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中来来去去的婢女经过他身旁的时候都不敢多看他,只偷瞄一眼就红了脸。
春枝轻咳了一声,带着青叶等人走上前去,“顾公子,这么早过来,可是有什么要事?”
“见过王妃。”顾元嘉拱手朝春枝行了一礼,而后道:“在下确有要事求见王爷,还望王妃帮忙通传。”
春枝听他这样说,当即道:“那顾公子在此稍待片刻,我这就去把他叫醒。”
顾元嘉连忙道:“多谢王妃。”
春枝转身进屋去。
顾元嘉站在原地等着,忽然听见了小孩咯咯地笑。
他侧目看去,透过轩窗看见玉珠站在锦绣屋中,手拿着拨浪鼓,小星回和念儿在软榻上各趴一边,两人都伸手去抓。
玉珠在长安王府过的不错,衣食住行都是王妃亲自吩咐的,原本清瘦的脸颊也稍稍养回了一点肉。
顾元嘉站在院子里等的时候,目光落在玉珠身上,迟迟没有移开。
他的目光如有实质,玉珠察觉到了,回头看了他一眼,立刻走到窗边,将轩窗关上了。
这样一来,顾元嘉就看不到屋中景象了。
不过小孩子的笑闹声还是清晰无比地传了出来。
顾元嘉站在那里,低头轻笑了一声。
玉珠那点脾气,怕是都用在他身上了。
春枝进屋之后,霍峥就睁开了眼,她走到榻边,同他说:“顾公子来了,说有要事求见,你既然醒了就赶紧起来吧。”
霍峥没有立刻起身,只是朝春枝伸出一只手。
春枝握住他的手,拉他坐起来,“快起来,别让人久等。”
顾元嘉先前来王府,一直都是去书房的,今日直接往主屋这边来了,定然是有要事。
霍峥坐起来之后,拉春枝过来,在她耳垂上亲了一下而后立刻起身更衣。
他就当着春枝的面褪去寝衣,露出精壮的胸膛。
春枝与他同床共枕不知道多少次,按理说早该看习惯了,可她每次看到霍峥脱衣裳还是忍不住心跳如鼓。
她拿起里衣给霍峥穿上,后者衣来伸手,中衣、外袍……春枝一件件给他穿上,系好衣带,腰带,挂上玉佩。
春枝抬手抚平霍峥的衣襟,“好了。”
“多谢王妃。”霍峥在春枝耳边说了这么一句,而后转身往外走去。
春枝跟在他身后,迈出门槛就看见顾元嘉上前行礼:“见过王爷。”
“元嘉来的这么早,还找到这里了,必有要事。”霍峥上前虚扶了顾元嘉一把,“走,书房说。”
顾元嘉随他一道去了书房。
春枝回到侧屋,发现屋里暗了不少,再一看是轩窗关上了。
她忍不住问道:“外头没风,怎么把窗关上了?”
乳娘和青叶同时看向玉珠。
意思十分明显。
轩窗是玉珠关上的。
玉珠顿了顿,“我……我方才瞧见院中有人,所以就把轩窗关上了,我这就打开。”
她说着,立刻就把轩窗打开了。
屋里 又恢复了明亮。
春枝心道顾元嘉方才站在院中等人的时候又做了什么?
她看向玉珠,玉珠很快就别过头去,陪着两个孩子玩,很忙的模样。
霍峥和顾元嘉去了书房,商议了大概两盏茶的功夫,就一道出府去了。
霍峥的随从来同春枝说,王爷有要事出府,午膳不回来吃了。
春枝道:“知道了。”
接下来几天霍峥都很忙,早出晚归的,春枝在打理王府事务之余,也开始在京城物色好的铺子。
日子一晃到了九月。
天气转凉,早晚须得加衣衫了。
王皇后召春枝进宫,除了想抱小星回之外,还跟她提起了十三公主霍嫣然的婚事。
王皇后说:“王家五郎年方二十,相貌出众,性情直率,与嫣然甚是相配,你看这门婚事如何?”
