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出任何破绽。
崔知府和秦通判也都深信不疑,毕竟孙砚书是秀才,出自他口的言语,可信度还是比较高的。
秦六郎声名在外,会做出这种事也不奇怪。
秦通判看着被包扎成粽子的儿子,老脸都扭曲成一团。
只是瞥了她一眼,便又坐回太师椅上。
又气又心疼。
这个逆子。
将他在江州经营了许多年的好名声都败干净了。
若不是他,家里何须帮他掩盖那些丑事,如今又怎会全都抖出来。
他气的心口抽痛。
儿子这样,恐怕后半辈子都要躺床上度过了。
幸好……
幸好这小子还给他留了不少子嗣。
膝下还有一儿。
养废了这个,大不了重养几个。
这次他一定要亲自教导。
崔知府绕着秦司言走了一圈,咬牙切齿,恨不能上去补上几脚。
这个混账羔子欺辱的可是他宝贝外甥女。
竟然敢让堂堂郡主给她做妾,一定是活腻了。
若他在场,一定得将这小子腿打断。
他一撩衣摆坐回堂前,凝视着秦通判,“通判大人,不如你说说,这小子该如何处置?”
你儿子欺负我外甥女,我倒要看看你怎么交代。
秦通判蹙了蹙眉,对着崔知府拱手,“崔兄,能否饶过我儿这一会,留他一条狗命,他这样跟活死人也没甚区别了,也算是他的报应了……”
听得一声活死人,崔知府心下稍微舒坦了一些。
“这事我可不算,得看荣安郡主的意思。”
秦通判一咬牙,“崔兄,你明说吧,要怎么样才能放过六郎?”
若能平息此事,赔些金银倒算不得什么。
那郡主只是受了些惊吓,又真没把她怎么样。
难不成真要他贴着老脸去跟一个小娘子道歉,那还不如就让这逆子自生自灭得了。
崔知府脸一沉,“秦老弟,这事轮不到我做主啊……”
哪知秦通判来了一句,“你是知府,你看着办吧!”
然后就拂袖而去了。
崔知府两眼一抹黑,不可思议的指着秦通判背影,“他就这么去了?”
“他不管儿子死活了?”
天下竟还有这样的父亲!
难怪能教出这样的儿子,简直了!!
不过这可就为难上了崔知府了。
算了,死也要让他死在秦家,不能死在府衙。
他吩咐衙差:“将这小子给本官抬到秦家门口,就这样抬出去,也不用备什么马车了,往人多的地方绕上一圈。”
衙差面面相觑。
他们就是虾兵蟹将,秦通判不敢把知府大人怎么样,但给他们穿小鞋还不是轻而易举的。
都有些害怕。
就在此时,崔行舟跳了出来,“爹,我去!”
随后从兜里掏出一袋碎银子掂了掂,啥话都没说,就有三四个人站出来了。
“大人,我们同崔公子一道去。”
几人抬着被裹成粽子的秦司言出了府衙,边走边吆喝。
边走边敲锣打鼓。
“送秦六公子回家喽,大伙都让一让。”
人少的地方不走,偏往热闹的地方去。
崔知府眉头抽了抽。
这吆喝……怎的像是送灵!
