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元嘉等人也看到了她,众人齐齐上前拱手的拱手,抱拳的抱拳,拱手施礼道:“听闻王妃今日启程回京,我等特来相送。”
春枝抬眸看向众人,连先前一直对她说“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的常磊居然也来了。
她微愣了片刻,霍峥就在这时候适时撇开夫人们,走到春枝身侧,低声问道:“怎么不说话?”
春枝这才笑着开口道:“诸位大人事务繁忙,还特地抽空来送我,实在是……有心了。”
有人开口道:“王妃为西州做了这么多事,让我等男儿都羞愧不如,如今您要回京了,我等自当前来相送。”
众人连声附和道:“是啊是啊。”
这边正说着话,霍炎臭着一张脸过来了,几个亲信跟在他身后一道而来。
还有纪丞相他们是来送九皇子的。
说是送,大概还有那么一点亲眼看着这位九殿下上路才能放心的意思。
这几人一来,各自见了礼,纪丞相便开口问:“这么多人都是来送行的?”
王将军笑着说:“是,我等来送送王妃。”
边上那个跟他打交道最久的文官适时补了一句,“还有九皇子。”
纪丞相呵呵一笑,九皇子自从来了西州,什么都没做成,还给西州官员添了许多麻烦,他们想送九皇子才怪。
无非是碍着身份,在送长安王妃的时候,顺带着送送九皇子罢了。
这一点,纪钧心知肚明,但他看破不说破,只笑道:“时辰不早了,王妃和九殿下还是尽早启程的好。”
霍炎黑着一张脸没接话。
他没找到忍冬便要回京城,心情极度恶劣。
春枝只当是没看到霍炎的臭脸,笑着说:“走。”
霍峥与春枝并肩而行,不着痕迹地牵住了她的手,两人宽大的袖袍半掩着,北风吹来,拂动衣袂翩翩。
西州的冬天很冷,霍峥的手却很暖,春枝任由他牵着,脚步一致地往外走。
身后一众人紧跟着到门口送行。
门口停着两辆双驱并驾的马车,春枝和霍炎一同回京,但男女有别,又是叔嫂,而且霍炎脾气那样差,春枝忍不了一点,自然是要分乘两辆的。
一众护卫在门前牵马而立,看到他们出来纷纷行礼:“拜见王爷、王妃。”
“免礼。”霍峥正色道:“此去京城,尔等需好生护卫王妃、九皇子,切不可粗心大意。”
众护卫朗声回答:“是,王爷!”
霍炎懒得跟他们废话,一拂袖,率先上了马车,坐在车厢里不吭声。
九皇子的几个亲信牵了马,走到车厢旁守卫着。
春枝回头看向众人,她对一众文官武将们说:“就送到这里吧,你们忙你们的正事去。”
朝王夫人等人说:“外头冷,别站在门前吹冷风了,都回去吧。”
一众文官武将们齐声应“是”,却没有立刻离去。
“王妃……”
女眷更是满脸不舍。
“我只是回京城,以后定然还能再见的。”春枝走到车厢旁,搭着霍峥的手登上马车,转身看向她们,笑着说:“来日再会。”
“再会!”王夫人说着,不自觉地带了哭腔。
有位将军夫人绷不住,当场哭了。
有个最洒脱的,高声喊道:“我们一定会再会的,王妃!”
春枝朝她们挥了挥手,“再会。”
左右婢女掀开了车帘,轻声提醒道:“时辰不早,该启程了,王妃。”
“知道了。”春枝应声,垂眸看着霍峥,对他说:“你也回去吧。”
霍峥道:“我送你出城。”
春枝也想跟他再待一会儿,就没再说什么,转身进了车厢。
霍峥跟着上了马车,手握缰绳,坐在了驾车的位置上。
纪钧见状,一时间都有些惊奇,“长安王这是?”
王将军笑道:“丞相有所不知,长安王爱重王妃,今日王妃回京,他定是舍不得,所以要为王妃当一回车夫,亲自送她出城。”
纪钧笑了笑,没说话。
谁能想到长安王竟然还是个深情种?
霍峥亲自为春枝驾马车,送她出城。
顾元嘉和慕开霁、邵飞扬等人与一众护卫随行。
霍炎不愿跟他们离得太近,便落后许久,隔开了一段距离。
马车穿过街道走的并不快,风吹起车帘,春枝便透过缝隙看霍峥的背影。
霍峥的肩膀宽,猿臂蜂腰,连背影也是风姿绰绰。
春枝看了许久,低头笑自己好色的时候,忽然听到有人喊:“王妃!”
