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上心,枫儿定然也是上心的。
但送给未过门的媳妇,也不能老送酒啊。
她看着儿子:“枫儿,投其所好是没错,但郡主又不是酒鬼,你也不能老送酒,就没想过送点别的,实在不行……就问问六郎。”
她原本想说,让儿子挑些姑娘喜欢的珠宝首饰。
但她实在不放心儿子挑首饰的眼光。
崔六郎到底是郡主的表弟,郡主的喜好,他定然是知道的。
姜子枫可劲点头:“阿娘说的是,我回去就问问六郎……”
“别选那些花里胡哨的,郡主喜欢素雅的。”
“知道了。”
姜子枫寻着阿娘的视线,回头望了望:“阿娘,您老往我身后看什么呢?”
陆青瑶嘴上说着不见,但还是想同穆云戟道一声别。
有些遗憾无法弥补。
但面对面说句珍重,总比带着遗憾离开好。
“你义父呢?”
姜子枫摇头:“从边境回来就没见着了,阿娘有什么话要同他说,我帮您告诉他。”
“那……那就帮我跟他说句珍重吧,你也照顾好自己,衣裳尺码已经给你量了,回去就帮你做喜服,赶快把伤养好,郡主还等着你呢。”
姜子枫有些不好意思:“知道了阿娘,义父说我很快就能回京城了,柳卿卿的事,您帮我同郡主解释一下。”
实际上他家书里也有写了。
他想让郡主一开始就知道真相,而不是从别人口中得知。
他绝对没有对不起郡主。
躲了柳卿卿好些日子。
主要是那种复杂的关系,他不知如何处理。
不喜欢,但又不愿被迫接受。
所以他只能逃避了。
幸好,幸好只是一场误会。
“嗯,阿娘会帮你解释的,回去吧,要下雨了……”
漫天的霞光早已消散。
红彤彤的云彩幻化成了乌云,风起云涌。
今天天气不好。
但也阻止不了南下的马车。
陆青瑶嘱咐完儿子,带着商队离去。
商队是真的商队,但商队里的杂役、脚夫和护卫却都不是真的。
他们是一支由三千人组成的精锐部队。
是陆青瑶帮景王带回去的援军,能以一敌百。
以备不时之需。
马车驶出城外好一段路,陆青瑶掀开帘子伸出头去。
看到前边马背上的熟悉身影。
她怔愣一瞬,唤来秀秀:“暴风雨快要来了,咱们找个地方躲躲,别淋雨了……”
秀秀抬头望天。
这乌云看着要散,不像要下雨的样子啊?
……
京城。
刚过完年,节日的余温还未消散。
街上依旧热闹。
再加上边境的捷报传回来。
整个京城都沉浸在喜悦中,将先前没过好的年,又重新过了一遍。
在百姓心中,过完元宵佳节,看完元宵灯会才算是真正的过完年。
打了胜仗,全京城的人都很开心。
但也总有例外。
辰王听到这个消息,坐不住了。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沧州失守是假的,意味着穆云戟和他的大军要回来了。
意味着他的如意算盘落空了。
不成,绝对不能坐以待毙,不能再等了。
必须尽快除了景王和太子。
元宵节前一日。
陆府来人了,要接淼淼和姜子宴回陆家。
说是他们的外祖父回来了。
外祖父年前就向皇上请旨解甲归田。
皇上虽然不愿意,但也没有办法,不管是迫于舆论压力,还是良心发现,都不能让一个腿瘸的将军继续上战场了。
外祖父回来,先去见了皇上。
皇上收到捷报,心情一好,病竟然好了许多。
就跟回光返照似的,面色红润。
居然能下地走路了。
第一时间召见了陆老将军,听说脚上中了刀,腿脚不方便。
还给赐了轿辇。
一见面,两人都吓了一跳。
皇上目不转睛的盯着,步履蹒跚杵着拐杖向他走来的老翁。
头发胡子全白了。
脸上全是岁月风霜留下的痕迹,还有一道很是明显的刀疤。
有些吓人。
与当年那个英姿勃发的陆将军判若两人。
若不是身边的内侍提醒,皇上根本都认不出来。
连忙给他赐座:“陆爱卿,咱们这才多久没见,你怎么苍老了这么多?”
