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零之男配亲妈是大美人_终日看山【完结】(132)

  事情得到证实。

  蒋磊再怎么心思成熟,终究说到底还是一个小孩子,听到可以坐飞机的消息,高兴地不得了,激动地抱住肉嘟嘟的堂弟,不停地蹦,一边跳一边高兴地喊:“太好了,舟舟,我可以坐大飞机了。”

  蒋行舟被堂哥的胳膊一搂,也跟着他蹦跳。

  两个小团子抱在一起,场景意外有趣。

  飞机场外有许多同样带孩子们看大飞机的家长,这些家长并没有多余的钱可以让孩子们坐上飞机,所以只能带孩子过来看一看。这会儿听到程以时说蒋磊这个小朋友马上就能坐上飞机了,一个个朝他投来羡慕的眼神。

  从南城机场回来,程以时直接叫了辆出租车。

  南城政府年前引进一个法尔兰外商,投资开办了一个汽车出租公司。这个外商也是华裔混血,祖父母那一辈带着钱财出国,后来定居在法尔兰。外商的父亲与当地一个汽车制造厂厂长的女儿相识,后剩下外商。

  外商祖父母在十二年前去世,去世留下的遗愿便是想‘落叶归根’。碍于各种情况,这个遗愿最终在十二年后才得以实现。

  这位华裔混血从小由祖父母带大,会说一口流利的法尔兰语,也会说南城本地的方言。

  他本来这一趟华国之行的目的只有完成祖父母遗愿这件事,但是再来到南城后,看到南城历史厚重的建筑,富有地区特色的街巷。

  在各种因素的混合作用下,他决定留下投资。

  事实证明,这位华裔外商的目光很敏锐。他既能看到南城建设中的薄弱环节,也能充分利用他自身的资源。

  出租车公司的业务在如今日渐繁华的南城开展地如火如荼。

  而之所以程以时会清楚这么些事情,一来是南城政/府跟这位混血外商的对接很大一部分由蒋彦辞承担,另一部分则是因为这位外商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吃货,对华国各种美食都很感兴趣,例如,火锅。

  车身印着“法华汽车”logo的汽车停在小火炉所在的门东大街的街口。

  “一块二。”出租车司机松开方向盘,回头报了价格。

  司机脸颊上有一块疤痕,看起来很显眼。但是可能是眼睛太纯粹,即便是有些‘凶’的长相也不会让人害怕。

  程以时数了一块二递过去,拉开车门,带两个小的下车。

  人还没到小火炉门口,老远就看到排队等号的人群里一个长得高大的老外正热情似火地朝她挥手。

  “程老板,好久不见!”

  蒋行舟听到声音,看到来人,贴近堂哥耳朵,小声问他:“奥利弗叔叔是不是有些健忘,明明昨天下午才见过,为什么现在要说好久没见呢?”小崽子迷茫。

  蒋磊还算‘见多识广’,立刻解答了他的疑惑。

  “外国人好像把‘好久不见’当作是普通的问候,并不是说真的很久没有见到的意思,就像邻居马婶总是问你‘吃饭了没’一样,只是说一说,并不是真的要请你吃饭。”

  这个解释因为应用了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所以蒋行舟小朋友瞬间就明白了。只不过明白归明白,他还是不太清楚为什么大人说话总是这样。

  小小的脑袋,大大的疑惑。蒋磊看出弟弟郁闷不解的心思,但是其实他也说不清楚为什么外国人或者是其他大人总是这样说话,给不出一个恰当的理由,所以思考片刻后,他给了一个更“完美”的答案。

  “可能等到舟舟上小学就会明白了。”他语气坚定地说,说归说但是也没说清楚,他为什么要这么说。

  本来蒋行舟还饶有兴趣等着他的回答,结果没想到最后等到的是一个要他“上学”的结果。瞬间,他蔫巴了。

  “……上学,舟舟不着急上学。”

  程以时倒是没注意这两个小的对话,走过去跟负责排号管理的工作人员简单点头打过招呼后,跟奥利弗寒暄。

  奥利弗虽然是个华裔混血,从小在法尔兰长大,但是也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标准的华国人的肠胃。来到华国之后,尝试了各种做法的菜,吃了酸甜苦辣,没有一点接受不了的状态。

