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哪边的BUG更少!”
“我们之前虽然同时处在不同的项目!”
“但《仙途》和《氪命修仙》只是上半场!”
“现在的《大明敕令:浑天危机》就是我们的下半场!”
“接下来,我们两个组的内容开发,要走竞争路线。”
“这游戏不是有四个阵营吗,我们一边挑选两个!”
“陆总说了,这游戏就是在竞技,在对抗,所以他才让我们两个项目组来做这个游戏!”
“这就是陆总的真实意图!”
“RTS没有竞技性那还是RTS游戏吗?”
“所以接下来两周,双方分别设计阵营的建筑逻辑、单位风格、技能系统、兵种平衡、资源获取模型……”
“届时我们再找差评培训班的那些人进行投票,谁优谁上。”
“输了的,要做配合,不能嘴硬。”
“赢的,也不能内卷,继续保持。”
“并且……”
他扫了一眼在座的所有人,语气缓缓:
“获胜组将优先主导下阶段地图开发、主线剧情规划与光锥表现优化……。”
“让能力决定话语权。”
这话一出,全场一片安静。
下一秒,有人小声开口: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自由发挥?”
赵琪亮点头。
“当然。”
“陆总毕竟只给了我们大的框架,我们只要总体不跑偏就行!”
会议室气氛骤变,空气里忽然有了点硝烟味。
原本低气压的一些同事一个个眼睛亮了。
“……你早说这个啊!”
“我还以为真要搞什么团建融合那一套……”
“对味了,对味了,这游戏上线前,我们就应该自己先竞技起来!”
北山的那位组长原本还想说点场面话,结果这一激,反而勾起了点斗志:
“是啊是啊,我就说我们这两组天天磨合有啥用?”
“我们干脆直接用项目说话!谁的意见好就用谁的!”
“行了行了,现在说清楚就好!”
“咱们就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来竞争!一定不耽误整体的项目进度!”
一句句热烈的讨论在会议室炸开。
原本彼此戒备的两边人马,一下子就兴致勃勃了起来,
赵琪亮站在最前面,看着这一切,眼里浮起一种难以言喻的情绪。
听着一群人从战术树聊到剧情走向,从地图雾霾聊到技能触发条件,越听越觉得热血沸腾。
他知道,这也是一种理想的团队状态。
有矛盾,有斗争,有态度。
不是勉强合作,而是为了赢,想尽办法完成目标。
这下好了。
大家的情绪总算有了出路。
有了可以光明正大互相看不惯的理由。
那就比!
不需要再遮遮掩掩搞什么团建破冰交流。
你行你上!
想到这里,赵琪亮轻轻吸了一口气。
太棒了!
陆总肯定也是这么想的!
有时候,我真的有点想给自己鼓个掌!
第314章 非适用于所有人
几天后,
陆明正在办公室打《卧底就变强》,正准备拉人联合背刺呢,
手机突然震了一下。
是姚闻清。
这人平时不爱发微信,今天居然打电话过来,一定是有事。
陆明接通,刚“喂”了一声,电话那头就传来一阵背景音。
像是在实验室里,有风噪也有点杂音。
姚闻清开门见山:
“陆总,星舟投影设备测试完毕了,核心模型通过了三轮稳定性测试,逻辑问题也修了,现在……基本可以走市场端试投。”
“投影稳定性也通过。可批量生产了。”
“也就是说现在……基本可以走市场端的试投了。”
“我想问一句,你之前说的发布会现在开吗?”
陆明听了一会,
有些愣,
这么快?
“你还没正式生产吧,你那玩意卖那么贵,可别弄的太多啊!”
姚闻清笑了一下:“那肯定是陆总,我们这边已经联系好生产和供应了,基本上都是按照下单后再大批量生产的!”
“陆总放心,我们不砸库存的。”
“毕竟我们现在这套设备的定价还是很高的!”