亏这小子能想出来。
姜淼淼窝在大哥怀里,趴在栏杆上,往下一瞧。
好多人,好多头。
比白天人还多,全部围着一具……木乃伊。
不,应该是包得像木乃伊的人。
崔哥哥在下边敲锣打鼓,边敲边吆喝。
一把攥着姜巧儿的手,“巧姐姐,快,快看,欺负你的人被游街示众了。”
端坐在崔家厅堂的秦夫人,看着掩面哭泣的荣安郡主头疼不已。
儿子有夫君在府衙看护着,她倒是不担心。
就是想来瞧瞧这郡主是不是故作姿态。
小姑娘十三四岁的模样,哭得梨花带雨,凄凄惨惨的,一看就是受了不少委屈。
让人闻之落泪。
看到小姑娘哭的伤心,她都有些动容了。
若欺负她的不是自己儿子,说不得都要同仇敌忾骂上几句。
她起身福了一礼,略带歉意道:“王妃,都是小儿之过让郡主受惊了,臣妇在这里替他给郡主赔不是……”
梁王妃安抚着闺女,斜睨了她一眼,“秦夫人是该好好约束令郎,莫让人以为他是那等声色犬马之徒。”
秦夫人面上有些挂不住。
寻思着回去将儿子禁足一月。
见梁王妃没空搭理她便欲起身告辞,到底是自家理亏,只得改日再携礼登门致歉了。
梁王妃态度虽不好,但终究没怎么追究。
心中悬着的大石也算落下了。
秦夫人回家一看。
儿子只剩了一口气了,听说还被衙差抬着满大街的溜达。
撕着秦通判就是一阵撒泼,“去,你给我去为六郎讨回公道……”
他怎么能任由儿子被人抬上街头,无能的东西。
秦通判一把将她甩翻在地,“慈母多败儿,他有今日,还不是你惯的,老子忍你很久了,别以为我不知是你害了蓉蓉。”
蓉蓉就是他那可怜的外室。
若非看在王家的面上,早就休了这个毒妇。
“你……你…….你怎么敢……”秦夫人浑身一阵颤栗,一口老血吐出来,昏死了过去。
怎么敢来这么对他们母子!
荣安郡主见秦夫人离开,这才停了哭声,坐起身,自个儿掏出帕子擦干眼泪。
梁王妃一脸惊诧的瞧着自家闺女,这妮子刚刚莫非是演的?
还让她白担心了一场。
……
第165章 关于外祖父
入夜。
齐采薇脸疼。
身上也疼。
哪哪都疼。
恶毒的老太婆,居然用簪子扎她。
她一把抓住闺女的手,“衿儿,你去打听打听,那秦六郎死了没?”
死了才解气呢!
姜子衿一阵无语,“娘,你能别去招惹秦家吗?他们家背靠肃王,不会有好结果的。”
见她娘被打成这副模样。
又气又恼。
打一开始,她就不赞同娘与秦家往来。
这会儿断了来往也好。
随着做梦的次数增多,她前世的记忆也越发清晰了。
她记得,上一世就是这位肃王毒杀了储君。
至于真相到底如何,谁也不知。
反正所有证据都指向肃王。
秦家也受到了牵连,全族抄家流放。
无一幸免。
皇帝一共四位皇子,太子和五皇子景王系皇后嫡出。
三皇子肃王生母丽妃颇为受宠。
若是身为二皇子的储君没了,受益最大的便是肃王。
与肃王一党结交,绝不会有好结果。
原本应该是要去结交景王的,可梁王成了痴儿,景王又与崔家交好。
日日往崔家去,几乎都住崔家了。
偏崔家不待见她们母女,想找机会上门拜访都难。
心中郁闷。
景王怎的和前世不一样了?
还有梁王。
太子死后,就该扶持景王坐上储君之位的。
如今傻了。
还怎么扶持。
她该如何做太子妃,如何成为皇后?
齐采薇哪里知道,自己年仅十岁的女儿心中已经盘算到了好些年以后。
不过听她提起肃王,还是有些诧异,“你是如何知晓肃王不会有好结果的?”
姜子衿绝不会告诉她娘,她是重活一世之人,说不定她娘会把她当怪物吧。
遂转移了话题,“娘,您还是先上药吧,容貌若是毁了爹爹会嫌弃的。”
果然,这一招对娘最管用。
齐采薇忘记了自己刚才问过的话,只顾拿着铜镜看自己青一块紫一块的脸。
容貌对于女子来说何其重要。
“梅姑,轻一点……轻一点……”
……
听闻坊间传言。
陆青瑶骑着马从青云观飞奔回城。
回到家,小闺女便飞奔过来,发出软糯糯的小奶音,“娘亲……”
几个孩子七嘴八舌的将下午发生的事说了一遍。
荣安郡主早已安抚好梁王妃,端坐在她家吃饭。
这姑娘,变化可真大!
不过,她怎么跟长在自己家里似的。
看到孩子们都无恙,且能全身而退。
陆青瑶甚是欣慰,也有些内疚。
这几日有些忽略孩儿们了,不过他们都已长大,都有了担当。
或许,有件事可以同他们商量商量……
秀秀抱着小淼淼上前,“阿姐,查清楚了吗?”
陆青瑶点头,“嗯,就是天香楼娄掌柜,在私下大肆采买硝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