合听了,张着嘴巴,原本捏在手里的米糕又放下了,久久说不出话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天作之合 美食文 甜宠文 岑清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