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绝对不是孟鸳吹牛。就她在南昌呆的那些天,小儿子有多么的照顾儿媳妇,她还是能看得见的。就光说小儿子天天接送小孙子上下学从不麻烦小儿媳妇儿,还有每天晚上准时准点的去接媳妇儿下班。这一件件一桩桩的小事情都能看到他小儿子对儿媳妇多么上心。
因此,相比之下,看到因为工作忙碌几乎不怎么在一起相处的大儿子跟大儿媳妇儿,她都有一点苦恼。
父母两个人的感情怎么样?最有体会的莫过于他们的孩子。从小石头跟舟舟不一样的性格里面就可以看出来了。
蒋彦辞听到他妈说这句话才明白,刚刚厨房里在讨论什么话题。转头看了一下他哥,又想了一下他哥跟嫂子之间那复杂的情感,终究还是把之前抛弃的兄弟情谊拿得起来,主动跟他妈解释:“妈,我跟小时和哥跟嫂子之间都不一样,每一对夫妻都有他们自己的相处方式,不一定我们就适合他们。也不一定他们的就不是舒适的方式。”
孟鸳又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不过她也有他自己的想法,谁不想让儿女的家庭更和谐幸福一点呢!
“妈,我们自己的事情,我们自己都清楚。”蒋言知说了这样一句话。
蒋彦辞也附和的点点头。
余姐看着两个孩子,在一旁也帮忙转圜了一句,劝了劝孟鸳说:“孩子们现在都大了,都有自己的想法,咱们就不用插手他们的事情了,让他们自己去做决定!”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孟鸳也没之前的那个想法了。心里想了一下,算了,儿孙自有儿孙福,不操心儿孙的事情,她自己享福。
只不过她想清楚了,这件事情也没有影响她看面前的两个儿子感到厌烦,尤其是她那个小儿。
大儿子好歹在这里站着,还能不吭不响的听她的教育。小儿子一来,她连继续教训儿子的权利都没有了。
孟鸳嫌弃的看着蒋彦辞,低头看了一下腕表上的时间,伸开胳膊把他往外面推,对他说:“行了,你别在这里搅和了,你赶紧上楼上把小时喊起来,吃团圆饭了。”
蒋彦辞:“……好。”
蒋言知眼睁睁地看着他弟被赶去叫弟媳妇儿了。
然而当他弟一走,孟鸳又想起之前那个问题,不冷不热地问他:“所以那块肉是做梅菜扣肉还是做腐乳红烧肉?”
“……”蒋言知觉得他弟离开离得有一点草率。
最后还是足智多谋的余姐给出了一个很好的建议:“这块红烧肉还挺大的,要不其中一半做梅菜扣肉,另一半就做腐乳红烧肉。”
楼上。
程以时在睡梦中间,感觉到有人正在捏她的鼻子。浑浑噩噩地睁开眼睛,看到的是蒋彦辞那张俊脸。
“还没睡好?”蒋彦辞低头亲了亲她的眼角,然后又沉声说,“先起来吃一个团圆饭,然后晚上继续睡?”
睁开眼但是神经明显还没有反应过来的程以时被他这么一亲,第一反应是在想:眼角应该没有那什么东西吧?第二反应才是问:“饭已经做好了?”
这个时候程以时才想起来,她现在回到的是婆婆家,角色是儿媳妇。她怎么可以一下子睡到别人饭都做好了!
程以时下意识掀开被子要起床。
蒋彦辞从她下意识的动作中间猜到了她的想法,抿嘴笑了笑,然后跟她说:“没事儿,我哥带着小石头回来了,有他帮助妈跟余婶在厨房里忙活,你不用着急。”
本来还不算特别急,但是听完了他这句话之后,程以时是真的觉得有一点着急了。大哥都回家做饭了,她一个人当弟妹的,睡到现在实在是太不好了。
“没有关系,他们都知道我们刚回来太累,休息一下很正常。”蒋彦辞则是觉得她现在这一副刚睡醒还有点傻呆呆的模样有一点可爱,忍不住又亲了一下,“而且就算是干活,也是我去没有让你干活的道理。”
“那倒也是。”程以时觉得他说的还是比较正确的,于是她就问,“所以你怎么不去替我干活?”
“我去了,但是被骂了,妈轰我上来让我叫你吃饭。”蒋彦辞低声说。
“哈哈哈。”程以时听到他的话就可以想象出他去厨房帮忙做菜,然后被骂了着轰出来的场景。
蒋彦辞听她的笑声,挑了挑眉,似笑非笑地说:“看来听到我被骂,你还挺高兴的。”
“我没有!”
