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千灯录_侧侧轻寒【完结】(129)

  上次大明宫宣徽殿内一场风波,众人皆知她们结下仇隙。如今两人各执一词,莫衷一是,皇后沉吟片刻,看向旁边佛寺众僧和肃立念佛的小沙弥,问:“零陵,你入寺行凶之事,人证物证俱在,如今你反指郜国大长公主,又有何证据?”

  “零陵有人证,除照看孩子的乳母嬷嬷外,我姨母定襄夫人也随我一并追来,只是她在前方扭了脚,因此在院墙外的青石栏上等待,我一人落单了。”千灯说着指向外边,“皇后殿下可遣人带定襄夫人过来,她自能帮我作证,我仓惶追寻孩子,出发前并未携带任何凶器。”

  皇后示意,几个侍卫立即出外查看,但在寺外搜寻片刻,便迟疑回转,回禀道:“外面并无任何人的踪迹。”

  郜国公主嗤一声冷笑,露出得意神情:“没人啊,看来零陵县主还要回去找乳母嬷嬷作证了?你府中人为你作证,可信么?”

  千灯却早有预料,神情坦然:“寻不到也是正常,毕竟此事早已安排妥当,目的便是要陷我于绝境之中。否则,如此盛大的法会,监守严密,如何能让我轻松绕开所有守卫,径自进入佛寺后院;又如何能刚巧遇到要被拿去祈福剃度的孩子?”

  众人一听之下,都面露恍然之色,皇后更是神情微变——

  今日她携太子至此,普天之下除了御驾以外,本应是最为妥善严密的排布。结果却有人能在他们近旁设局,如此简单便撕开了安防的口子,甚至,可能让她与太子成为被利用的一环。

  太子是国之储君,于公属社稷国本,于私属中宫独子,郜国公主虽出身皇室,但下嫁之后,如今的身份只是准太子妃的母亲。

  如今太子妃尚未入东宫,这位丈母娘便在东宫布眼线、结朋党,更敢在皇后銮驾附近动手脚,实属大逆不道。

  千灯见皇后意动,立即从袖中取出崔扶风适才交到自己手中的薄纸,膝行至廊前呈上:“零陵有一物,请皇后殿下过目。”

  太子亲自上来取过,转交到皇后手中。

  见是一张折好的旧纸,质地不佳,只是民间随处可见的纸张,并不起眼。

  皇后随意打开,看向上面,随即手指一颤,死死捏紧了这张纸。

  太子心下诧异,瞥了纸上的东西一眼,却只看见中间画着一支凤鸟钗的模样,鸟喙尖长,后方鸟冠羽下另有乾坤,旁边备注着细密的几行字体,隐约一瞥似有郜国公主府字样。

  他尚未来得及看清,皇后已经将纸张折好,竟不递给身旁女官保管,而是紧紧捏在了掌中。

  “好,本宫知道了。”皇后霍然起身,抬眼看向面前所有人,目光与声音隐带森冷之意。

  不知为何,明明没有被她扫到的郜国公主,却莫名其妙打了个寒颤,心下浮起不祥的预感。

  而皇后已下了回廊,走到千灯面前,轻轻按在她的肩上:“零陵县主,无论你怀疑的幕后真凶是谁,切勿顾忌,是谁害你,尽管辨明。”

  见她一张旧纸让皇后态度大变,众人都是面面相觑,又不敢出声。

  郜国公主更是神情惶惶,想着千灯适才递给皇后的那张纸,不知上面是什么内容,竟能让皇后明知零陵县主控告的是她这个皇帝姑母,也要支持她讲下去。

  可……她一生做过的恶事属实太多,哪还记得起这张纸会与哪一桩相连,一时只觉头皮发麻,却毫无头绪。

  “多谢皇后殿下。”千灯向皇后叩首谢恩,随即转头向崔扶风说:“烦请崔少卿派人去我府上,查一查那柄匕首是否确属我府中之物。另外,也请府中正在施工的几位匠头过来。”

  崔扶风与她灵犀相通,立即吩咐人去调大理寺丞及诸位司直过来,将那柄带血的匕首交给差人时,他略一思忖,补充了一句:“务必请北衙禁军的凌司阶也瞧瞧。”

  事已至此,寺中先送上素饼点心,请后妃及命妇们品尝休息。

  司直们不消片刻赶到,先往后院曲径处查看缠斗及滴血痕迹,再去讲经台查验坍塌缘由。

  金家工匠们来得也很快,毕竟金堂一听说县主有需要,立即火急火燎快马催促他们赶来,去验看法会现场情况。

  昌化王府的记室参军匆匆到来,送呈王府档案。

  “凌司阶验看了匕首后,认为匕首背上的磨损痕迹偏右,而刀锋尖端略有左斜弧度,显然使用者多以左手拔刀所致。”邓参军奉上那柄匕首,请太子查看痕迹,“这是制式匕首,铁木护鞘内原本贴了皮革保护,但多年使用后,皮子早已磨损殆尽,是以留下的痕迹清晰揭示,匕首主人定是左撇子无疑。”

  原以为凌天水会直接过来,当众为她解释,谁知他竟只托人转告了这些疑点,根本不曾现身。

  千灯心下隐约的失望一掠而过。

  虽然一开始她将他弄进府,只是为了帮自己验尸查探,可这些时日以来,还以为他和她毕竟与别人不同,谁知这般关键时刻,他竟如此冷漠。

  ——可,他又给她准备了足以扳动皇后立场的东西,那会是什么?又是为何?

