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管家先是劝,劝了半天也不见九皇子松口,最后就只能说没有贵妃娘娘的准许,他是绝对不会放任九殿下去西州的。
李管家是贵妃安排给霍炎的人,九皇子府有什么大事,他都可以直接报于贵妃知晓。
霍炎听他左劝右劝听得心烦,又着实担心因为他任性妄为再再牵累母妃,所以他想了想,没有立刻启程去西州,而是进宫去见了母妃。
九殿下此去西州势在必行,只是不能让母妃再为此忧虑,所以想着先进宫跟母妃商量好,他可有让人假扮成自己在府中装病,他去西州把忍冬带回来,速去速回,让母妃帮着打掩护,只要事情做得够快够隐秘,皇上就不一定会知道。
霍炎想的挺好,但赵贵妃的处境比他想的更不好。
千华宫被封之后,门庭冷落,早已不似从前那般热闹。
赵贵妃宠冠六宫多年,也是说失宠就失宠,那些曾经被她打压后宫的嫔妃趁机暗中报复。
这些时日御膳房送到千华宫来的膳食都跟从前天差地别,天气转热,花都枯死了也没人管,夏令时的东西也不按时发放了,不顺心的事一件接着一件让人堵心。
千华宫的宫人去闹,那些人只说皇上让贵妃思过,一应用度自当削减。
贵妃宫中的女官要将此事报到皇后那里,被赵贵妃拦下了。
在赵贵妃看来,千华宫被封就是王皇后下的令,后宫里这些女人做什么都逃不过皇后娘娘的眼睛,嫔妃们敢这样做,那都是王皇后默许的。
女官见贵妃不想把这事闹到皇后面前去,便说那就禀报皇上。
赵贵妃得宠什么时候,什么都能跟皇帝说,反倒是如今不敢拿这些鸡毛蒜皮的事去烦皇上了,整日里感伤韶华逝去恩宠尽。
霍炎来千华宫,见到赵贵妃的时候她已经瘦了大一圈。
“母妃……”霍炎看到寝殿中不施粉黛不着鲜衣的瘦弱之人,简直不敢认。
谁都知道赵贵妃是全皇宫最爱打扮,最喜欢穿鲜亮衣裙,戴华贵首饰的女人。
她爱笑爱闹,得宠多年,是皇帝心尖尖的人。
千华宫这才封禁多久?
说是封禁,其实禁军早就撤走了,皇帝只是不许贵妃宫中的人随意走动而已。
可赵贵妃却颓废至此,着实让霍炎大吃一惊。
“炎儿?”赵贵妃看到霍炎来,原本满是伤情的双眼恢复了几分清明,“你怎么进来的?快让母妃看看你的伤恢复地如何了?”
霍炎走上前,让赵贵妃看个仔细,“儿的伤已经大好了。反倒是母妃,怎么瘦成了这样?”
“后宫的人捧高踩低,本宫得宠时所有人都捧着,连皇后都要暂避锋芒,如今本宫失宠了,所有人都想来踩上一脚。你父皇……”
赵贵妃颇为怨恨地说着,提起皇帝的时候叹了一口气。
她说:“以前听人最是无情帝王家的时候,本宫是不信的,可如今,不得不信了。”
霍炎见状,低声劝道:“母妃想开些,先把身体养好,再这样瘦下去怎么行?太医呢?太医都死了不成?”
“外头都说殿下和娘娘失了盛宠,太医对娘娘不那么上心了……”
一旁的女官抹了把眼泪,把千华宫的近况说与九殿下听,什么太监故意把次等货送过来,有宫人偷偷跑到别的嫔妃宫里表忠心了。
霍炎越听越恼火,“狗眼看人低,我看他们是活腻了。”
女官还想再说什么,赵贵妃轻斥道:“你跟炎儿说这些做什么?炎儿的伤才刚好一些,若是被这些人气坏了,谁担当得起?”
女官连忙跪下认错。
霍炎这些一直闭府养伤,不知道母妃的日子竟然过的这样委屈,他眉头紧皱,开始怪自己为什么要那么直接地拒婚,若是当时把话说的好听一些,要是装作伤势太重娶不了亲,是不是就不会连累母妃, 让她受这么多委屈了?
赵贵妃见霍炎神色不对,连忙道:“炎儿,你别听她们胡说,本宫只是跟皇上置气,食不下咽,所以才清减了一些,没什么大事,你不必担心。”
她不等霍炎开口,又问:“对了,你今日忽然进宫可是有什么要紧事?”
