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遇到卖身葬父了吧?
她一个小婴孩似乎不太适合看这些,毕竟那草席里裹的可是死人!
不过那女子胸前挂的牌子,引起了他们全家的注意。
不是卖身葬父……
而是卖身葬夫!
葬夫?
古时不是讲究三从四德,要为丈夫守节,甚至殉夫。
这……还有这样的?
不过木牌上还写了,只愿卖入人家为奴为婢,十五两银……
有路过的富商走过来一瞧,起了兴致,“姑娘,把头抬起来瞧瞧。”
说是为奴为婢,可一旦卖身为奴,做什么不做什么,又岂是她自己可以左右的。
就见那女子抬起头来。
瞬间就引的人一阵惊呼,随后议论纷纷……
“疯了吧!这样的姿色,也不是黄花闺女,还能卖十五两?都够我买几个丫鬟了!”富商撇嘴嘀咕了一句,兴致缺缺的走了。
人群中有人看不过去,反驳了两句,“人家都说了卖身做奴婢,又不是给他人做妾的,况且安葬一人本就是要这么多银钱。”
有人笑了,“你心善,那你买了啊?”
“没钱!”那人闭了嘴,退出了人群。
渐渐的,人也散去了许多。
姜淼淼看着那女子,二十出头的模样,身材有些魁梧。
皮肤白皙,大方脸,长相敦厚老实,说不上难看吧,但也不好看。
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美女。
那女子见人群散去,似也不慌,只是哭泣声更大了。
突的跪趴过来抱住娘亲的脚,哀求道:“夫人,求求您买下奴家吧!奴家力气大,什么活都能干,还识得几个字……”
姜淼淼被吓着了,紧紧抓着她娘的衣服。
陆青瑶看她不像骗子,请了胆大的路人帮忙看了草席里的尸体。
“的确是死了!”
“你叫什么名字,哪里人士,你夫君发生了何事,怎的年纪轻轻就没了?”
女子听她这样说便连忙松了手,十分恭敬的回她。
“夫人,奴家名秀秀,和夫君都是孤儿,在江州安济坊长大,也不知自己是哪里人士,或许就是江州的吧……”
“前些日子同夫君来普济寺礼佛,听说这里的香火旺盛,求子灵验,哪知遭遇了山匪,夫君为了救奴家,便葬身歹人之手,花了钱请了郎中,还是没救活,这不连棺材本都没了……奴家也不能让他曝尸荒野……”
陆青瑶有些犹豫了。
“你可是良民,甘愿就这样卖身为奴为婢,一生侍奉他人?”
女子抹了一把泪,仰头对上陆青瑶的眸子,“若是遇上好人家,没什么不愿意的,奴家如今孤身一人,无依无靠,去哪都是要被人欺负的,不如寻一安身之处,有片瓦遮风挡雨,有东西吃就心满意足了……”
陆青瑶有些动容了,与之有一种同病相怜的感觉。
但又想盘问清楚,毕竟闺女还小,要买也得买个忠实可靠的。
还得让县令大人帮忙查查,以防混入不轨之徒……
她又问:“你不是在安济坊长大吗,怎的还识字?”
“夫人有所不知,安济坊虽收容的都是些孤寡妇孺老人,也会有一些落魄贵族收入其中,她们大多都是识文断字的,奴家便跟着她们识得了几个字……”
第68章 娘亲的义妹
娘亲留下了秀秀。
那个卖身葬夫的方脸女子。
还多给了二两银子。
秀秀拿着银钱找人买了棺木,安葬了她夫君,还请了普济寺的僧人做了场法事。
这才跟着陆青瑶去衙门签了契书。
不出半日。
县太爷徐衡便派人来告诉陆青瑶。
这名叫秀秀的女子身世背景没问题。
于是,姜淼淼家多了一口人。
娘说,让秀秀叫她阿姐。
让哥哥们叫她姨姨。
对外就说,是娘亲的义妹。
怕她被人欺负了去。
好好的良民不做,卖身为奴,是要被人瞧不起的。
秀秀姨到好似浑不在意,娘亲说什么便是什么,她就照办。
第二日起了个大早。
待姜淼淼一家起床的时候,她已经做好了一大桌子早膳。
陆青瑶都看麻了,眉眼直抽。
有鸡肉粥、馄饨、肉包子、烧饼、馒头、面条……
满满一大桌子。
家里现在是宽裕了,可也没豪气到这个份上。
这样吃。
家里哪怕有座银山也是不够吃的!
