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登录开始计费?玩家骂完含泪充值_四斤排骨【完结】(380)

  紧张、兴奋、被坑、再笑、再开一局。

  陆明拉了拉外套,嘴角挂着一点苦笑,拉开门,鹭岛的风从门缝里灌进来,

  人顿时清醒了许多,

  他认真想了想,又感觉好像可以理解。

  这当然不是他对负面的要求不高,

  他是经过认真的调查分析的。

  首先,这次问题不在于“难度”或“机制”,

  而在于这个游戏,是在春节这个节点上线的,

  春节家庭团聚本来就是社交浓度最高的时段,

  这游戏偏偏又是“强协作+高沟通+多机制的模式”,这就意外成了许久不见的朋友之间的游戏黏合剂。

  别管多久没见,开几把游戏,

  一开黑,关系就瞬间就变成了当初的前座后座。

  没有完美操作,只有操作彼此。

  另外,这游戏的模式太多。

  焦土·撤离是团队推演极限资源分配,

  蜂巢·防御是塔防拼阵线管理。

  还有对抗模式,全员陷入勾心斗角的PVP泥潭。

  甚至,这里面还有一些春节限定的皮肤、特效、BOSS……

  这就让玩家的体验重心非常的分散,

  而且,

  这游戏,还有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

  没有纯粹的观众。

  每个人都在忙!

  忙着捡材料,忙着抢位置,忙着打装备,

  忙着和队友争吵协调,还要观察敌情,

  整个游戏的节奏非常紧凑!

  假设一局三十分钟,那二十八分钟基本上全在生死边缘狂奔!

  结果打完呢?

  “再来一把吧?”

  “来,还是这个图,我就不信今天造不出重狙!”

  一局紧接一局,疲惫都来不及反应。

  人只要一直在“忙着解决问题”,情绪就来不及内耗。

  这就让这个游戏有一种非常离谱的爽感!

  陆明越想越觉得就是这几个原因。

  甚至再往深一层想,

  《锻炉前线》的“成长曲线”也很诡异。

  它不像其他游戏,前期菜得想退游,后期真香。

  它是每打完一局,就立刻反馈给你:

  “下次一定能更好”。

  “早知道我不该造长矛。”

  “下局我弄燃料瓶试试。”

  “你别送材料了,咱们换战术。”

  这种微小的策略变动,让人产生一种“马上能翻盘”的错觉。

  而这个错觉,一旦成真,玩家就中毒了。

  “这局确实赢不了,但我刚那枪造得真好。”

  “虽然输了,但我刚刚一打三还杀了一个,值了。”

  陆明翻了翻数据。

  《锻炉前线》的PVP模式里,平均时长高达32分钟!

  太沉浸了,就是这种对抗、合作、枪战类型游戏的通病!

  第420章 自己的电竞赛事!

  走出网吧后,陆明站在鹭岛的滨海长堤上,盯着眼前那片海发呆。

  远处的海鸟划过天际,游客在沙滩边奔跑,

  阳光明媚,蓝天清澈,空气湿润到连心情都该发酵出点柔软的味道。

  这一切本该是休闲度假的画面。

  陆明掐着眉心,长长吐了一口气,像是把心里那股郁结的气息都往外赶。

  但风从海面上卷来,吹得他衣角猎猎作响,

  又把那些气息给吹了回来。

  陆明看着目前系统面板中的情绪值,

  想短期内达到十万,兑换灵感回响是不可能的了,

  那就只能祈祷老姚那边没遇到什么卡壳的问题。

  他本来还指望《锻炉前线》丰富一波情绪值,

  好在给老姚提提速的,

  但现在,短时间内,只能靠他自己了!

  谁能想到呢!

  合作模式成了调味品。

  再来一把成了失败后的例行环节。

  虽然这次的《锻炉前线》在玩法上,操作上,并不是什么特别有创意的想法,

  但是陆明原认为,拿这个收割一波情绪是完成没问题的,

  算了,

  “来都来了……”

  这年头,果然不能低估玩家对自我受虐的包容度。

  想到这里,

  陆明干脆在长椅上坐下,买了个椰青,插上吸管慢慢喝。

  凉凉的椰汁顺着喉咙滑下去,才把那股烦躁压下一点。

  既然负面情绪暂时榨不出来,那索性先调整心态,

  风景也要看,心情也要有,工作再难也得干下去。

  ……

  十几天后,

  鲸跃已经正常开工。

  陆明晒的一身黑,

  开发部和运营部的同事们忙成一团,

  春节档的《锻炉前线》彻底成了现象级游戏,

  主要是春节期间,这游戏弄了几个不错的活动,玩家的气氛非常活跃!