第334章 急信
霍炎原本要立刻去西州的念头在母妃的注视下,渐渐压了下去。
他说:“我的伤好地差不多了,特意来看看母妃,母妃要保重身体,莫要太过伤怀。”
赵贵妃听到霍炎这样说,顿时露出了欣慰的表情,她拍了拍儿子的手背,“还有本宫有你这个好儿子,你放心,本宫这些天就是自己置气,你一来,本宫就什么都好了。”
她跟霍炎说:“王皇后现在再神气有什么用,没有亲生的儿女,帮别人养儿子养女儿养了那么多年,霍峥现在成了西州的藩王,这辈子有没有机会回京都说不准。女儿八成也留不住了。”
霍炎诧异道:“父皇要把十三皇妹嫁去北离?”
西陵长公主来大兴和亲之后,北离就派来使者向皇帝求娶大兴公主,用数以万计金银珠宝和牛羊马匹做聘礼,这事霍炎是知道的。
但北离国以前也做过这样的事,与其说他们是求娶大兴公主,更多的是拿他们的牛羊马匹来大兴换东西,至于娶谁根本不重要,以前的皇帝一般会从宗室女里选一个封做公主,嫁去北离王庭。
但这次,好像跟以前都不一样。
赵贵妃说:“这次皇上是要嫁正儿八经的公主去北离,淑妃这两天着急忙慌要把十二公主嫁了,大兴皇室只剩下一个适龄的十三公主,她又是养在皇后膝下的,算是嫡公主,她不嫁谁嫁?”
千华宫近来诸事不顺,贵妃心中郁郁,身边的女官宫人就到处去搜罗别人那些不顺心的事,北陵来使求娶大兴公主这事算是近来最大的一件事。
因此赵贵妃知道的比别人都详细一些。
皇帝现在还没下圣旨是因为朝中有人大力反对把公主嫁去北离,年轻官员里,以柳探花为首天天上奏折陈明利害,请皇帝三思而后行。
所以连霍炎都觉得这事最后应该又是挑个宗室女,或者官员之女封做公主嫁去北离了事。
可赵贵妃却说:“你父皇这人心狠,嫁一个女儿去北离,可以换来那么多好处,他是不会拒绝的。”
要换做以前,赵贵妃绝不会这样说。
可这些时日的冷待,让她对皇帝有了更深的认识。
皇帝有那么多儿女,他对每个人都只是想宠的时候宠一下,该用的时候绝不会含糊。
就像现在,皇帝还没答应北陵使者的请求,只是因为反对的大臣太多,他还没想好怎么用冠冕堂皇的说辞把这些反对的声音压下去。
霍炎默然不语。
赵贵妃握住了霍炎的手,极其认真地对他说:“如今霍峥远在西州,就只有你和霍炀在皇上跟前,炎儿你可不能再行差踏错让霍炀坐收渔利!”
霍炎看向母妃的眼睛,觉得母妃应该看出了他今日为何而来。
但他没有说,母妃就没有戳破。
赵贵妃跟霍炎说:“帝王宠爱不长久,本宫这次算是知道了。但本宫还有你这个儿子,本宫绝不会就此倒下。”
她说:“炎儿,你眼下最要紧就是要重得圣心,坐上太子之位。其他事,都往后放。”
霍炎点头道:“儿臣知晓。”
“母妃会帮你的。”
赵贵妃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一般这样说道。
千华宫几乎变成冷宫的这些时日,让赵贵妃想明白了许多事,或许她再也不可能像以前一样宠冠六宫,但她毕竟跟皇帝相处了那么多年,恢复一半的荣宠还是不难的。
有皇子傍身,日后做上了太后,远比做帝王宠妃强。
赵贵妃拉着霍炎说了许多话,说着说着心气就逐渐回来了。
霍炎安抚好母妃,又着人去找太医来给赵贵妃诊治,等到太医开好方子,着人去抓药煎好了,看着母妃喝下才离开千华宫。
他没有立刻出宫,而是去了皇帝寝宫,在父皇面前诚心认错。
最任性妄为的九殿下,从这一天开始,也知道原来他也不能一直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他想要忍冬,不能立刻得到。
需要时间。
需要机会。
霍炎不能离京,便派人去盯着忍冬的动向,让探子把忍冬每天在做什么,跟什么人接触事无巨细地记录下来报于他知晓。
等到他成为太子的那天,就去西州把忍冬抓到身边。
……
霍峥在西州忙着带着官员和百姓研究这边的土壤究竟最适合种什么的时候,收到了顾公子派人八百里加急送来的一封信。
信到的时候,霍峥不在府里,信使将信送到了王妃手里。
人人都知道见王妃如王爷。
信使说:“顾公子交代了,信送到之后请王爷王妃即刻拆阅。”
顾元嘉留在养伤,每三日捎信一封到西州,说些京城近来的大事,和他关注到的人和近况。