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折风骨_鹿有枝丫【完结】(36)

  就在她灰溜溜地想要转身离开时,她的视线落在的最后一列的倒数第二个名字。

  她看到了什么?!

  看到了“陶立”两个大字!

  第六十九名!

  她考上了!她考上了!!!

  这个结果出乎黎宛的意料。

  不是出乎意料地差,而是出乎意料地好。因为从一开始,她就不打算再参加往上的会试、殿试,一是怕自己太招眼被识破,另一点,黎宛其实有点担心陆铎那个阴魂不散的家伙,好歹他也是大显朝的重臣,万一自己一个不小心,被陆铎发现逮回去,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以她如今的名次,她去金陵做官是不可能的。她巴不得能去一个犄角旮旯的地方,隐姓埋名,过上悠哉的日子。

  黎宛没忍住,在榜前欢呼出声。

  没过多久,朝廷的任命书就下来了,黎宛被派往福建福州的一个沿海小县城当知县。

  傅掌柜和陶夫人其实没指望黎宛真能考上,如今她不仅考上了,还中了举人,当了官!二老高兴得简直合不拢嘴,这几日都在忙着收拾行李,就等着全家人一道去福州陪黎宛上任。

  黎宛也对即将开始的新生活十分向往。

  陆珠儿虽离家近一年时间,可她一点儿也不想回去面对那些凹糟事儿,遂托人递了一封信回陆府,言明自己过得很好,让母亲和哥哥不必担忧。

  信寄出后,四人便携已经九个月大、喜欢四处乱爬的阿煦上路了。

  担心旅途劳累,黎宛特意雇了两辆宽敞的马车,沿官道往福州连江县出发。

  三日后的夜里,一行人到达福州地界。

  驿站还未到,舟车劳顿,几人都累了。陆珠儿熟睡着,黎宛抱着阿煦也昏昏沉沉的。

  忽然,怀中本睡着了的阿煦烦躁不安地扭动起来,发出哼哼唧唧的声音。

  黎宛被阿煦的动静吵醒,睁开眼欲安抚阿煦。

  甫一清醒,黎宛就察觉到了空气中若隐若现的焦味。

  她掀开车帘,只见远处高大树木遮挡着的天空,有隐隐的红光。

  黎宛伸出手握拳,再摊开。

  她手掌心赫然出现了斑斑点点的黑屑,若她没认错,这是大火焚烧才有的黑屑!

  黎宛的瞳孔放大,浑身寒毛唰得竖起来!

  “出事了,停车!你们快醒醒!”黎宛发着颤的呼喊声在这静谧的黑夜中撕破了一道口子。

  第31章 状元

  月明星稀。通往连江县的官道上,有两辆马车突兀地停在原地。

  “陶大人,出什么事了?”两名车夫面面相觑,不知发生了什么,正在休憩的几人也都被黎宛一一叫醒。

  “若我没猜错,前方或有强盗劫匪在打家劫舍,我们即刻掉头!”

  “什么?!”众人齐齐倒吸一口气。

  陆珠儿慌张问:“好端端的怎会有劫匪?”

  黎宛摇头,“我也不知,我只觉得前方态势不清,不可妄去,还是回头保险。”

  几人都以黎宛为主心骨,她这般说,那便这般做。

  一行人正准备掉头时,黎宛却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将阿煦交给陶夫人,黎宛趴下身,耳朵贴地,闭目细听。

  传入她耳中的,是隆隆的马蹄声。

  黎宛心中一凛,不好了,怕是来不及掉头了。

  “弃马车,我们去山上躲起来!”黎宛当机立断。

  “这么多的行李呢?”陶夫人有些犹豫。

  “娘,保命重要,钱财没了可以再挣,人没了就什么都没了!”

  “儿子说得对,赶紧走吧!”傅掌柜拉着恋恋不舍的陶夫人迅速离开了官道。

  就在他们躲进一个僻静山洞的刹那,黎宛透过树木间的缝隙,看到黑夜中冒出几十个剃发露顶,仅以布条遮体的形容怪异之人,他们手持火把,将两辆马车团团围住。

  她的瞳孔骤缩,额间沁出密密麻麻的细汗,这些人,是倭寇!

  “首领大人,马车里没有人。”一个汉人模样的中年男子率先上前查看,见马车中空空荡荡,对着身后的倭寇首领说道。

  一群人叽里呱啦地说着黎宛听不懂的日语,随后将马车里他们来不及带走的金银细软一一搜刮殆尽。

  黎宛一颗心紧紧揪着,只求这群倭寇能够拿钱消灾。

  可俗话说得好,怕什么,来什么。

  那倭寇头子一把火将马车烧毁后,却不似要离开的样子。那双又小又细的眼环顾四周的山坡,似是要将黎宛等人的藏身之地给找出来。

  那倭寇头子好似是条能闻着味儿的狗,一群人一路搜查,竟离他们的藏身之地越来越近。

  黎宛后背被冷汗打湿,若倭寇真的要赶尽杀绝,他们几人毫无还手之力,只能等死!饶是她,此刻也想不出万全之法。

  黎宛望着又熟睡过去的阿煦,“娘,一会儿他们来了,我去拖住他们,你们带着阿煦跑,跑得越远越好!”

