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重生] 《平城赋》作者:任葭英【完结+番外】
简介:
北魏权谋言情大女主傲娇忠犬)
【言情版】
“既如此,那不如我们互相成就吧,我就攀你这高枝,你也靠我这肩膀,如何?”
“你有鲲鹏意,我亦有凌云志。你我自然是同路人。”
【正史版】
初,世祖妹武威长公主,故凉王沮渠牧犍之妻。
世祖平凉州,颇以公主通密计助之,故宠遇差隆。
诏盖(注:即文中李云从)尚焉。——《魏书卷八十三上列传第七十一》
【正剧版】
南北朝对峙,旷日持久。为促成北方统一、民族融合,拓拔月做出了和亲的决定。
离开平城时,她想:待到归来之日,自有锦绣花时!
人生路漫漫,焉知今日之棋子,不是明日之棋手?
(避雷:遵历史逻辑,男女主均非洁)
第0章 第一卷“思帝乡”人物表(补充中)
本文为历史权谋言情,历史人物比较多,大部分是非汉族人士,所以人名不好记。
故作“人物表”帮助读者朋友们理解。
注意,打*标记的为虚构人物。
感恩大家!
【北魏】(文中称“大魏”“魏国”,“北魏”是后世史学上的称法)
女主:拓跋月(原名达奚月),长宁公主之女,和亲时册封为“武威公主”,鲜卑人
女主爱但没有很爱的男人:李云从(历史上名字叫李盖,一点也不言情,所以用他的表字,当然表字是我虚构的)
李云从的弟弟:李云洲*
李云从的父亲:李宏*
李云从的母亲、小姨:阳容*、阳英*
女主母亲:长宁公主拓跋瑞*,鲜卑人
女主亲舅舅:清河王拓跋绍(未正面出场),鲜卑人
当今皇帝:拓跋焘,鲜卑人
皇帝的三个妹妹:阳翟公主(驸马为后秦宗室姚黄眉,羌族,未出场),始平公主(驸马为曾经的大夏皇帝赫连昌,匈奴族,未出场),永安公主拓拔芸*(宫女秋香、春茗,心上人是汉族大臣贾秀,未出场)
女主的公主家令:霍晴岚*(本是女主在霍家村的朋友,随女主去和亲搞事业)
皇帝宠爱的内侍:宗爱
女主的侍卫长、侍卫:赵振*、曾毅*
白马公:崔浩(未正面出场)
【河西国】(即“北凉”,因畏惧北魏,降一级称“河西”)
王太后:孟太后(宫女慧兰、慧心)
两个太妃:秃发燕飞、乞伏琼华(近身宫女瓶儿)
河西王:沮渠牧犍(匈奴支系卢水胡人,内侍蒋恕、蒋立)
先王:沮渠蒙逊(未直接出场,已死)
沮渠牧犍的大臣:国师刘昞、尚书阙骃、左丞宋繇、国师助教索敞、国师助教阴兴、中书郎宗钦、将军吴峻……
河西王的兄弟及嫂子们:老大政德(死,寡妻李敬芳,其宫女为阿蓁)、老二兴国(死,寡妻乞伏金玉)、老四菩提、老六无讳(有个相好的,叫阿柔)、老七安周
河西王曾经的王后:李敬爱
河西王曾经的岳母:尹夫人
僧人:昙无嗔、昙耀、法慧
藏书者:胡炆*及其义子胡叟
女主从宫外收的宫女:阿澄*、阿碧*(暂时未进宫)
女主的其他宫女:阿青*、棠儿*……
彤史:沙灵*
女主的眼线:宋鸿*……
…………
第1章 一桩好姻缘
“阿姊,你替我去河西国,好不好?”(1)
达奚月正坐在茶篓边,挑拣嫩叶放进锡制茶罐里,闻言抬头看了看拓跋芸,脑中微微一眩。
拓跋芸一手晃荡着茶杯,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自顾自地说:“阿干还不知我与贾秀已私定终身,我也不敢说。河西国求娶我大魏公主,可大姊二姊都已许人,现下只剩我一人了。”
达奚月盖住茶罐,沉吟道:“公主多虑了,河西国主动将兴平公主送来和亲,换得些许喘息之机,但也拖延不了多少时日,陛下怎会忍心将您下嫁待亡之君?”
