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哽咽道:“哀家是皇帝的生母,同皇帝是一颗心,如今呶人才被击退,安岳才恢复安宁,哀家高坐在这儿,却是心中愧疚,如何能够吃得下?”
太后此言一出,众人纷纷起身,脸上也都是惭愧,沈全懿低着头,扯了扯唇角,该来的总会来的。
顾檀眉心连着跳了两下,心中觉着不安。
太后还在继续:“今日,哀家还听闻杨将军之死,更是心痛不已,杨家三代,到此处可算是绝后了,他们都是为国而死啊,哀家心痛亦自豪,我朝有这样儿的英雄。”
“皇帝可要重重的赏赐啊。”太后拍了拍李乾的手,李眸子闪了闪,连连点头,太后又道:“不能让英雄无后,哀家知道杨许只有淮阴侯夫人这么一个亲姐。”
太后手里头捏着帕子擦了擦泪水:“哀家今日多嘴提一句,如果换个人觉着不妥,就当哀家什么也没说。”
话说到了这个份上,李乾能拒绝吗?
“母后您尽管说。”李乾轻声儿道。
太后微微颔首:“哀家提议,若是淮阴侯夫人生子,若只有一子也就罢了,若是生有次子,可以过继给杨将军,总不至于,清明时节,坟头上没个烧纸的人。”
实话说,太后的提议并无不妥,何况也不是硬要过继,也是在顾家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在过继,这样的事儿在民间也多的是。
无伤大雅。
如此。众人纷纷赞同,太后欣慰的笑了笑:“不过是这话只是咱们说了,还得问一问淮阴侯和其夫人的意思。”
闻言,顾明亦立刻起身:“太后所言,亦是臣心中所愿,臣附议。”
他一说话,众人便都是赞扬他深明大义,太后微笑的点点头,余光不经意的划过了一侧坐着的杨氏。
顾明亦还没坐下来呢,杨氏忽然从座位上起身,她“扑通”跪在大殿中央,朝着太后和李乾磕头。
“哎呦,你这是做什么呢?如果是不愿意,哀家也不勉强你。”太后脸上有些无奈:“大不了从他那些旁支选个过继,哀家不过是想你们亲姐弟,同支同脉的,不算没了名儿。”
杨氏带着哭腔道:“太后,太后娘娘您如此臣妾心中感恩不尽啊,只是如今,臣妾要为臣弟讨一个公道。”
“什么!杨将军竟然有冤屈。”太后震惊,别说太后了,场内众人皆是如此。
太后急得拍桌子:“还要你来讨公道,怎么能让英雄有冤屈!皇帝,你可一定要为杨将军做主啊。”
李乾点点头,心沉了下去,很显然太后这一出儿不在他的预料之中,奈何当着众人的面儿,他也不能推拒,他只道:“杨氏,你有什么话尽管说,若是其中真的有冤屈,朕一定会为你做主。”
“陛下,臣妾不敢言,这其中牵扯皇室,求陛下给臣妾一句话,无论臣妾状告之人是何身份,陛下都一定秉公处理。”
杨氏这话说的有些不敬,普天之下,谁敢和皇帝这样儿说话,让皇帝给承诺。
第494章 :尸骨未寒
原本吃了几番酒下来,众人皆是微悻,杨氏却跳出来,惹得众人皆是清醒了。
沈全懿眸子闪了闪,她沉声儿道:“淮阴侯夫人,陛下仁慈,对下边的人宽厚和蔼,可是你这般说话,实在不妥。”
“沈嫔娘娘,臣妾知道这是大不敬之言,可是臣妾必须得说,哪怕是要臣妾的命也亦是如此,臣妾以性命起誓,绝无半句虚言,否则天打五雷轰,不得好死。”
杨氏抬头,语气坚定。
“你倒是什么也敢说。”沈全懿似无奈的摇了摇头,她起身朝着李乾行礼,“陛下,既然淮阴侯夫人如此说,不妨听她一言,若真的是大不敬,再处罚也不迟。”
李乾微微颔首。
杨氏得了首肯,马上挺直了腰板儿,她冷冷的盯着上头高坐的顾檀:“陛下,说来这事儿也算是臣妾的源头。”
这话一出,顾檀心中大叫不好。
“我杨家满门英烈,我姐弟虽说二人驻守北疆,却也是深得皇恩,是陛下慈爱将二公主下嫁杨家,我第亦满心欢喜,心中殷殷切切,闪婚不过短短几日相处,他事事以公主为先。”
杨氏语气有些哽咽:“当初是杨家求婚再先,可是二公主,若瞧不上杨家,杨家也是不敢高攀的。”
“二公主在嫁到我杨家之时,成为我弟之妻时,正给一个贱奴落了胎,她隐瞒下来,就连大婚之日我弟都没能踏足她的屋子。”
杨氏咬紧了牙关,这里头的事儿她查了又查。
“就算她身为公主,焉能如此羞辱杨家,难道是欺我杨家无人吗?”
