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元嘉才露出了些许笑模样,“这话,顾某可记下了。承君此诺——”
霍峥正色道:“必守一生。”
挚友之义,君臣之谊,当守一生。
霍峥看顾公子说了许久话,实在虚弱,便不让他再说话了,“你好好歇着,切勿多思多想,父皇限本王十日内离京就藩,你重伤在身,不宜长途奔波,就留在京城先把伤养好,本王到时候再派人接你去西州。”
顾元嘉点点头,应下了。
两人说的差不多了,玉珠也端着顾公子的午饭回来了。
霍峥见玉珠在门外等着,便对顾元嘉说:“本王明日再来看你,记得按时用饭,按时吃药。”
顾元嘉道:“王爷把玉珠留下,自然日日按时。”
霍峥深深地看了顾公子一眼,颇有些无奈地转身离去。
他走出屋子,经过玉珠身旁的时候,同她说:“进去吧,好好照顾元嘉。”
“是。”玉珠低声应了,端着托盘来到榻前。
顾元嘉面色苍白,却在见到她近前的一瞬间,眸色微亮。
玉珠避开了他的目光,不跟他对视。
顾元嘉伤的重,只能吃些粥啊汤的,厨房备下的也是这些。
玉珠将吃食放在案几上,上前拿了个软枕给顾元嘉垫上,然后端起汤盅,用汤勺舀着喂到顾元嘉嘴边。
顾公子没喝。
玉珠知道顾公子挑剔,肯定是嫌鸡汤荤腥重,柔声劝道:“这是厨娘炖了两个时辰的鸡汤,最是补身,顾公子多少喝一些。”
顾元嘉缓缓开口道:“烫。”
汤盅一直在锅里煨着,玉珠怕凉了味道重顾元嘉更不肯喝,所以一路跑着回来。
谁知道他还嫌烫。
“鸡汤就是趁热喝才香。”玉珠说着还是拿回来吹了吹,才再次喂给顾元嘉。
顾公子这次倒是喝了,只是一入口便皱眉。
玉珠看顾公子这样就知道他肯定又有话要说,抢先道:“不想喝鸡汤,那就先喝药。”
顾元嘉这下不吭声了。
玉珠一勺一勺将鸡汤喂给他,汤盅很快就见了底,又喂了他一碗粥。
顾元嘉说吃饱了,玉珠就让奴婢将碗筷托盘撤下去。
顾公子许是累了,又有些昏昏欲睡。
玉珠道:“先别睡,过半个时辰要喝药。”
顾元嘉有些费力地睁开眼,“那你陪我说说话。”
“别了。”玉珠见他这虚弱模样,忍不住说:“顾公子已然虚弱至此,还是少说话为好。”
她甚至觉得这会子的顾元嘉要比她离开前更虚弱了。
也不知道长安王都跟他说了些什么。
这么耗神。
“那你说,我听着。”
顾公子惯是个会得寸进尺的,他抬手拍了拍床沿,用眼神示意玉珠坐下。
玉珠顿了顿,才坐在床沿上,再次开口道:“都是些极寻常的事,没什么好说的。”
顾元嘉哑声道:“说说你离开我这一年多,都是怎么过的吧。”
他真的很想知道。
玉珠离开他之后究竟遇上一个什么样的人,那么快就同人成亲,还有了孩子……
他为了玉珠,夙夜难寐。
玉珠却早早将他抛在了脑后,奔向了新的人、新的生活。
仿佛从来都就没有将他放在心里过。
顾元嘉这一生,生来便是名门公子,容貌出众,学业有成,计谋无双,唯独得不到一个姑娘的心。
那姑娘还是他自己养大的,事事都遂他心意,却在长大之后不愿留在他身边。
这让他如何能甘心呢?
“四处走了走,然后来京城寻我的未婚夫,同他成亲,生下念儿……”
玉珠十分笼统地说着,她生怕顾元嘉细问,从中发现不对的地方。
顾元嘉很认真地听着,“还有呢?”
“没了。”玉珠心中忐忑,面上尽可能地不显露出来,“我们寻常百姓过的就是平淡日子,过一天算一天,也没什么风浪,自然没什么好说的。”
顾元嘉嗓音低哑道:“你若是不说点什么,我就要昏睡过去了。”
“你别睡,我——”玉珠看他眼眸半合,下一刻便会昏睡过去的模样,连忙道:“你想听什么?直说便是了。”
顾元嘉费力地睁开眼,看着玉珠问,低声问:“你夫君是个什么样的人?”