霍嫣然和与王皇后交好的嫔妃们都不在。
王皇后抱着小星回,问春枝这话,颇有些婆媳俩商量的意味。
但春枝知道霍嫣然喜欢柳彦,她跟霍峥提过此事之后,也曾劝霍嫣然趁早另外挑选个中意的。
但是霍嫣然左看右看,都快把所有适龄的世家子弟画像看了个遍,都没有挑出个中意的。
如今王皇后提起了王五郎,春枝见过那么多皇亲国戚,连人都没有认全,对这个王家儿郎自是没有什么印象。
但王皇后问起,春枝也只能说:“母后给嫣然挑的夫婿,那自然是极好的,只是这过日子是两夫妻的事,这驸马还得嫣然自己相中才行。”
王皇后听了,也觉得是这个理,“本宫打算过两天召五郎进宫,让嫣然隔着屏风看一看,若是她中意,这门婚事就此定下……”
春枝心道霍嫣然见过柳探花那样的人,怕是很难中意王五郎的。
婆媳俩正说着话,外头内侍匆匆来报,“启禀皇后娘娘,西州那边刚刚传回消息来,说九皇子中了叛军的埋伏,被活捉了!”
王皇后一听这话,立刻将小星回递给了春枝,“霍炎被叛军活捉了?”
“是啊,西州那边刚来的消息。”来报信的内侍道:“皇上听闻此消息龙颜大怒,正召瑞王和长安王还有一众大臣到御书房议事呢。”
王皇后蹙眉道:“霍炎留下的烂摊子,怕是要七郎去收拾了。”
春枝听到这话,一颗心顿时就悬了起来……
第175章 坠马
打仗是头等大事,一旦开战,死在战场上的人不计其数。
先前春枝就跟霍峥说九皇子霍炎没打过仗,去了西州指不定会发生什么。
那时候霍峥说只要霍炎多听将领们的,不会出大事,可现在这九皇子还是落入了叛军之手。
王皇后又说霍炎留下的烂摊子,怕是要霍峥去收拾,这让春枝很是担忧。
春枝到底是小镇里出来的,还不曾学会喜怒不形于色,烦忧困扰不挂相的本事。
她担心霍峥,就明明白白地浮现在脸上。
王皇后见她这样,便知道她是真心待七郎的,语气都不自觉地温柔了几分,“本宫也只是说说而已,西州的烂摊子也未必就是七郎去收拾,前头还有一个瑞王呢。”
皇帝的几个儿子里,瑞王霍炀和九皇子霍炎争得最厉害,拉帮结派也是最多的,霍峥一向都是做实事的,还有个好修道的四皇子,整日里炼丹修仙,这几年越发地连个人影都见不着了。
这次九皇子霍炎自动请缨去西州平叛,结果被叛军活捉了。
也不知道瑞王霍炀还敢不敢去。
王皇后心里这样想着,同春枝说:“朝堂大事自有他们男儿郎费心解决,你还是对嫣然的婚事多上点心。”
春枝轻声应“是”。
心思却早就飘到了霍峥那边。
而此时,御书房。
西州的战报每三日送回京城一封,九皇子霍炎带着一众将领携重兵前去平叛,结果一个月下来愣是没有将叛军剿灭,还让叛军生擒了皇子,拿在手里做人质。
皇帝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龙颜大怒。
一众大臣们站在御书房里,低着头,大气也不敢出。
皇帝霍炎见众人这样,火气更大了,“你们平时不是挺能吵吵的?怎么今天一个个都哑巴了?”
霍峥道:“叛军知道九弟是皇子,不会轻易杀他,眼下最要紧还是西州百姓。”
王太师说:“叛军狡猾,生擒九皇子必然是为了交换他们想要的,眼下九皇子的性命定然是无碍的,关键是派谁去西州跟叛军交涉,救出九皇子的同时,解决叛乱之事。”
有九皇子党帮着开脱道:“九皇子初上战场,一时不察也是有的……”
瑞王霍炀道:“九弟本就性子急,去了西州一个月都没能拿下叛军难免听不进去身边诸位将领的劝诫。”
瑞王这话多少有点火上浇油的意味。
皇帝听得火气更大了,不怒反笑道:“你性子倒是不急,去西州跟叛军交涉之事就交由你办如何?”
瑞王霍炀闻言顿时吓了一跳,“父皇……”
霍渊道:“你不敢去?”
霍炀硬着头皮道:“父皇有令,儿臣自是万死不辞。”
皇帝听他这样说,“那你准备准备,即日出发,务必救回九郎,解决西州之乱。”
霍炀拱手应,“是。”
皇帝又与众人商议了小半个时辰,将一切都安排妥当。
其实这次的事,在场众人心里都清楚,九皇子霍炎还是太年轻了,明明他去西州只要坐镇后方,让军师出谋划策,将领们在前头厮杀奋战就行,他偏偏要亲自上战场,让叛军有了可乘之机。
跟九皇子霍炎比起来,瑞王霍炀虽然也没有上过战场,但是他行事稳妥一些,说白了就是贪生怕死,绝对不会冒着危险往前冲。
让霍炀去西州,至少不会发生第二个皇子被叛军生擒这样的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