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零之男配亲妈是大美人_终日看山【完结】(125)

  蒋磊还是害羞一点的,看堂弟这么高兴,脸颊红扑扑的。

  “你跟小磊都去?”另一个截然不同的反应自然是蒋父给出来的。因为这个突如其来的“决定”,一贯恨不得吃饭如秋风扫落叶一样迅速的蒋父忽视用“勺子”一口一口喝起了粥,拖着时间,询问孟鸳。

  孟鸳跟他生活几十来年了,他撅个屁股,她都能知道他想拉什么屎。当即,就利索地说:“冬天北城太冷,我去南方呆两天,那边暖和对身体好。”其实这就是给去南城找个借口了。实际上,她过去这一趟,主要还是想陪着大孙子放松放松心情。

  这个理由说是说了,可却没让蒋父信服。

  他一边喝粥一边嘟囔:“以前几十年也没说觉得北城太冷…”

  “现在觉得冷,不行啊?”孟鸳瞪他。

  蒋父察觉到目光,急忙闭上了嘴巴。只不过也憋不住太久,很快就又开了口。但是这一次,他将对象放在了程以时身上。

  他夹了点咸菜,就着米粥一起吃,吃着又假装不经意地看向程以时,跟她说:“小时,你那个火锅店不是正装修的吗?现在回去是不是有点早?要不过两天再回去?”

  程以时被忽视“点名”,还是轻咳了两下的。蒋父这“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挽留”还是不好回答的。

  她斟酌了一下,说:“其实装修就楼上一小片地方,不做别的改动,也就是恢复一下,不需要太长时间。这些天时间也差不多了。”她婉约地说了拒绝的话。

  蒋父听得懂,但是没有轻易放弃,“再怎么简单,装修都得再放几天。既然不着急开店,就再呆……”

  “不行。”蒋彦辞接过话,“残忍无情”地对他说,“不能推迟,政府那边就给了一个月假期。”

  蒋父听到这话,差点直接说,他假期短,那就他自己先回去。

  孟鸳按按太阳穴,趁他没开口,先行“警告”了蒋父:“你要是再说话,我就在南城一直呆着不回来了。”

  蒋父:“……”

  于是乎。

  无论蒋父是多么不舍。

  正月十六那天,程以时蒋彦辞带着蒋行舟坐上了回南城的火车!

  第107章

  跟去北城时一样, 火车慢慢悠悠,咣咣当当,一路慢行, 穿越重重山岭, 越过条条大川, 一路南下行驶着。

  一样的漫长旅途,一样的行驶轨迹。

  稍有不同的是来去同行的人数,想到这里,程以时不免又想起出发前,在北城火车站送别时, 蒋父的那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 不由得粲然一笑。

  “怎么了?”跟蒋彦辞去餐车车厢买盒饭,刚回来的孟鸳恰好看到她笑的这一幕, 疑惑不解地问。

  程以时也不“掩饰”,就将刚才心里的想法跟她说了说, 说完之后又笑了笑, 补了半句:“我看爸是不想让你走的!”

  孟鸳也不愧是曾经的文工团一枝花, 之前年轻的时候, 就因为夫妻恩爱的事情被多少人打趣过。如今面对儿媳妇的打趣, 端得也是一副沉稳持重, 处变不惊的模样,一面淡定地把盒饭递过去, 一面颔首说:“闷嘴葫芦, 三杆子说不出一句挽留的话, 就让他憋着。父子仨, 都跟他一样,没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将蒋彦辞、蒋言知两个人都归类到“锯嘴葫芦”当中了。

  其实程以时明白, 这里头主要要点出来的人应该是蒋言知。他的那段婚姻,他虽然没有特别的负责任,但绝对不是不负责任的一方。只不过习惯不表露,又有谁清楚他的情感呢!

  “…也确实!”

  有一句话说的就是:当你在说别人好听的话的时候不一定会被人听到。但是当你再说一个人的坏话的时候就一定会被听到。

  就是这样,蒋彦辞辛辛苦苦找列车烧热水的地方去接热水,刚端着盛热水的大茶缸回来,就听到他妈说他是“闷嘴葫芦”“三杆子打不出一个屁来”。

  没等他想到该如何反驳这句话,就听他媳妇认可的声音。

  他快步走过来,把茶缸放在卧铺中间的小桌子上,然后在程以时身旁坐下来,一本正经地对她说:“你想听什么话,我都说给你听!”

  孟鸳:……

  程以时:尴尬挠头。

  蒋行舟和蒋磊,两个一路上只忙着看火车车窗外的两个小朋友闻声转过头来。

  “爸爸,你应该对妈妈说喜欢她!”蒋行舟奶声奶气地给出建议。

  这个建议“吓”了程以时一大跳,为避免这个“误会”导致的尴尬再次上演,她急忙地伸手,捂住了旁边人的嘴巴,然后僵硬一笑,用气声在他耳边说:“没说你,别说话,知道吗?”

