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 多谢这位小哥。”她先道了声谢, 随即指了指楼上观景台上的女子:“请问那位姑娘是什么人啊?我听说……她是这间食肆的主人?”
伙计手中忙着打发饿狼般的看客, 盛汤, 装碗,递出, 一气呵成,眼皮都没来得及抬一下, 嘴里答道:“对,那位是我们东家。”
女子得到答复,不再围堵于充满拥挤和抢夺的桌边,提起脚步,来到正对着宋辞的方向,仰起头注视着她。
食肆二楼本特设一处观景台,用来供人饮茶饮酒,俯瞰京城盛景。
此时,观景台放置着桌案,一身段娇柔,面容绝美的女子端坐后方。
她神情从容不迫,落落大方,一袭轻纱裳衬得她肌嫩肤白,如若仙子,举手投足无不彰显尽优渥与高贵。
倘若身在同一视角,女子笑意盈盈,亲和十足,并不显得倨傲。
可何盼等人站在街面上,仰头望着宋辞,即便近在咫尺,也觉得她高不可攀,远在天边。
那奢丽华贵至极的建筑,飞檐重瓦,金砌玉雕,甚至观景台都如同为她量身定做一般,只觉她无比高高在上。
“果然。”何盼融身进浩荡人海,任凭淹没,怔神久久后,终于叹出一声:“你的选择是对的。”
她失神地捧着那碗一口没动的酸梅饮,喃喃道:“小辞,我真为你高兴。”
低低的话语转瞬被淹没在嘈杂之中,甚至,微弱到连说话的盼盼自己都没能捕捉到。
那边,眼见围观群众聚集的越来越多,宋辞侧过头轻声询问道:“巡卫到了吗?”
“回东家,还没到呢!不过他们既然已经答应了,想来不会失约,咱们再等等。”
宋辞点点头,略显担忧地皱起娇眉,随口应道:“好。”
几日前,在敲定下要推出新品的时候,宋辞便找到陈掌柜,与他商讨了一下布置事宜。
当初的北境不同于现在的京中,区区一间小店面,也远远不比上这样庞大一座食肆的影响力。
她初来乍到不懂规矩,便提出派人去府衙打声招呼,免得惹出乱子,不好收场。
不知陈掌柜找到了什么人,也不知他如何落实,总之,护城卫那边传来消息,称会在当日当时,派出一队巡卫到场,在旁维持秩序。
“东家,快看!他们来了!”
随着伙计欣喜地惊呼,两列披甲提枪的官兵气宇轩昂地入场,将人群有序地疏导隔断,留出通过的间隙,甚至连围观的氛围都比从前好上了许多。
宋辞朝着身旁人示意。
一个眼神,伙计心领神会,招招手,食肆上下的灯烛陆续燃起,将整座建筑映照的犹如仙阙。
暖色光晕恰到好处地照在宋辞的身上,意外的达到了现代补光的效果,使得她在夜幕中更加明艳鲜亮,光彩照人。
宋辞安安静静地烹制,一旁年轻俊秀的小伙计细致地代她讲解。
那是她在几十上百号人里精挑细选出来的……面容端正乖巧,声线清澈,带着很强的路人缘,让人搭眼一看就止不住心生好感。
“京中的老少乡亲们,非常感谢诸位能在这样燥热的伏天于此驻足。”
“今晚呢,我们津津食肆推出全新的凉面,由我们东家亲自示范制作方法,亲自品尝,并在余后发放少量试吃,供大家品尝。”
“好,那话不多说,我们马上进入正题。”
在小少年介绍之际,宋辞有条不紊地将所需食材配料依次摆开,并暗中开启系统录制。
待她以各种角度录制好素材,有她自己、环境、桌案、街景、围观群众……这些全部记录完成以后,所有人都视线不约而同聚集到她身上。
或期待或质疑,纷纷静候她的下一步动作。
宋辞已经不是第一次应对这样的场面了,她不去过多在意谁的反应,而是专注做好自己要做的事。
她看到小炭炉上的水已然滚沸,便捞出浸泡过一个半时辰以上的荞麦面,丢进锅中煮熟。
另一边,放少许盐巴调味,酱油调色,糖醋丰富口感,最后倒入冰凉的井水稀释搅拌,令其充分融化。
锅中,浸泡过的荞麦面很容易煮熟,随着水花翻滚了几下便被挑起到大碗中反复冲洗。
清澈甘甜的深井水扑散那股热气,骤然冷热交替下,还能令面条更加劲道。
捞出面条,顺势放入两个敞口大碗中。宋辞将调配好的料汁分别倒入,没过面条,随后码放上切得整齐的青瓜丝,两大片香浓入味的叉烧,半个煮蛋,以及一大片番茄。
虽说番茄和辣椒一样,在西丘都属于未引进食材。但她得到番茄的渠道却与辣椒全然不同。
那是乔在海外的商队切切实实给她运送过来的。
所以她并不害怕番茄暴露在众人视线里,反正就算被怀疑,她也能摆出货运单,解释的有理有据。
而且若是一经推广,番茄广受好评。那么以后她还可以跟乔的商队签订大量单子,互利共赢。
甚至……她还想过从京郊租一块田地,自己琢磨培育栽种。
身为种花家子民,有些基建和耕种的基因刻在骨子里。人家都能计划着在月球上种菜,那她为什么就不能研究一下,把什么辣椒番茄黄瓜都拿来自己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