“你不懂……”拓跋芸叹了口气,摩挲了会儿茶杯,忽而放下站起身。
“就这么定了,我现在就去见我阿干!”(2)
达奚月愕然地看着拓跋芸,下意识起身准备跟过去。
“你不必跟来;按血脉来说,你还是我表姊呢。”拓跋芸招呼了宫女秋香、春茗,匆匆出门。
室内霎时空寂下来,达奚月默默坐回去,给自己斟了杯热茶,看着茶叶沉浮,不禁心绪翻涌。
拓跋芸说得没错,先皇与达奚月的阿母长宁公主,乃是同父异母的兄妹。所以,论起辈分来,自己的确是拓跋芸的表姊。(3)
可是,阿母被褫夺封号很久了,久得连阿母自己都快忘了,她拓跋瑞也曾是拓跋氏金尊玉贵的公主。怪只怪,当年她大兄拓跋绍,竟犯下弑杀父君的恶行,以致于阖家男丁被杀。
更要命的是,阿母的夫家达奚家担心被此事连累,居然强迫达奚伍与阿母和离。
和离也就罢了,但达奚伍几年后又与阿母藕断丝连,致使阿母怀了身孕,这才有了达奚月的出生。
可惜达奚家并不打算认达奚月。原本达奚伍能对她们母女关照一二,没想到只几年,他突然发病猝死。
母女两人饥一顿饱一顿捱过来,直到达奚月成了拓跋芸的随侍、伴读,日子才稍微稳定下来。
缓缓饮了一口茶水,清茶的苦涩弥漫在嘴里,迫得达奚月静下心来。
她与阿母相依为命二十年,这期间曾生出无数奢望——想来未免可笑,做那些妄想,不如踏实一些,把这最受皇帝宠爱的三妹服侍好。
到了傍晚,下值之前,达奚月见到了风风火火赶回来的拓跋芸。她身后除了随侍宫女,还带着内侍宗爱。
“快,快接旨!”拓跋芸喜笑颜开,所有人都齐齐跪下。
达奚月也跟着跪下,眼见宗爱冲她走过来,心里猛地一跳。
“维太延三年,皇帝若曰:于戏好合之礼,以正人伦,肃雍之德,用成妇道。咨尔武威公主拓拔月,生知法度,性与柔和,亟闻彤史之言,颇识采蘋之事。素以为绚,既闲于内则,梅有其实,式遵于下嫁。宜膺册书之命,以备车马之庸。尔其钦崇四教,承顺六姻,式是大邦,受兹明命。可不慎欤。”(4)
闻言,达奚月方才明白,拓跋芸竟然真的跑到皇帝跟前,说服皇帝把和亲公主换人了。
达奚月苦笑。
哦,不,现在她应该叫拓跋月了。
“武威公主,武威公主……快接旨啊!”宗爱又把帛书扬了扬。
拓跋月咬咬唇,行礼如仪:“拓跋月叩谢至尊,至尊万岁。”
宗爱长得圆润,笑起来脸上还有个梨涡,一副讨喜模样,但拓跋月与他眼神对视,却莫名觉得心里发慌。
“武威公主,既已接旨,便随奴进宫面圣吧。”
拓跋月收好圣旨,谢别拓跋芸,随宗爱出了公主别苑,乘羊车直奔皇宫而去。
并不宽敞的车厢里,拓跋月与宗爱相对而坐,宗爱闭目养神,拓跋月摸了摸袖口,里面有个荷包,但只有几枚五铢钱,可五铢钱几乎不在市面流通,拿不出手。
她摸了摸头顶,抽出用来束发的银簪,这银簪是她及笄时母亲送给她的,也是她此时身上还算值钱的物件。
“宗大监,这簪子不值几个钱,但阿月心意都在这儿了,还请大监收下。”
宗爱略略矜持一下,接过银簪,笑道:“既然公主盛意拳拳,那奴就却之不恭了。公主的一应封赏、仪仗,待宗正检点后会送到您府上。”
进了皇宫,来到永安前殿,皇帝拓跋焘正在喝马奶酒。如今大魏皇室虽为汉风所染,有了饮茶的习惯,但皇帝却仍然好喝马奶酒。
天子如今才三十岁。从十二岁开始领兵,到十六岁登基,扫荡北方诸国,大有一统北方之势。因常年征伐沙场,他粗粝的皮肤上布上一层浅褶。
拓跋焘大马金刀地坐着,不怒自威。
宗爱领着拓跋月进了殿,拓跋月不卑不亢向皇帝问安、致谢。
皇帝蔼然笑着,给她赐座。
“你母亲也是天潢贵胄,论辈分还是朕的小姑,当年的事已经过去那么久了,终究还是要往前看的。
“你在阿芸身边随侍,朕也有所耳闻,知你根底,因此阿芸
向朕提这个建议时,朕觉得,你的确比阿芸更适合去河西。
“你可懂朕的意思?”
皇帝的目光似能透穿拓跋月的心思,拓跋月跪坐着,闻言深深拜倒:“至尊的意思,阿月明白了。”(5)
皇帝满意地点点头:“你放心,此去河西,你的安危是无忧的,帮朕稳住沮渠牧犍便是大功一件。”
他一挥手,招来宗爱:“当年长宁公主的宅子还在吧,找人腾出来,作为武威公主的府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