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窈今日没在家,听到官差来报喜,姜福和秦娥就赶紧过来帮忙了。
喜报贴在季时净的屋子,她进去一看,上面写着“解元……季时净。”
她这才彻底相信这伙人是来报喜的。
像想起什么,她又跑去十二的屋子,敲了敲门,里面没人回应,她直接伸手推开,屋子里空空荡荡,床上的被子也叠得整整齐齐。
她以为十二出去了,刚想走,可转身的时候余光不小心看到床头上的东西,她走近一看,发现是他挂在脖子上的那颗狼牙。
狼牙底下还压了一张纸。
舒窈把纸展开,上面就写了两个字。
“等我。”
她一手握着狼牙,一手拿着宣纸,似乎明白了什么。
十二走了。
外面依旧热闹,连村长都来了,临近的几个村听说东平村出了个举人老爷,都慕名而来,院子里的人越来越多,连外面都里三层外三层的站满了人。
舒窈从十二的屋子出来,村长立马迎上来,姿态都放低了几分:“窈丫头,恭喜呀,时净那小子真给我们村长脸。”
舒窈应付着,越来越多的人上来恭喜她,她有些力不从心。
这时,季时净和纪良也赶了回来。
纪良听说季时净中了举人的消息时,他十分高兴,他带的学生考中了,说明他这个老师也不差,于是立马带着季时净往家赶。
季时净表情淡淡,神色也没有什么起伏,似乎这件事在他的意料之中。
季时净一来,大家恭维的对象从舒窈变成了他。
每个人脸上都带着讨好的笑,新上任的举人老爷他们可不得好好供着,万一以后有什么事还要找他帮忙呢。
季时净被大家围在中间,长眉微微拧起,有些不悦,他看向舒窈,只见她朝自己笑了笑,说了声“恭喜。”
他眉头这才舒展一些,推开这些人,朝她走来。
舒窈一笑:“举人老爷以后可得罩着我啊。”
季时净笑意直达眼底,嘴角扯起一个极浅的弧度。
一直到晚上,村民才渐渐散去。
舒窈和季时净躺在院子里看天上的星星,她伸出手指数起来:“阿净,你以后有什么打算?”
季时净看她:“官府在京城给我拨了一处宅子,我们搬过去吧。”
舒窈“嗯”了声:“好。”
“明年三月是殿试的日子,我打算继续考。”他说。
他只有走的越高,才能彻底把她困在自己身边。
舒窈当然同意,且非常支持他这个决定。
天上的星星闪了闪,她不自觉地看向十二的屋子,毕竟是一起生活了四个月的人,多少还是有些牵挂的。
察觉到她心不在焉,季时净凑近她:“你是在想十二。”虽是问句但说的笃定,语气中还有一丝隐隐的醋意。
舒窈毫无察觉:“有一点点,但是还好。”虽然十二走了她有些不舍,但她更多的是庆幸,庆幸十二是自己离开,而不是被她赶走的。
季时净轻“呵”一声,眼神徒然变冷:“嫂嫂,莫不是喜欢上他了?”
要真是这样,他一定会杀了十二。
舒窈被他的变脸吓了一跳,赶紧往旁边挪了挪:“没有啊,为什么会这么问?”她实在是有些不解。
季时净脸色缓和了些,他站起身,长身玉立沐浴在月光下,像是一座玉面神佛,他淡淡说道:“这几日收拾一下,五日后搬去新宅。”
舒窈一个人又在院子里坐了一会儿,直到吹起冷风,她才回屋睡觉。
这几日,她这里的热闹声就没断过,无时无刻都有村民来闲聊,说一些无关紧要的话,和她拉拢关系。
本来这些村民一开始来都是冲着季时净,但他不理他们,所以他们只能和舒窈聊一聊家长里短。
每个人临走前的最后一句话都是:“以后举人老爷可要多帮扶帮扶我们。”
第五日,舒窈把收拾好的东西放到马车上,这辆马车还是村长出钱雇的,村长知道他们今日要走,特意赶来送了一筐鸡蛋:“窈丫头,这可是上好的本地鸡蛋,都是你婶子一个一个鸡窝去捡的,集市上卖的那些可比不了。”村长媳妇站在一边,也是一脸的讨好。
舒窈笑着收下了,姜福一瘸一拐的走过来,带来两坛上好的女儿红:“窈儿,以后要多回来看看舅舅。”
舒窈:“舅舅,等我在京城落了根,就把你和舅母接过来。”
