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葶面上一囧:“我不是,我没有。”她就是想近距离看看这杆称。
再说,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被丈夫称重,还是那么个造型,她不要面子的嘛?
一直与大嫂说话的陈桂兰见侄儿媳妇尴尬,一把揪住儿子的耳朵笑骂:“臭小子胡咧咧个啥?我看你就是故意的,你大堂嫂可是文化人,面皮薄着咧,可不许开她玩笑!”
霍小海被老母亲拧的吱哇乱叫:“哎哟...轻点,娘轻点哟,儿子也是文化人啊,我还会说洋文咧,都是文化人,咋还区别对待?”
陈桂兰才不信,笑话道:“拉倒吧!就你还文化人?还会洋文?”
这话霍小海就不爱听了,他立马挺直腰板大声证明起来:“KISS ME!这就是我新学的洋文!”
陈桂兰狐疑:“开啥玩意儿?”
霍小海趁机挣脱老母亲的钳制,三两下串到大堂嫂身后,才伸出脑袋笑话他妈:“是‘KISS ME’,就是‘你好’的意思,您知道个啥呀!”
陈桂兰又看向大学生侄儿媳妇:“老四说的是真的?他真会啥洋文了?”
蔺葶...
作为英语老师,憋笑的蔺葶觉得有必要跟孩子讲清楚。
却不想,还不待她开口,被母亲几次怀疑的霍小海小朋友先炸了:“咋不是真的?我是听老书记家的知青媳妇跟她男人说的,人家可是城里来的老师!她亲口告诉我是‘你好’的意思!”
说着,小小人儿又叉腰看向蔺葶,得意洋洋打招呼:“KISS ME呀,大堂嫂...哎呦!疼疼疼,大堂哥,你咋也揪我耳朵...疼...疼死我了。”
霍啸将小堂弟丢给陈桂兰,冷着嗓音道:“二婶,现在外头抓的紧,英文不能随便说。”
闻言,本来还看笑话的陈桂兰反应过来什么,吓得一个激灵,抄起身旁的扁担就往儿子身上抽去。
霍小海自然不会傻站着,“嗷”一嗓子就跑远了。
见状,陈桂兰扛着扁担追在后面撵。
而蔺葶则狐疑的打量着身旁的男人:“外头这么严重了吗?”
据她所知,现在还有不少初中有英语课程,11岁的小屁孩,怎么可能因为一句英语就出事?
霍啸一本正经:“谨慎些的好。”
蔺葶...
第18章
作为地方政府用来宣传社会正气的文化输出。
二人转在六十年代的地位与艺术水平,都达到了巅峰。①
虽说表演的主题围绕着教育、鼓舞等正向题材,但内里也不乏诙谐幽默。
蔺葶从前没怎么关注过这方面,但极度怕冷的她,居然真在露天的环境下,全场都撑了下来。
且结束时,还有些恋恋不舍。
霍啸作为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对于二人转并不稀奇,但见妻子眼神晶亮,便问:“喜欢?”
这是与蔺葶后世只字片语了解到的,完全不一样的二人转,她诚恳点头:“挺喜欢的。”
霍啸:“他们表演班子会一个个村子轮着去,明天轮到胜利大队,想去吗?”
蔺葶迟疑:“是新故事?”
霍啸摇头:“应该跟今天的一样。”
蔺葶:“那算了。”多冷啊。
闻言,霍啸便也没再说什么,弯腰将扁担穿过箩筐上的绳子,挑起孩子们,沉默跟在妻子身边。
见状,旁边一直没说话的胡秀恨不得踹儿子一脚才解气,葶葶不去看二人转,就不能领着去县城买东西吗?
真是蠢的没边了!!!
好在,霍啸并不是真的没打算。
这不,回到家,还不等母亲刀他,便提出进一趟后山。
拢共只能在家待四五天,居然不粘着新婚妻子,胡秀表示这会儿的她,已经不是久别儿子的慈母了,她斜眼瞅人:“现在?下雪呢?”
霍啸能感觉母亲有些不高兴,却只以为对方是担心自己冻着:“雪不大,我跟大海大柱他们约好了,不是一个人去,您别担心。”
胡秀...哪个担心你了:“非要今天去?”
霍啸看了眼正在给龙凤胎脱厚袄的妻子,眸色软了软:“嗯,初二得陪蔺葶回娘家,我想着进山猎点东西。”
虽然天冷,最多能打到兔子或者狍子,但加上自己从蓉城弄回来的好东西,绝对算的上体面了。
闻言,胡秀面上立马笑开了花:“是这个理,是这个理,还是你想的周到。”
反倒是一直没有说话的蔺葶皱了眉:“回娘家的东西妈已经准备好了,不用再进山,多危险?”
霍啸却有自己的坚持:“没事,我们平常拉练也进深山,而且大海会带□□。”妻子因为自己承担了不少风言风语,他想尽可能补偿。
胡秀也搭腔:“对,啸小子十几岁的时候就进山打猎了,葶葶放心吧。”
话已至此,蔺葶自然不好再坚持什么。
只是送人离开时,还是忍不住叮嘱了句:“安全为上,猎物什么的不重要,我们等你回来吃团圆饭。”
门外的霍啸低头看着人:“嗯,五点之前回来。”
撂下这话,又深深看了眼妻子,才转身大步离开。
心里则有些雀跃起来。
他想,旅长说的对,妻子应是喜欢他的!
下回...他下回或许可以试试喊她‘葶葶’。
蔺葶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几句叮嘱,被便宜丈夫无限脑补了。
她闩好门,回身看向喜笑颜开的婆婆,不解问:“什么事这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