杨家的人可都是死在战场上了,就连杨许亦是如此。
长公主放下手里的酒盏,闲闲的撇了一眼杨氏,坐在对面儿的叶纹看见了长公主的动作,知道这人又要按耐不住了。
长公主微微一笑,继续道:“淮阴侯夫人你可得为你说的话负责,公主出生皇家,身份尊贵,你胆敢污蔑公主?可是要掉脑袋的。”
“臣妾不怕,臣妾绝无半句虚言。”杨氏抬了抬下巴,看向长公主:“臣妾有证人!”
长公主面露惊讶之色,她似乎没想到这一茬儿,她转头看向太后:“母后,淮阴侯夫人说的话实在有些惊世骇俗,这事儿可不能马虎,既然她说有证人,正好也看看,听听怎么说,毕竟也不能冤枉人。”
“这话说的有道理,哀家也是这个意思,皇帝怎么看呢?”
太后把问题抛给了李乾,李乾点点头,一抬手示意杨氏可以把她说的证人带上来了。
“陛下,臣妾所说的证人一直被人追杀,几次差点儿就死了,臣妾为了他的安全,一直将他隐匿起来,现在臣妾要让自己的人去接他,需要一些功夫。”
杨氏抿了抿唇,她碰上齐太医是无意之间,只可惜当时的她手无缚鸡之力,只能把人隐藏在城外的寺庙,如今她这样大张旗鼓的,只怕是已经惊动了要杀害齐太医的那些人。
就这样想着,她膝行几步,继续道:“臣妾斗胆,为了保护证人的安全,臣妾希望陛下,能派人护臣妾的证人入宫。”
闻言,李乾玩味的看了她一眼,眼底杀意一闪而过,顾檀看的真切,她挑了挑眉,心下放松下来,李乾绝对不会允许这件事儿闹大的。
李乾搓了搓大拇指上的蓝玉扳指,他语气微凉:“既然如此的大费周章,那就把此事移交到大理寺,你放心,这一定会让他们秉公办事。”
毕竟事关二公主,牵扯到皇家的名誉,李乾能够这样说已经是给足了杨氏面子了,倘若她识相,就该顺坡下驴,把这事儿暂且揭过去。
只可惜,现在的杨氏因为杨许已经身死,什么也都不在乎了,大不了就豁出这条命。
她哭着摇头:“陛下,求您了,求您看在杨家如今已经死绝了的份儿上,别把这件事移交到大理寺。”
杨氏也不傻,大理寺是什么地方?皇家的别院,倘若她真的松口,就是就这么稀里糊涂混过去了,李常平不会受到任何惩。
“皇帝,淮阴侯夫人说的如此恳切,就给她一个机会吧,不要让英雄寒心。”
太后不过是随意的一句话,让李乾忍不住皱眉,此间宴席上大多都是从南面儿征战回来的武将,杨家在这群武将的心中,可是极有威望,如此李乾断断不可能推拒过去。
他点点头,心下已经猜到了是什么人,不过就是一个齐太医,有什么话也得进宫他才能说,那就要让他活不到进宫。
太后看出来李乾的心思,她立刻就道:“这点儿小事儿可轮不到御前的人,哀家手底下那几个足够了,淮阴侯夫人哀家让人跟着你的人去把证人接来。”
堵死了李乾的话,太后说话之间她的人。已经跟着下去了,李乾用舌头顶了顶后腮帮子。
“臣妾谢过太后,太后大恩没齿难忘。”杨氏叩谢太后,太后立刻又捏紧了她的帕子,面儿上也是哀哀戚戚的,张口又是长篇大论的,说了一番感人肺腑的话。
话说的,让在场的武将纷纷动容。
沈全懿低下头,看着手心里攥着的茶盏,杯身有一些烫,她的掌心被烘的发红,茶水晕开一圈圈的水波,茶叶跟着打转。
顾檀后背渐渐的有些发汗,她的眼神从顾明亦的身上掠过。
顾明亦起身,他拱手道:“陛下,这一定是有心之人故意栽赃陷害,您如此疼爱杨家,将自己的亲女都嫁了过去,现在杨将军尸骨未寒,就有人刁难她的寡妻,这是何道理?”
长公主轻笑一声,似乎有些不解的开口:“唉,这事儿可弄得真是有意思了,淮阴侯夫人口口声声受了冤屈,你倒是在这儿上来就推翻了她的话。”
顾明亦似乎很是心痛,他右手握拳捂在胸口:“公主殿下有所不知,臣的夫人,病了许久,有时候神神叨叨的说些云里雾里的话,她神志不清之下说的话,自然是不能算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