陆明点点头,表示认同,
这玩意一百多万一套,十套可就是一千万了,
这玩意都能买套房了,肯定不能囤货啊!
接着,陆明提醒:
“你说的这个星舟,是上次我体验的那一款吧?”
“对。”
姚闻清的语气也明显压抑着一丝兴奋。
“不过也是稍微升级了一下,但是大体的框架还是差不多的。”
“就是负压模块和眩晕干预系统都已经重做,交互式场景压强是通过分区感应重设的,现在舒适性提升了60%。”
“而且这次我们在核心传感器加了氛围干涉影像,视觉沉浸反馈直接提升了不少,反馈系统也优化了,延迟率下降了……。”
“而且,除了这种版本外,我们已经可以实现……”
“陆总,你要不要下来,我们直接演示给你看看?”
陆明皱着眉头,听得一脸迷茫。
什么眩晕干预、影像氛围……
依旧是听不懂的领域,
“行了行了。”
“演示就算了!”
陆明打断了他,
“你这些都可以留着在发布会上说!”
“反正这个东西你比较懂,成本就摆在那,具体怎么定价,你就自己决定!我不干预。”
“不过有一点,不能只讲性价比!”
“一定要有成本意识,别搞什么价格战!”
姚闻清:“……”
“明白了。”
“既然你都准备的这么充分了,那就发布吧!”
“但有个前提。”
“发布内容必须实事求是。”
“你准备一下,弄一个正式的发布会。”
“场地不用太大,也别整什么十年磨一剑那一套。”
“我们不炒情怀。”
“就讲清楚一个事,我们这个产品,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该夸的你夸,但不能藏毛病。”
“我就怕我们还没上线,就有人脑子一热,无脑下单,无脑好评!”
“什么职业好评人那一套的,我们都不需要!”
“你是工程师,就说工程师该说的。”
“这些才是发布会最重要的价值。”
说到这,陆明顿了顿。
“这场发布会,你自己去说。”
“你来站台,比什么代言人强一百倍。”
“毕竟产品你最了解,你站台,才有说服力。”
“观鲸实验室我反正是交给你了!”
“你那边我是真不懂,你搞你想搞的,团队我都拨给你了。”
电话那头,姚闻清沉默了一秒,然后轻轻笑了。
他的心里也涌现出了一种压抑不住的雀跃。
不是因为自己能站台。
而是因为,有人,终于愿意让产品本身站台。
不是品牌,不是包装,不是话术。
是产品。
这是他想看到的!
“好的,陆总!”
“我一定实事求是,一定好好说!”
……
挂了电话后,陆明站在窗前,盯着远处的车流发了几秒呆。
观鲸实验室那边的工作,他已经大手放权了,
毕竟对于他不太懂的事情,他也没有什么指导性的意见。
这玩意你要真让他来设定怎么定价,怎么推广,他肯定弄不过来,
鲸跃的体量现在这么大,他肯定不能什么事情都亲力亲为,
他拿的是道德负债系统,并不是什么最强悟性系统,
他只要做好微操就行!
反正姚闻清是抽卡抽到的,忠诚度这块肯定没问题,
而且他还刻意交代了一下姚工要实事求是,
不然瞎领悟,可别弄的翻车了。
陆明担心的,不是怕发布会翻车,也不是怕设备出问题。
而是怕现在这个市场,太会营销“好评”了。
一不小心就变成了“宣传套路”。
明明是一个还没跑完量产测试的新设备,
一经曝光就会被一堆人端上神坛,“行业革命”“划时代”各种词一股脑地砸下来。
然后“真实体验”“首批用户”甚至“开箱反馈”都可能是提前写好的。
甚至不排除有人下单就是为了发评测视频,然后压根没体验几分钟,转头就把设备挂在二手平台。
你说这样的好评,有什么意义?
再接着,就是一堆职业好评人和KOL一拥而上,
开始给他制造“次世代跨越式突破”“彻底改变沉浸体验”“XX之光”等等营销金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