  卧铺车厢一个车厢里面有四个床位,这个车厢里面除了程以时、蒋彦辞,孟鸳以外,还有一个返程的老干部,见到这一大家人“有说有笑”的场景,对孟鸳感慨道:“你这女婿找的好,对你闺女好!”

  闻言,孟鸳点点头。

  她从来不介意被别人当作程以时的母亲,这一点她乐意。

  对于孟鸳再次被认作是蒋彦辞的“丈母娘”,程以时也是觉得有趣,不知道是什么感觉,能让这么多人认错。

  “女婿”蒋彦辞也没否认这个点,见程以时松开手,把她面前的盒饭拆开,用筷子把里面的葱蒜挑出来,然后才把饭递过去。

  挑出葱蒜,并不是因为程以时不吃葱蒜,而是因为她在火车上不方便刷牙,吃这些带味儿的东西不太舒服。

  当然程以时有这一点的顾虑,蒋彦辞却没有。

  火车盒饭是非常简单的三菜一米,米是普通的大米,口感稍微硬一点。三菜是两素一荤,荤菜是京酱肉丝,素材一个是芹菜炒香干,一个是酱土豆丝。

  “也就在北城局开往其他地方的火车上能吃到京酱肉丝。其他局的盒饭都没什么特色菜,味道也一般般。”那位同车厢的老干部也托蒋彦辞捎了一份盒饭,打开尝了一口,说了这样一句话。

  孟鸳一听,觉得有趣,随口问:“其他局的火车盒饭味道不好吗?”

  “不是味道不好。”那位老干部也诚恳,“只是出门在外,火车上的盒饭大多数都做得平淡,照顾大家的口味。有时候想吃点辣一些的,或者是带点酸味儿的都没有,不太能吃得顺心。”

  “也是。”孟鸳对他提出来的这一点问题倒是有些同感,“之前从南城回来,火车上做的盒饭味道确实很清淡。做的炒鸡没一点味儿,扔掉了又觉得浪费。好在当时小时给我做了一点牛肉酱,加了一点之后才好一些。”

  “加点酱味道确实会好一些的。”老干部对这个想法表示很认可。

  民以食为重。

  孟鸳跟老干部都是经历过苦日子的人,这不关于“酱”的想法一拍即可,就此,两个人在剩下的路途当中,全程都在围绕“酱”的话题展开讨论。

  其中这些话题,包括且不仅限于“酱不方便携带”“酱里面还是要添一些肉丁才好吃”“程以时做的酱特别好吃”一类…直到火车到站,这个话题才结束。

  拎着行李箱出了火车站,蒋彦辞才觉得耳朵边稍微清静了一些,终于可以不用听到关于“酱”的事情了。

  然后一转头程以时问他:“你觉得如果有一款方便携带有好吃的酱,会有人买吗?”

  蒋彦辞:“……”

  一行人回到门东的宅院,已经是下午四点的事情。

  火车上人多人群也复杂,即便有乘警巡查,但是也免不了出现一些偷东西丢东西的事情。再严重些,也有人贩子在路上伺机偷小孩。出于种种原因,程以时这两天是没睡好的,即便是她身边还有个人高马大的蒋彦辞。因此一回家,洗了热水澡之后,她就躺下见周公去了。

  其他几个人虽在火车上睡了,但也比程以时好不到哪里去,去街上买了菜吃了顿晚饭,几个人也相继睡去。

  所以这一夜,几个人都是睡了个“天昏地暗”。

  第二天,蒋彦辞一早去单位。其他人一觉睡到了天大亮。孟鸳毕竟年纪也大了,睡眠不比年轻人小孩。起床去街上了买了菜。

  程以时睁眼的时候,已经是十一点了。等她洗漱整理完下楼,厨房里孟鸳已经开始开火,蒋行舟、蒋磊两个小萝卜头已经开始帮忙打下手了。只不过这个帮忙好像有些“手忙脚乱”。

  “哥哥,这个菜菜不能丢!”

  “弟弟,这个菜菜不能吃!”

  两小萝卜头“为不认识的菜争吵”这一幕看得程以时有些“想笑”。

  她挽了袖子,走过去把蹲在地上择菜的两个小人一人摸了一把哄他们出去玩,而后把那个即将被两个人“糟蹋”的菜拿了起来,去水龙头上冲了一下,转头问孟鸳:“妈,准备做蒸菜吗?”

  孟鸳一听,面色一喜,笑着说:“就是我闺女懂我!”她原本想做米饭的,结果到菜市场上看到了这么嫩的春菜,当即便想着做蒸菜。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年代文 穿书 美食文 种田文 甜宠文 终日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