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昼书望着妹妹与平素截然不同的落寞,难免紧张,向来执笔的手不禁攥起成拳,嘴上却和声:“你说就是。”
短短的一瞬,温昼书将东宫里里外外彻想了一遭,心下万千思绪闪过,却不敌妹妹倏尔开口。
“那天我瞒着爹娘去花楼吃酒,醉了。”
向来温文尔雅的长兄猛地瞪大眼,万万没想到是这,满是不可置信,“醉了?你忘了以前……”
“娘娘,咱们该回府了。”小女使上前提醒,打断了温昼书的话,他想要再说,却不便再开口。
故而只得深深叮嘱几句,又言:“泠儿莫怕,事已至此你只管……”
“吃好喝好?”她眨眼。
“是保全自身!”
他又说:“月夕东宫夜宴,届时既墨也会回京,莫要担心你二哥。”
东宫夜宴?她能活到那时候再说罢。
“二哥武功了得,我可不担心他!”温泠月笑吟吟启唇。
瞧着已出阁的妹妹尚可笑得没心没肺,他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下几分。
次日,据说翰林院温大人将花楼那几位有身契的送酒酿酒卖酒杂役个个赎身发配江南书院去了,还说考不中举人就别回老家了。
“……”
*
东宫夜宴,还是她第一次着宴典华服,以太子妃的名头见素来交好或不熟的王公贵胄。
金光浮跃,明月珠壁。觥筹交错间,她盛装端坐在傅沉砚身旁,身居高位却无聊至极。
殿内落座者皆为王公贵族子嗣之辈,不乏几位年长些的权臣无法拒绝太子邀约,此时受制于他极游刃有余的人心笼络话术中。
酒盏是全部景色,清浅的琥珀色藏满碎月。
这是她二哥哥年初前往戎西时偶得的酒酿,无浓郁酒气,下肚时也不醉人。待须臾后暗藏的杏仁香气在体内弥漫开来,醉意才缓缓袭来。
不带酒腥,实则饱含杏露香,对于深爱杏味的她而言,堪称佳酿。
故而此番月夕宫宴,太子妃小手一挥直截了当将此酒命为席上特供。
短短片刻,她三四杯下肚。不着痕迹瞥向隔壁那人时,却见太子才只下去半杯而已。
她含着杯壁浅浅啜着佳酿,不住的斜眼瞄那个眼中尽是危险的男人。
“啧啧啧。”
不愧是死阎王,面对朝中重臣老伯伯们都是那一副“你敢说错话今儿夜里就别想出去了”的样子。
幸好那双眼睛没看着她……
他怎么看过来了!
傅沉砚似乎察觉到侧方灼灼视线,回过头却只看见温泠月捧着酒杯,小脸红彤彤注视酒酿的模样。
然后再不动声色的将她忽略。
可被他看上那么一遭的温泠月明白了。
她得走!
这人脸喝得又白又红,定然是醉了。天知道这死阎王醉了会不会看哪都不顺眼最终迁怒于她。
与他相处一月有余的温泠月在这人天天提刀进出,向来看心情行事的狠戾手腕下凝练出一套东宫活命守则。
方圆十里,看见太子,就赶紧逃。
谁知道花楼那次是不是因她偷溜导致傅沉砚压根没看清她才不记得呢!
宴席过半,众人闲谈好不热络。
她微微颔首借口微醺透风,为不叫人生疑特命南玉留在殿中歇息,自己则轻巧的从宫宴中脱身。
殿外有晚风掠过明夜池,吹起耳畔碎发,消解着稀薄醉意。
想必傅沉砚眼下应酬得无暇顾及她的去向,待他醉了一通发现她不见也来不及发怒,那时候她早就缩在锦被里睡得正香了。
风忽然一窒。
她双眸轻阖,身后却蓦地传来一个熟悉到恐惧的声音,令少女周身一震,美梦登时破碎。
“温、泠、月。”
她不敢回头。
不敢去看身后那个无论如何也不该出现在此的……太子殿下。
--------------------
第4章 第四颗杏仁
她僵在原地,短短一片叶落的时间里她实在想不通,傅沉砚怎么会撂下官员出来逮她。
温泠月泄气地垂下头,暗自宣告偷溜失败。
没想到第一次偷溜就被当场捉获。
空气中似乎有一股淡淡杏仁香。不屑多想便知是那稀世佳酿的杏仁味,看来太子的确醉的不轻啊。
大抵在心中已然有了个醉怒太子的轮廓,她第一眼最在意的是他可有佩刀。
循着墨玉云纹带望去……好的,宝刀青云正正好好束在腰际。
“臣妾不是故意逃走的,只是有些冷了才……”
话说一半却再也辩解不下去,暑气还未完全消退,嘴却钝的连一句完整狡辩都编不出来。她狠狠闭上眼,干脆不再开口。
反正越辩越黑。
身后之人并未靠近,似乎等着她继续。
而她抬眸的一瞬却有几分不解,因她壮着胆子对上那人的眼时感觉与平日的他完全不同。
现下傅沉砚眸光清澈,杀意全无,适才宴上的戾气似乎也被晚风调和的无迹可寻。
男人的神情似也有异样,可无论面容、穿衣打扮、佩剑姿态都与太子别无二致。
温泠月怔然启唇,却不明就里,最终也只是张了张唇。
想象中的冷言冷语尚未如期而至,傅沉砚却再度开口说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