姜福很是欣慰:“好孩子,在那边好好的,有什么事就回来找舅舅。”
舒窈点点头。
耽搁了这么一会儿,又有许多村民拎着东西前来相送,都把自家最好的东西提了过来,只求季时净能多看他们一眼。
舒窈只收下了村长的鸡蛋和姜福的女儿红,其他的东西一概不收,问就是马车放不下。
马车缓缓驶离东平村,身后村民一路相送。
马车摇摇晃晃,舒窈东倒西歪,可季时净却丝毫不受影响,依旧端正的坐在一边,手里还拿着一卷书细细翻阅。
舒窈一个不注意就栽到了他怀里,她想离开,但马车一个颠簸,她又重新倒了下去,这次好巧不巧,她的脸正贴在一个尴尬的位置。
她抬头看他。
他手里的书挡住了她的视线。
她起身坐到一边,忽而一片阴影落下,季时净欺身而来,她被迫半躺在座位上。
季时净几乎是压在她身上,如果不是隔着衣服布料,两人已经肌肤相亲了。
马车里安静的只能听到彼此的呼吸,他眼里墨色翻滚,有什么东西要呼之欲出,他慢慢低头,正要落在她唇上时。
舒窈偏过头,心跳加快。
季时净顿住,许久之后才缓缓起身,脸色恢复如常,拿起手里的书继续看起来,仿佛刚刚的事情没有发生过。
舒窈强装镇定的掀开帘子,瞧着外面的景色,心里很乱。
季时净从书里抬头看她,眼眸中闪过一抹势在必得的亮光:嫂嫂,我们来日方长。
【作者有话说】
(本文科举考试和古代科举不同,请勿考究。)
第九十六章
新拨的宅子落在东南街桂花巷,这里住的都是一些低等官员和初入仕途的人。
马车缓缓驶进巷子,在“季宅”门前停下,舒窈下车映入眼帘的就是朱红色的大门,门楣上挂着吉祥安乐的平安符,往下看去,砖缝里几朵野花冒了出来,在日影下熠熠生辉。
门从里面打开,一个面色和蔼的婆子恭敬的看向季时净:“您就是季大人吧,我是官爷拨下来的嬷子。”说完把门完全打开,然后招呼后面的几个丫鬟小厮过来叫人。
两个丫鬟、两个小厮,加上面前的婆子,一共是五个人,这五个人都是上面拨下来的,负责照顾季时净的饮食起居。
舒窈没想到这屋子里面还有佣人,她有些惊讶,自己前面还住着漏雨漏风的茅草屋,现在已经住上大房子了。
她偷偷看了季时净一眼,果然,傍上大腿就是好。
老婆子看向舒窈,问道:“这位姑娘是……”
舒窈:“我是他嫂……”
“你们叫她舒姑娘就行。”季时净打断她的话。
婆子丫鬟小厮又齐齐叫了一声“舒姑娘。”
舒窈有些受宠若惊。
走进宅子,沿着鹅卵石铺就的小径前行,穿过一片绿植茂密的花园,绕过弯折的回廊,来到庭院尽头,抬头看到一座飞檐翘角的阁楼,掩映在随风飘摇的花树之间,看起来别有一番风趣。
这里环境清幽,背靠假山,面朝荷花湖,旁边还有一处凉亭,是个居住的好地方。
后院有三间屋子,分别是“揽香居”、“摘月楼”以及“净梵阁”。
舒窈住进了摘月楼,这是座高楼,足足爬了二十级台阶才到屋前,她推开门,里面设施应有尽有,虽然没有多奢靡华贵,但胜在干净整洁,把窗户打开,恰好看到树枝上落了两只黄鹂鸟,她的心情不自觉也愉快了几分。
她把从东平村带来的东西收拾好,然后躺在床上,被榻柔软,她不知不觉就睡了过去。
屋外黄鹂声声,落日余晖透过窗户洒进来,她缓缓睁开眼,只见面前站着两个模糊的人影,她一个激灵,等看清楚后,原来是那两个小丫鬟。
年长的那一个上前一步:“奴婢紫绫,大人让我们过来伺候姑娘。“
那个年纪小的也赶紧上前两步,动作有些慌张,显然业务不太熟练:“奴婢紫竹,见过舒姑娘。”
舒窈不明白季时净这是什么意思,她压根不需要人伺候,也不想要人伺候:“没事,你们不用伺候我,先下去吧。”说着坐起来开始穿鞋。
两个丫鬟对视一眼,蹲下身,一左一右帮舒窈穿鞋。
舒窈:“……哎……我自己来……”话都没说完,两人已经帮她把鞋子穿好了。
“大人让姑娘下去一趟。”紫绫毕恭毕敬的站在一旁,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