  陶夫人满脸是泪,一边捂着的嘴不让自己哭出声,一边拼命摇头。

  就几句话的功夫,那群倭寇离他们仅有几步之遥了,黎宛仿佛都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着的血腥味!

  黎宛眼一闭,心想今儿个自己恐怕要交代在这儿了。临死前,她回想起自己来到这里的两年多时间,虽然有遗憾,但她遇见了阿陶,如今还有了阿煦,还为自己了搏了功名,

  光阴虽短,却也不可谓不圆满。

  人生难得小满。不就是一死,何惧之有?

  黎宛睁开眼,已下定了必死的决心。她深吸一口气,起身欲要去与倭寇周旋。

  千钧一发之际,外头忽然传来震天的呼喊声!

  “捉拿倭寇!取倭寇首级者,赏银一百两!”

  是官兵,官兵来了!黎宛的精神为之一振!

  那形容猥琐的倭寇头子最后看了一眼山洞的位置,不得已做了个手势,一群人悄无声息地消失在黑夜中。

  黎宛抚着狂跳的胸口,长舒一口气。

  官兵很快随着脚印追到了黎宛的藏身处。

  “谁在里头,出来!”一道男声喝道。

  黎宛正了正衣冠,双手高举,缓步走出山洞。

  见里头走出一个俊俏的小郎君,领头的一个皮肤黝黑的高瘦官员出声问道,“你是何人,缘何会出现在此处?”

  黎宛躬身将诰敕递上前,解释自己是正要去连江县赴任的新任知县陶立,不想途中遭遇倭寇洗劫,幸而有神兵天降,这才让他们逃过一劫。

  说完,黎宛朝官兵们深深作了一个揖。

  那领头官员将诰敕仔细查看了一番,见并无破绽,这才发出豪迈爽朗的笑声,“哈哈哈,原来是陶立兄弟,快快请起!我是福州府同知章思友,想不到我们竟在此相遇。”

  福州府同知,那岂不是就是他的上官?黎宛正寻思着,也不知是自己听错了还是什么,在对方报出名号的同时,身后的陆珠儿似乎发出了一声极其短促的惊呼声。

  可惜现下着实不是一个寒暄的好时机,黎宛也来不及向章思友介绍身后死里逃生的一众人,只拱手道:“章大人,今日您救了下官及亲眷七条人命,下官铭感五内,请受下官一拜。”

  “陶大人不必客气,”章思友忙拦住要跪下的黎宛,“人没事便好,倭寇狡猾,必要再生事端,我要亲去追击,只能拨几个人手护送你们到连江了,望陶大人莫怪。”

  “怎会?”黎宛客气道,“章大人今日之恩,来日陶某必结草衔环想报。”

  章思友说完,朝黎宛身后的几人点点头,并未细看,便急急下山追击那群倭寇去了。

  在州府官兵的护送下,一行人紧赶慢赶,在两日后到达了连江县,一路上再无意外。

  黎宛大约是个倒霉的,甫一上任,就遭遇了倭寇侵袭这个大难题。据属下汇报,劫她的那群倭寇就是从连江县登陆的,一路烧杀抢掠,不放过任何一个村庄,所到之处,一片焦土。

  因而对于受劫村民的善后事宜就成了她最要紧的任务。她几乎日日都到村里安抚村民,亲自施粥,又调拨人手帮助村民修缮被毁的房屋。

  这般陀螺似的忙了几个月,总算没出什么大的乱子,连江县在一派平和中迎来了又一个春节。

  这日黎宛好容易得了闲,看到陆珠儿,忽地想起了几月前的小插曲,遂打听道:“珠儿,之前事忙,我没来得及问你,你与那章大人,可是旧识?”

  陆珠儿一听到章思友的名字,神色一变,忸怩答:“只相看过一次,算不得什么旧识,怕是早都忘了。”

  陆珠儿的反应,更加坐实了黎宛心中的种种猜测。

  原来章思友便出生在连江县的同心村,自小失怙,其母以捡海产为生,家徒四壁。

  村民们念其不易,常常是他母亲还未归家,便拉着他到家中吃饭,还有好心的邻居,替他缝衣做鞋,就连他进京赶考的路费,都是家家户户凑的。

  可以说,章思友是整个村子一同养大的,不负众望的是,他天赋异禀,才学出众,于几年前的科考中一举夺魁,成为整个同心村乃至福州府的骄傲。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情有独钟  追妻火葬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