“我夫君……”玉珠其实跟表哥相处地不多,忽然听到顾公子这么问,还真不知道怎么形容。
她憋半天,只憋出来一句,“他是个很好的人。”
顾元嘉闻言,忽然笑了。
玉珠想问他笑什么,可又怕他再说出什么让她无从应对的话来,只能硬生生忍下了。
顾元嘉不屑道:“他若真的好,怎么会任由他婆母那样欺负你?”
玉珠低头道:“事出有因,不能怪他。”
顾元嘉追问道:“事出何因,你要这样委屈自己?”
这事的起因玉珠不能告诉他,所以她沉默着,起身就走。
顾元嘉一把拽住了她的手,“走什么?谁教的你这样,一言不合转身就走?”
他哑声道:“玉珠……你跟我还有什么不能说的?”
玉珠心道:就是你、只有你才不能说啊。
她想起顾元嘉昏迷的时候也是这样拽着她,现在顾元嘉是清醒的,她先甩手就走,又怕牵动他的伤势,只能回头看向他,“放开。”
顾元嘉没说话,眼神却直勾勾地写着两个字:不放。
玉珠只能强行掰开顾元嘉的手,可怎么都掰不开,急的额间冒汗,却听见顾公子哑声问:
“你以前明明最喜欢我,为何如今避我如蛇蝎?”
第276章 你说为什么?
玉珠默然许久,才抬眸对上顾元嘉的视线,反问道:“你说为什么?”
不等顾元嘉开口,玉珠起身道:“我已经成亲了,还有女儿,怎么能跟以前给你做婢女的时候一样?顾公子出身名门,自有学规矩识礼仪,难道不懂这最基本的道理?”
她同表哥即便没有做真夫妻,也是在官府衙门上过户籍的一家人,别人眼中的有夫之妇,就是贴身伺候男主子都不合适,更别提照顾伤重的顾元嘉。
也就是长安王亲自开了这个口,顾公子又着实挑剔难伺候,玉珠不想他再因为这些落下暗疾,所以才答应此事。
这不代表她愿意跟顾元嘉继续纠缠不清。
顾元嘉微微一愣。
玉珠站在榻前,正儿八经地跟顾元嘉说:“若是我以前说过什么让顾公子误会的话,做过什么让你误会的事,还请你全都忘了。我来你身边伺候,只是应王爷所托,并无他意,还请你莫要多想。”
这话已然说的十分清楚明白。
“玉珠……”顾元嘉还想再说什么。
“我去看看药煎好了没有,顾公子好生歇着吧。”
玉珠开口打断他,直接转身往外走去。
门外枝头挂绿,花瓣的雨露娇艳欲滴。
玉珠走到门外才重重地吐出一口浊气,不管什么时候,她见到顾元嘉总是心乱如麻,难以自抑。
她静了好一会儿,才快步走出院子,去看药煎的如何了。
顾元嘉躺在榻上,看着床帘顶部垂下来的流苏被风吹动,他的心也被玉珠三两句拨动了。
他把这姑娘教的太好,识规矩懂礼仪,如今又因此拒他于千里。
嫁过人如何?
和离便是。
他会把念儿当做亲生女儿。
只要玉珠能回到他身边,怎样都行。
顾元嘉闭上眼,细细思量要怎么让玉珠跟那个占着她夫君名头,又从来都不露面的表哥和离。
玉珠去厨房看药煎的如何,路过后花园的时候,正好瞧见霍嫣然和宋婉儿在院中折花。
眼下是春三月,百花争艳。
芍药和牡丹都开得极好,如花似玉的十三公主和娇俏可人的宋姑娘置身花丛之中,人比花娇,美不胜收。
玉珠路过看到这一幕,都忍不住停下来脚步多看了两眼。
宋婉儿眼尖,第一个发现了玉珠,朝她挥了挥手,“玉珠姐姐!来来来,我折了支极好的芍药,很是衬你,快过来,我给你簪上。”
宋婉儿和霍嫣然头上都簪着鲜花,一个簪着桃花,一个簪着牡丹,都跟她们本身的容貌十分相配。
少女簪花,青春韶华。
谁见了都会心生欢喜。
玉珠摇了摇头,“我就是路过,还要去拿药呢,你们慢慢玩,我先过去了。”
“哎……”霍嫣然抬抬手,吩咐左右婢女,“拦住她。”
婢女们立刻笑着上前拦住玉珠。
“还得是我们公主发话管用。”宋婉儿拿着新折的芍药跑过去,踮起脚尖在玉珠头上寻了个最适合的位置给她簪上,“瞧瞧,我们玉珠姐姐多好看啊。”
周遭几个婢女都连声附和说:“真真是极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