…
夫妻两个下楼的时候,客厅里的蒋父已经打完了问候电话,正在陪两个孙子玩那些积木的玩具。见他们下楼,招呼两个小孙子把积木都拾起来,准备去客厅吃饭。
蒋磊是见过程以时的,只不过他见到的时候,他本人年纪很小,因此记忆也不太深刻。但是他不深刻不代表程以时印象不深刻。
“小石头,还记得小婶婶吗?”程以时对,这个在他结婚的时候担当了滚床任务的小侄子印象还是特别深刻的。尤其是这个小侄子闹出了一些事情。
“好像记得!”蒋磊歪了歪头,尝试着在他的记忆库里搜索相关的信息,然后说,“小婶婶很漂亮,小石头一定会有印象的。”
他不说这话还好,说了这句话,在场的程以时和蒋彦辞,以及刚刚从厨房里走出来的蒋言知和孟鸳表情都很“耐人寻味”。
蒋言知作为一个知情人士,以及了解他弟弟性格的人,转头跟蒋彦辞说:“看来小孩子的一些看法,从以前到现在基本上没有什么改变。不过正是这样子才能够知道小朋友们诚实的这一面,不是吗?”
“……”蒋彦辞斜他一眼。
“小石头就是老实。”孟鸳笑了笑,回想起小儿子结婚那天大孙子搞出来的“麻烦”,跟程以时说,“小时候小的时候估计还不知道什么叫娶媳妇,就知道小婶婶长得漂亮要娶回家。这脑子卡比他爸爸跟叔叔强太多了。”
蒋磊:!
他小的时候不懂事的时候竟然还说过这样的话吗?
蒋父看出来大孙子的“窘迫”,出面解释:“这是咱们小石头从小有审美,你们可不许一直调侃他。”
孟鸳笑,摸摸大孙子的脸。
其他的人听了就听了,不过也只是把刚才那些事情当作以前的一个有趣的事,左耳朵进右耳出就出了。
只不过蒋行舟小朋友听了这句话,想法倒是很神奇,奶声奶气的说:“可是要是石头哥哥娶了我妈妈,那舟舟就得问哥哥叫爸爸了。”
蒋彦辞听到他的话,太阳穴疼了疼,无奈地捏了捏眉心,对他说:“……你赶紧去洗手,准备吃饭吧。”
作为一个照顾堂弟的堂兄,蒋磊非常有担当的承担起了作为兄长的责任,牵着弟弟的手去洗手,准备吃饭。
兄弟两个人相差两岁多,个头其实相差也没有很多,大概也就是几十厘米。一大牵着一个小的,从背影看上去就给人一种暖洋洋的感觉。在场的所有人看到这一幕,相视一笑。
这就是一家人在一起呀!
团圆饭,这是蒋家人这些年来聚起来,人最多的一次,除了现在正在外地随军的蒋二姐一家和蒋家大嫂,其他人都到齐了。
一大桌子菜做得非常的丰富,有虾有鱼,有鸡有鸭,腐乳红烧肉、梅菜扣肉、酸梅萝卜、菠萝咕老肉……各大菜系应有尽有。
蒋父还提前让警卫员去买了汽水饮料,于是男人们喝酒,女人小孩喝饮料,一起举杯庆祝了他们相聚的这一刻。
“团圆快乐!”
“团圆快乐!”
这一天晚上是孟鸳近几年来最快乐的一个晚上。
而程以时也可以在晚上充足的睡眠中间补充了体力,恢复了精神,翌日一大早起来,跟孟鸳带着蒋磊和蒋行舟一起去了外面吃早餐。
传统的北城的早餐其实中午的不算特别丰富,但是后来因为政策的改变很多其他地方的人来到北城也带来了当地的早餐,从此之后北城早餐店就有了南北汇聚的“经营模式”。
不过作为一个北城人,虽然在南城生活了多年回到北城,还是要尝试一下北城人特色的早餐的。
说到北城特色早餐,大部分的人都会提起炒肝或者是豆汁儿。这两者相比炒肝的历史会更长一点,炒干最早起源于宋朝,这道菜虽然名义上用了“炒”这个字,但实际上还是“煮”的这种方式。将猪大肠猪肝切成块,然后把淀粉液在煮猪肠猪肝的水里,汤汁变得浓稠。喝上一口能够感受到软烂和鲜香。
程以时在南城的时候就馋炒肝这一口,回到北城当然要点一份。
而跟她一同出来的孟鸳以及蒋磊小朋友作为一个北城当地人,受到北城人的影响,更爱吃特色一点的豆汁儿。刚长出来的热豆汁,配上那焦脆的焦圈儿和咸香的咸菜,小味儿就到了。
不过,蒋行舟小朋友只浅浅尝了一口,就不太能接受了,最后点的是一个中规中矩的北城面茶。
所谓面茶,其实跟“茶”倒是没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