  相比之下,他的法尔兰妻子奥利,才是典型的外国胃。

  比如,此刻奥利弗就正在就妻子奥利不能陪同他来小火炉就餐这件事情而感到十分的遗憾以及难过。

  “程,奥利不能够跟我一起品尝小火炉的美食,这真的是让我太伤心难过了。”奥利弗面容略带悲伤,用手捂了捂心口。

  程以时:“……”奥利一个法尔兰土生土长的人,没抗拒中餐已经很难得了吧。

  排队的人大多数都是小火炉的老客人,他们经常过来,自然也知道最近奥利弗这个华裔混血总是来小火炉吃饭的事。一来二去地也跟他聊过几句。

  其中有个人听到奥利弗这句话,也是的确对另一个陪同丈夫就餐的奥利有印象,当场便拍了拍奥利弗的肩膀,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大兄弟,光这一周我都碰到你六回了,一周七天,你顿顿都在小火炉吃,这再好吃的火锅吃多了也会上火啊!我跟你说,你媳妇不陪你来这事我理解。因为我跟你一样,我一周来七天,我媳妇陪了我六天,今天说什么都不愿意陪我来了。我跟她说今天有新菜推出,她也不来了。”

  程以时闻言,莫名恍惚。

  一个一周吃七天的人劝一个一周吃六天的人。

  怎么,听起来有一些不大对劲?

  第114章

  最终, 奥利弗给出的回答也确实没有让人失望。

  “奥利太可怜,小火炉的新品美食她竟然错过了。”他悲伤地说话,而表情却有一些跟‘悲伤’这两个字无关的感觉, 他缓慢转头, 用一双深邃的眼眸看向程以时, 一本正经地问,“所以,程老板应该也不希望千里迢迢从法尔兰来到华国来到南城的奥利失望吧?所以,等一下的新品,我一定可以额外带走一份回家吧?”

  程以时闻言, 心情复杂。

  说实在话, 带走这一份难道最后不是给奥利弗的吗?!

  奥利清楚这件事吗?

  虽然人没有来,但是存在感跟来的人相比还高出两分来。

  之前劝奥利弗“减少”的客人其实不太清楚这对外国夫妻具体的情况, 因此再听到奥利弗这样的话后竟然动容了一些。

  奥利弗这个华裔混血,自从来到华国之后, 可能是天生的生意人血脉, 让他在血液里都带着一种对人情社会的敏锐性。在华国虽然就只待了小半年, 但是对华国人的一些“传统”还是很了解的。当场便看出来这位客人的动容, 趁热打铁。

  “虽然我的妻子奥利没有来, 但是作为她的丈夫, 我很懂她。她很喜欢华国的美食,南城的小红豆圆子粥她喜欢, 程老板的小火炉她也喜欢。要不是今天她得了感冒, 身体不舒服, 一定会陪我过来的。”

  气氛渲染很到位。

  客人们几乎是瞬间就明白了奥利弗话中的未尽之意。

  外国人, 千里迢迢来到华国,喜欢华国的文化和饮食。几个关键词一出来, 立刻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情绪点燃了。

  “程老板,咱们华国的美食就该发扬光大,难得这两个外国夫妻喜欢咱们的东西,今天的新品就给他打包一份吧!”一位客人如此说。

  之所以这么说,则是因为前面几次小火炉出新品,有几个老客因为带走打包的分数有点多,导致后面排号比较靠后的客人没买到。本来是一件再小不过的事情,但是话赶话,你一句我一句,最后引发了一些争吵和事情。

  引以为戒,也是为了避免以后再因为这种事情发生更大的问题。

  程以时跟其他员工,以及小火炉的另一位投资者胡波商议过后,认为既然都是客人难以评价谁的做法对,谁的做法不对。索性干脆直接把新品推出日的新菜设置了购买条件。例如,每个人限购一份,以及在新菜推出的一周时间内为保证公平,所有的人都禁止打包。

  所以在这个一视同仁的规定下,新品想要打包带走,不太方便。这就是那个客人说法的缘由。

  但是当这个规定和那个“弘扬华国美食”的事情放在一起,那就该另当别论了。

  那个客人的话也可谓是“一呼百应”。

  所有人一听也是觉得,这话还真没一点不对。咱们泱泱大国,可不就是得对这些对我们国家有好感的国际友人展现一些“大国风范”。

  当即,便有人附和起来。

  “程老板,说得不错。这外国友人千里迢迢来咱们国家,咱们这些当主人的可不就是得招待好这些客人。”

  “这些外国人吃好了,也能替咱们华国美食在国际上扬名不是。”

  “要是有人有意见,我愿意将我的那一份让出去,让这位外国大兄弟带走。”

  排队的人群因为“宣扬祖国美食风采”这一点逐渐热血起来。

  奥利弗估计没想到他随口的一句话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力”。这些人朝他投来的期待目光,让他瞬间也让他“冲动起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年代文 穿书 美食文 种田文 甜宠文 终日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