陆老将军在心里咒骂了几句,笑吟吟道:“皇上,老臣与您整八年两个月十三日没见了。”
他看向皇上,也有些吃惊。
皇上也老了,并没有比他好到哪里去。
别看面色红润,但瘦得只剩皮包骨头了,听说在服用丹药。
君医师说过,那玩意能直接把你一个好好的人烧干,耗尽精血。
直至油尽灯枯。
煊帝嘴角抽了抽。
记得这么清楚做什么?
不就是想向他讨赏。
……
第435章 明珠郡主
皇上见到了阔别已久的陆老将军。
若问他心中是否有愧
自然是有的,不过也只有一点点。
他是皇上,是九五之尊。
他的旨意没有对错,只有赏罚。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这天下谁敢质疑。
“陆卿此番大破敌军,朕心甚悦,本该厚赏的,偏你又要卸甲归田,那这份恩典就只能给令郎了,不如就封个威北将军,可你有两个儿子,朕该封赏谁呢?”皇上笑容和煦,眼底里却全是审视。
就想知道,这陆家被冤屈流放后,对他有没有怨言?
如今起复,恢复昔日荣光。
还会不会一如既往的效忠于他?
然而陆老将军也是滴水不漏。
当听到皇上要赐封儿子为威北将军时。
他心头一颤。
父辈的功劳赏无可赏,封无可封,落到子孙头上,倒也是再寻常不过的事。
可这一下连升四级。
对于一个武将来说,不是什么好事。
与世家子弟世袭爵位不同,武将的军功都是真刀真枪,用性命拼出来的。
即便封赏也是论功行赏。
要是随随便便一个人,都能凭着父辈的功绩当上将军,统领大军。
岂不是拿几十万大军的性命当儿戏。
他的两儿子虽然不至于无能至此,但突然得了那么大的赏赐。
那个位置,已经超出了他们的能力范围。
别说他不答应。
就连营中的将士也不会同意,根本无法服众,必会引起争议。
这么浅显的道理,皇上不会不知。
要么就是皇上昏庸无道,要么就是故意试探。
试探他是否还贪恋军权。
若贪,赐无可赐便是赐死,帝王之术自古如此。
要说皇上的疑心病也太重了。
他如今辞官,再无权干涉军中之事,还贪恋个狗屁的军权。
若非为了家人,为了那些随他出生入死的兄弟,为了军中几十万将士,和他们身后的每一个家庭。
谁愿意放着温香软玉不要,放着天伦之乐不享。
去那风沙漫天的蛮荒之地,抛头颅洒热血,拿性命去拼。
不是吃饱了撑的,就是脑子进水了。
他撑着桌脚起身,拱手道:“皇上,犬子天资愚钝,恐无法胜任威北大将军之职,皇上若要赏臣,不如就赏赐给小女吧,小女虽为女儿身,却也不输任何男子,陆家落难时,她全凭一己之力撑起了陆家门庭,还曾为边关将士捐过粮草,甚至陆家能够平反,也有她的功劳,若说老臣立功,这功劳里必定也是有她一份的。”
陆老将军当即婉拒了儿子的封赏,顺便为闺女讨了个赏。
说他偏心。
他承认,他的心确是偏向闺女的。
他的瑶儿巾帼不让须眉,即便不像她两位兄长一般上战场杀敌,建功立业。
也在人世间为自己杀出来了一条路。
不止为她自己,也为陆家。
可以这么说,没有瑶儿,就没有陆家的今日,陆家一众早就成冤死鬼了。
所以他甘愿将自己的军功给闺女。
只愿她余生活得轻松一些。
也好叫皇上放心。
封赏女子和男子不同。
封赏男子,加官进爵是必然的,赐下去的都是实打实的权柄。
眼下这个节骨眼上,陆老将军打算的就是要避开锋芒,藏拙才是生存之道。
否则他何必辞官,何必在这时候回京城。
但封赏女子就不同。
再高的封赏,赐下去的只是些金银钱帛,再不然就是赐个封号,或者给些俸禄食邑。
虽然不比男子有实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