  第六十三章 幕后黑手

  太子征询熟悉武器的侍卫们后,肯定了凌天水的说法。

  邓参军又道:“王府侍卫俱是当年昌化王亲自遴选提拔,中选者惯用左手的,不过区区数人。府中已紧急查验,其他人配备的匕首皆在,唯有庞二于前月丢失,已上报王府存档。”

  说着,他翻开王府档案请皇后及太子验看,又示意身边一个侍卫服色的汉子上前:“这便是庞二。”

  那汉子见过了太后、皇后及太子后,确认了匕首是他的。

  “王爷是军旅出身,因此王府管制武器殊严,小人遗失匕首后遍寻不着,只能去参军处画押领罪,按照府规领了十鞭,又罚了半月军俸以儆效尤。”

  太子见档案上写得清楚明白,便点头道:“看来,这匕首虽是王府之物,却早已丢失了。”

  “可本宫倒是有些奇怪啊。”见其他人都无疑议,郜国公主虽然萎靡了,还是发声质疑,“怎么替县主作证的,全是王府中人,拿出来的证据也是王府档案?你们去了这些时间,几个字不是有手就能写吗?”

  庞二是军中的汉子,脾气直率不懂宫廷礼节,又不认得她是谁,当下把自己衣服一脱,转过身去给众人看自己的后背:“诸位瞧瞧,这是我被抽的十鞭子!当时我婆娘去巷口瞿郎中那儿替我抓的伤药,因为被罚了俸,我这药钱至今还欠着!”

  果然,他背后纵横着十道鞭伤,血痂虽掉了,痕迹未退,赫然醒目。

  命妇们纷纷转开眼去,记室参军一声叱骂,赶紧命庞二穿好衣服。

  旁边一直默念佛号的小沙弥脸色惨白,仓皇地看看他师父,又看看郜国公主,双腿打颤。

  崔扶风开口问:“普静师父,零陵县主证明王府早已遗失这把匕首,不知你又如何证明这匕首与你无关?”

  小沙弥硬着头皮,结结巴巴道:“阿弥陀佛,或许……或许这匕首就掉在王府中,被……零陵县主捡到了?”

  千灯哪会惧他这荒诞不经的指控,当即反问:“敢问这位师父,上个月遗失的匕首,我如何未卜先知表姐会在今日早产孩儿、孩子会被抢走、我会只身过来抢夺孩子、又恰巧会遇到你独自拎着孩子,从而提前藏起匕首以备今日之用?”

  “你……这都是你计划好的!你早有预谋要破坏法会,不过是……是你利用孩子,潜入此间行凶!”

  “好,说到孩子,正是你们露出马脚的地方。”千灯毫不迟疑道,“这孩子是我表姐骤然闻噩耗而早产,谁也不知道她会提前降世,更不可能与你们今日的法会有关。但如今,她降世才一两个时辰,就送到了你们荐福寺,出现在法会上。试问若不是你们寺中人调度,谁能在如此仓促的时间内,决定一个孩子出现在如此盛大的法会上,从而让我急切之下失仪擅闯法会,导致祈福中断,犯下大罪?”

  小沙弥嘴唇青紫翕动,却一个字也答不出来。

  皇后冷冷看向旁边脸色难看的主持:“法师,此次要在法会上剃度沐恩的孩子,从何而来,举荐人是谁?”

  主持神情沉凝,看向身旁普静的师父,问:“观定师弟,我记得是你在法会之前提起一句,说有一家官宦正巧于今日诞儿,要沐佛光皇恩?”

  老和尚观定下意识退了半步,口中支吾难言。

  众人看着这对同样无措难辨的师徒,还有什么不了解的。太子忿怒难当,正向崔扶风示意将这二人带下去,由大理寺司直好生盘问,一墙之隔的法会那边传来通报,寺丞已带着老工匠们到来。

  一个寺中沙弥被推搡着跪在地上,寺丞呈上两枚粗长钉头,还有一个弯头撬钩。

  老工匠道:“小人们详查坍塌现场,发现是法台最关键的一根承力柱子钉头被拔。而这钉头入木,人手定然无法起出,因此我们遍搜当时在附近台下的人,在这沙弥身上搜到了这撬钩。”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侧侧轻寒 宅斗文 探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