  陆明的办公桌上,

  现在还摆放着一堆的数据表,趋势分析、社群舆情汇总、UP主直播统计……

  还有各种模式的参与程度,

  这些,都是老周拿过来的。

  陆明随便看了一下,顿时就没了兴趣,

  全是上涨和唱好的,看这些,太消耗精力了!

  陆明有些郁闷地揉了揉眼睛,正准备重新埋进下一轮的发展规划,

  门就被人“咚咚咚”敲响了。

  “进来。”

  林芷一只手拎着两杯她自己调制的红糖年糕味咖啡,

  另一只手抱着一摞新的资料,踩着小碎步走进来。

  “先……把东西放下再说。”

  陆明赶紧伸手帮她托了一下,

  林芷喘了口气,把资料全摊在桌子上,

  “说吧。”

  “又有什么新想法?”

  陆明看着林芷,知道她肯定是又有什么建设性的想法,

  毕竟林芷这人一天天的都在商务那边忙,

  平时一些小活动什么的都是她自己拿主意,

  这次能准备这么多东西来找他的,肯定是有大的想法了。

  果然,林芷翻了翻桌上的资料,语气认真:

  “陆总,我觉得,我们可以搞电竞了。”

  “啥?”

  “电竞项目啊!陆总!完全属于我们鲸跃自己的电竞赛事!”

  说着,林芷把手里那厚厚一摞文件推过去,

  像是已经筹备了好几天,早就等着今天当面汇报。

  林芷慢慢开口,

  “陆总,其实我知道你对传统电竞那一套没太大兴趣,毕竟之前柠糖LTD挑战赛的时候,你也没说扩大规模啥的!”

  “但是,陆总!现在不一样了,你看看现在的热度。”

  “《锻炉前线》的PVP模式,活跃率一直在上升!”

  “尤其是春节期间,玩家自发组织了多个非正式的匹配赛。”

  “还有几个主播,已经在做单独系列了,吸引了很多玩家的参与。”

  林芷指尖轻轻敲了敲资料的封面,像是给自己打气,也像是给陆明一个“你听我说完”的暗示。

  陆明捏着咖啡杯,盯着她没吭声。

  他知道林芷在兴奋的时候,话要一口气说完,不然她会断章取义到怀疑人生。

  所以,林芷整个人靠在椅背上,声音却越说越有力:

  “陆总,其实这不是我一拍脑袋的主意。你知道的,现在所有大厂都在研究电竞化……”

  “不是只有枪战、MOBA那种传统赛道,连模拟经营、卡牌、甚至休闲都有人在做电竞。”

  “你随便刷下平台就知道,去年至少有七八款主打PVP的游戏,大张旗鼓喊口号要搞电竞。”

  “但结果呢?”

  “没几家搞起来的。”

  “不是玩法太碎,就是内容太重商业,要不就是玩家不买账,没一个有持久生命力的。”

  “为什么?”

  “因为他们搞电竞,是从上到下强推……砸钱搞战队、请职业选手、硬凑赛事流程、外包办比赛。”

  “这种模式早就不灵了!”

  “现在的玩家根本不吃这套。”

  说完,她伸手从资料堆里抽出一份报告,

  上面写着:

  《鲸跃电竞·从玩家出发的整合孵化模型》

  “而我们不一样。”

  她盯着陆明,一字一句。

  “陆总,我们鲸跃从一开始,所有的项目就不是那种靠广告砸热度的,都是靠玩家自发讨论、自发传播,慢慢发酵起来的。”

  “《大明敕令》也好,《锻炉前线》也好……”

  “都已经证明了这套模式能走通!”

  “我们有非常合适的玩家基础!”

  林芷拿出平板,翻到一些数据,

  “陆总,我这两周一直在看数据,就拿我们最近的《锻炉前线》来说,这些高频词条里关于‘对抗’、‘战术’、‘职业’的讨论非常多!”

  “我们只需要顺着这个热度,就能已经自发形成的电竞生态苗头给保留下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