刚开始她还以为是听错了。
直到一声声“王妃”越来越响,到了无法忽视的地步。
数不清的脚步从四面八方奔来,马车随之停下。
春枝掀开车帘看去,就看见一众西州百姓涌上前来,有人拎着整筐的鸡蛋,有人抱着梅花,有人捧着泥塑娃娃……
离车厢最近的中年妇人大声说:“这些时日多亏了王妃在西州救人济民,我们听说王妃要回京城了,想来送送您,我们小老百姓家里也没什么好东西,这些不值钱的东西,还请王妃收下。”
第238章 我家王妃
来相送的百姓实在是太多了,直接把街道堵得水泄不通,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
“王妃收下吧。”
“收下我们这点心意。”
“还请王妃不要嫌弃我们这点不值钱的东西……”
“我怎么会嫌弃?这都是你们的心意……”春枝见状连忙起身走出了车厢,她看着不断往聚到这边来送行的西州百姓,不由自主地红了眼眶。
人生有很多个瞬间,会有忽如其来的感动。
眼下就是这样的一个瞬间。
霍峥起身,伸出手来扶春枝,同她一起站在车厢前,看着自发来送行的满街百姓。
手捧红梅的少女从人群里挤出来,跑到车厢前,将梅花高高举起递给春枝,“十里折梅来,礼轻情意重,还请王妃笑纳。”
春枝伸手接过了犹带露珠的红梅,嗓音微哑道:“多谢。”
“是我们多谢王妃才是。”少女十五六岁的模样,容貌清秀,笑盈盈地说:“要不是王妃连月来施粥赠药,我们早就饿死病死了,哪里还能活到今日?”
“是啊是啊,多亏了王妃给我们发米……”
“西州有长安王和王妃,是我们这些老百姓最大的幸事!”
“我们也不会说什么感激的话……请王爷王妃受我们一拜!”
一个年迈的老伯率先开口说了这么一句,周遭众人都跟着附和道:“请王爷王妃受我们一拜!”
满街百姓怀着感激之情纷纷跪拜,“我们西州百姓永远记得王妃的恩情!”
“我只是做一点力所能及之事,诸位不必如此,快起来!”
春枝见状连忙将手里的梅花枝塞到霍峥怀里,然后走下马车,伸手把离得最近的那位老妇人扶起来,然后又伸手扶那位老伯。
翠儿她们跟着王妃一起把人扶起来,可在场的百姓实在是太多了,根本就扶不过来。
霍峥笑道:“大家都起来吧,别忙坏了我家王妃。”
众人见长安王这样说,都忍不住笑了。
要是让王妃一个个扶起来,非累断她的腰不可。
西州百姓们纷纷站了起来,忙不迭把手里的东西往前递。
春枝不肯收,西州百姓经历过战乱之苦,本来就过的艰难,这些东西怕是家里仅有的了。
她对众人说:“大家的盛情我心领了,只是京城路远,这些鸡蛋吃食也不好带着上路,你们还是拿回去吧。”
百姓们哪里肯就这样拿回去,一个个都不断地说着,“王妃带着路上吃。”
“鸡还是活的,还能养着,王妃什么时候想吃了就让人现杀。”
“这个泥娃娃是我照着王妃的模样亲手捏的,您看看,像不像?”
春枝闻言,伸手将那个少年高高举起的泥娃娃接过来仔细地看了看,“是挺像的,这个泥娃娃我就收下了,多谢。”
那少年看王妃都没有收别人的东西,就收了自己亲手做的泥娃娃,不由得满脸骄傲,挺起了胸膛。
其他送行的百姓见状更急着把自己的东西塞给王妃,春枝拱手朝左右百姓各行了一礼,“诸位心意,我心领了,多谢、多谢。”
霍峥抱着红梅,站在春枝身侧,同她一道向众人颔首致谢。
翠儿等人更是高声为王妃对所有来送行的百姓表示感谢,“王妃为西州做的那些事,本就不求你们的回报,今日你们来相送 ,王妃便很高兴了,你们快些把东西收起来吧。”
“王妃……”
来相送的百姓们还不死心。
“收起来吧。”春枝很喜欢翠儿的聪明伶俐劲儿,笑着对西州百姓说:“我只盼着西州有朝一日成为安乐之乡,富饶之地,百姓们过太平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