这秀秀,真的是贫苦孤女吗?
陆青瑶怀疑过,可县太爷都说没问题……那就没问题吧。
姜子枫姜子宴这两日休息,没有早起练拳、看书。
这会子正睡眼惺忪的出来了。
看着满桌好吃的呆愣了一瞬,双眼睁得大大的,眼里泛着光。
他们自从来了桃溪村后,就再没吃过这么丰盛的早膳了。
从前吃不完就赏给下人。
桌上放再多的佳肴,他们也浑然不觉有什么不对。
可现在,他们知道了餐桌上的米饭、菜蔬、肉食都是怎么来的。
亲眼见过,体验过。
方知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姜淼淼趴在娘亲背上打瞌睡,于她而言,起的有点儿早了。
没睡够!
抬眼瞧着一大桌子的早膳,也有些诧异。
这位姨姨,是把他们一家当阔太太公子来伺候了吧!
可她家如今还不算脱贫呢,至少还没有一间像样的宅子。
不能如此铺张浪费的……
秀秀站在一旁,看着一家人变幻莫测的神情。
心里忐忑不安。
这些早膳不合他们胃口吗?还是这乡下地方不吃这些?
她探询道:“夫人……阿姐,我也不知道你们喜欢吃什么,就都做了一点,你们看看合不合胃口?”
陆青瑶拉着她坐下,笑容和煦,“好,都好!只是家里就这几个人,吃不了这么多的,包子、烧饼、馒头就收起来,午饭时热一热就可以吃了。”
秀秀一愣,她知道面前这位是侍郎夫人,哪怕来了乡下,想必也是不差钱的。
在吃食上应该也是一如既往。
没想到……
没想到竟那么穷困潦倒!
这一点,主子居然没同她说?
这位侍郎大人还真是个混账羔子,竟敢如此薄待妻儿!
若是让她见到此人,一定要暴打一顿才解气。
她覆上陆青瑶的手,“阿姐,是我欠考虑了,我日后少做一些……”
能吃饱就成,为家里省些花销。
午饭时,秀秀就学聪明了。
做什么,做多少,做之前都要问一问娘亲。
果然如她所言,力气大,勤快,动作麻利。
劈柴、喂羊、喂牛、喂马、喂鸡,做饭……
全都被她给大包大揽下来了。
把娘亲晾在一旁,不让她插手。
“阿姐,你去歇一歇,这些事交给我就成。”
陆青瑶也不和她争。
只好将闺女放在摇篮里,一边盘账,一边看着她。
以防她从摇篮里翻出来……
姜淼淼就在摇篮里晒太阳,看着蓝蓝的天,漂浮而过的白云。
暖洋洋的。
一会翻过来撑手趴着,一会又翻回去,一会又掰起脚丫子啃了啃……
呸!咸的!
啃完她又觉得羞愧不已,她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婴儿,怎么能啃脚丫子呢?
而且,啃脚丫这一幕,还被路过的秀秀姨看到了。
小婴儿颜面扫地……
然而秀秀姨只是好奇的看了一眼,笑着离开。
啊!丢死人了。
……
吃完饭。
陆青瑶准备带秀秀去村里逛逛,认认门。
在村里生活,免不了要和乡亲们打交道的。
抱着闺女,领着秀秀出门了。
刚走出去没一会,就见路上人来人往的,多了许多生面孔。
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背上背了个胖娃娃。
这情形,应该是外嫁女回来了。
按古时的习俗。
年三十和初一,外嫁女是不能回娘家的。
只有迎过喜神之后,才能回。
小婴儿的心里酸酸的。
她娘亲,婆家娘家都回不去……
但娘亲就是很坚强的样子,浑不在意。
高高兴兴的领着秀秀姨往村口去了,这次村口人很多,见到她们过去,议论的声音依旧激烈。
看来这次没在背后议论她娘亲了。
远远的,就听见人说王婶婆……吴花儿……
莫不是在议论王婶婆家?
“陆东家,你听说了吗?王婶婆死了,死在了大年初三……”
张婆子见到陆青瑶过来,激动的拉着她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